1.第1题“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朝的教育指导思想。
A.西周B.春秋战国C.秦D.汉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第2题蔡元培认为新教育方针的制订应站在()的立场,帮助其养成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
A.国家B.国民C.臣民D.集体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3.第3题到20世纪初,英国在教育行政方面逐渐形成()的管理体制。
A.中央集权B.地方分权C.中央与地方结合D.放任自流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4.第4题雅典教育是()教育制度的代表之一。
A.古希腊B.古罗马C.中世纪D.古印度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5.第5题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
A.理想国B.大教学论C.忏悔录D.普通教育学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6.第6题1786年,俄国颁布了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国民教育的法令是()。
A.国民学校章程B.国民教育法C.巴尔福教育法D.巴特勒法案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7.第9题自然主义教育管理思潮反映在管理实践中表现为()管理方式。
A.刚性B.硬性C.弹性D.软性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8.第13题将中学阶段分为初、高两级是自()学制开始的。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戍学制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9.第14题明清科举考试的步骤是()。
A.州县试—省试B.州县试—省试—殿试C.州县试—省试—礼部试D.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0.第15题民主人际关系学说促成()理论的产生,促进了教育管理理论的繁荣A.科学管理B.科层管理C.量化管理D.行为科学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1.第16题“齐之以礼”的管理核心是将读书与()相结合。
A.科举B.做官C.察举D.修身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2.第17题美国建国以来,教育以升学与就业并重,逐渐形成了以()为特征的教育体系。
A.双轨制B.单轨制C.私立学校D.贵族学校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3.第18题1843年,马萨诸塞州教育厅长贺拉斯·曼于考察德国教育回来后,发起了(),建议由州政府建立公立学校A.国民学校运动B.国民教育法C.公立学校运动D.巴特勒法案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4.第19题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在教育行政方面逐渐形成()的管理体制。
A.中央集权B.地方分权C.中央与地方合作D.放任自流答案:B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5.第25题早期中世纪教会学校主要有()、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
A.文法学校B.修辞学校C.僧侣学校D.拉丁语学校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6.第26题杜威提出改变教育的重心,倡导学校教育应以()为中心。
A.教材B.教师C.儿童D.社会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7.第27题1964年10月联邦德国各州总理在汉堡签署(),确立了德国各州文化主权的联邦制教育管理制度。
A.汉堡协定B.费里法令C.巴尔福教育法D.巴特勒法案答案:A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8.第28题在中学阶段实施选科制是()学制的规定。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戍学制答案:D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19.第29题自二次大战以来,德国在教育行政方面逐渐形成()的管理体制。
A.中央集权B.地方分权C.中央与地方合作D.放任自流答案:C此题得分:2.020.第30题规定奖励各级毕业生以科举出身的学制是()。
A.壬寅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戍学制答案:C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21.第7题壬子癸丑学制对清末学制的改革内容主要有()。
A.废除了奖励毕业生以科举出身的制度,取消贵胄学堂B.在教育权利上缩小了两性差别C.取消了读经课,课程设置中提高了生产知识教育和美育的地位D.创办了实业教育和师范教育E.学制缩短了三年。
答案:A,B,C,E您的答案:A,B,C,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2.第8题教育视导制度又可分为()A.定期视导B.分区视导C.分类视导D.特殊视导E.视察答案:A,D您的答案:A,D23.第10题自然主义教育管理思潮的积极意义体现在()。
A.试图解决统治阶级教育原则与人的个性发展所形成的矛盾与冲突B.试图以自然法则来解释教育的本质C.表达了一种要求教育按自身规律来发展的朦胧意向D.它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和独立人格的构建E.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教育发展的规律答案:A,B,C,D,E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4.第11题平民主义教育管理思潮强调,追求教育平民化是指()。
A.教育应以平民为着眼点B.教育应为平民谋幸福C.教育应造就伟大的个人D.教育应教国民做人E.教育应以培养圣贤、豪杰为目标答案:A,B,D您的答案:A,B,D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5.第12题“中体西用”思潮对晚清教育改革的影响主要有()。
A.催发了晚清新式教育的起步B.促成西方教育制度被传入中国C.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育的价值观念D.使清末教育改革一直受到忠君尊孔读经等封建信条的支配E.使清末的教育改革不能真正完成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过渡答案:A,B,C,D,E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6.第20题平民主义教育管理思潮认为课程改革应注意()。
A.课程改革要面向生活,以日常生活的知识技能为教育内容B.课程改革要面向职业C.课程改革要注意开设鼓动平民精神的课程D.课程改革要以平民生活的实用为最终标准E.课程改革要有利于推行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原则答案:A,B,C,D,E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7.第21题国家主义教育管理思潮的教育管理主张主要有()。
A.国家所推行的教育方针应贯彻“个性发展”的原则B.国家所推行的教育方针应贯彻“国家至上”的原则C.公民教育应以国家主义为根本精神D.公民教育应以独立人格发展为根本精神E.教育管理体制应以国家利益为依归答案:B,C,E您的答案:B,C,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8.第22题“学在官府”对教育所产生的管理效应为()。
A.文化教育为官方所垄断B.不办学校C.官师合一D.政治与教化形成封闭系统E.鼓励私学答案:A,C,D您的答案:A,C,D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29.第23题科举制度的历史进步性在于()。
A.选士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制的巩固B.选士重才学,轻门第,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基础C.选士重考试,有利于强化封建士子读书做官心理D.选士重八股文,有利于推广规范的文体E.选士有一个较客观的统一的衡量标准,有利于保证人才质量答案:A,B,E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0.030.第24题“独尊儒术”对封建教育管理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强调了教育的重要地位,教育逐渐被封建社会公认为“为政之首”B.文化教育的儒学化促成了教育的政治伦理化C.强化了封建教育的消极因素D.阻碍了封建教育的发展E.较充分发挥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重大作用答案:A,B,E您的答案:A,B,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31.第31题平民主义教育管理思潮认为课程改革应注意()。
A.课程改革要面向生活,以日常生活的知识技能为教育内容B.课程改革要面向职业C.课程改革要注意开设鼓动平民精神的课程D.课程改革要以平民生活的实用为最终标准E.课程改革要有利于推行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原则答案:A,B,C,D,E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4.032.第32题清末新设立的各级教育行政机构是()。
A.学部B.教育部C.教育厅D.提学使司E.劝学所答案:A,D,E您的答案:A,B,C,D,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0.033.第33题南京临时政府教育宗旨的内容是()。
A.注重道德教育B.坚持中体西用C.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D.以尊孔读经为本E.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答案:A,C,E您的答案:A,B,C,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0.034.第34题科举对封建教育的消极影响的主要原因有()。
A.考试内容局限在儒经,考试方法注重死记硬背,造成空疏学风B.科举考试成为学校教育的指挥棒C.把读书、应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支配了学校教育的方向D.读书做官的学习目的严重影响了封建士子的思想E.考试的不正之风败坏了学校和社会的风气答案:A,B,C,D,E您的答案:A,B,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0.035.第35题近代新学制的发展总方向是()。
A.封建性逐渐削弱B.科学性民主性日益强化C.从封闭走向开放D.从单一走向多元E.科举的因素越来越重答案:A,B,C,D您的答案:A,B,E题目分数:4.0此题得分:0.0作业总得分:80.0作业总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