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答案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答案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答案:
一、6.【答案】D
A无中生有。

原文中说的是“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而并没有说化解了这种冲突。

B范围夸大。

原文是说“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而并未说这种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

C原文中并未提到“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无中生有。

7. 【答案】D
D对应原文“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可知是将“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全然荡去,而不是用它反衬生机。

8.【答案】A
B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为了论证“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

C题干中两者并未构成因果关系,且原文中并未提及中国画是听觉艺术。

D原文中说“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而并未说“静之寒就是空之寒”,且中国艺术保持“自然的纯粹性”与“静之寒”“空之寒”没有关系。

二、(18分)
1.(2分)D
2.(2分)发展的历史
3.(2分)对大自然的审美需求对城市艺术品质的审美需求
4.(4分)第4段的“空间”是指场所:作用是便于人与人近距离面对面交流,减少城市人的心灵疾病。

第5段的“空间”是空地:作用是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得到精神山的放松和愉悦,而不感到压抑与紧张。

(每个要点个1分)
5.(3分)B
6.(5分)世博会会址选择在黄浦江两岸。

黄浦江上蓝天白云,清风徐来,绿波荡漾,让人们在城市生活中能够享受大自然,体现了家园城市满足居民对大自然审美的深层需求这一要素。

(其他如世博会主题等,举例2分阐述3分)
三、1.文献综述在国内学术界不太受重视,问题较多。

2.C
3.认真阅读
4.第⑥段强调学术刊物对文献综述的倡导与支持的重要性;是对核心观点的补充,使论述更全面。

5.D
6.优秀的文献综述提供了该领域的学术谱系图,为该领域甚至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是提高研究水平和论文质量的保障。

四、(9分)
10.(3分)C
11.3(分)【要点】①人具有“顺变”能力,能适应时尚。

②人有“从众”心理,往往会趋时逐流。

③人都爱面子,易于屈从时尚的压力。

(意思对即可。

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12.(3分)【要点】①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不超越实际追求时尚。

②在时尚面前要有自己的选择。

③要保持心灵的高傲,任何情况下都不为时尚所左右。

(意思对即可。

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五、
15.答:首先,指出人们对可能危害自己的人物常取“捧”的做法。

其次,分析人们“捧”的动机。

再次,用例证揭示“捧”的后果。

最后,提出正确的做法,呼应开头。

16.答:后果:①助长贪婪,人们反受其害;②腐蚀人格,使之蜕化变质;③恶性循环,造成毁灭性的后果。

递进关系:揭示“捧”的危害范围越来越广,危害程度越来越重。

17.答:①“挖”是“自求多福”之道;②“挖”与“捧”一样费力,但结果大不相同;③强调“挖”是因为当时多数人还未摆脱“捧”的惰性。

解析:此道题有些难度,如何答好,在于结合文本三例的寓义和分值。

六、答案:5.D 6.C
7.(5分)(1)传统节日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正日渐式微,所以需要保护和传承。

(2)①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教育、宣传活动;
②在传统节日开展新的民俗活动,以增加其新的文化内涵;
③联系现实生活举例。

七、12.AE 13.D
14.①特点相同:不问效用、结果、是否满足个人欲望等实用文题。

②目的相同:只求证必然性、普遍性的真理。

③要求相同:必须排除偶然性的事实。

八、1.C 2.B 3.A
九、12..AD
A只是,太过绝对。

D绝对的服从,是丢失了我,而非建立我。

扭曲原意。

13、C
正因为欣赏者的积极再创作,才有了一千个哈姆雷特。

所以不是迷失我。

14题4分
答:划线句为两句。

第1句,强调表演要重视我化为非我,要把握具体形象的反映特点。

第2句,强调在表演中,在非我中要有我,要有鲜明的个人的爱憎情感。

15题4分
答:创作和欣赏都需要不可无我的体验过程。

一,创作角度
艺术活动要表现创作者要有自己的思想情感,表现对客观现实的态度,要影响现实改造现实。

二、欣赏角度
发现艺术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联系,找回自我,拥有个人的独立的态度,显示鲜明个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