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PPT
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时间:1919年5月4日—6月3日 中心:北 京
第一阶段
青年学生 主力: 概况: 游行、口号、罢课
结果:
学 生 在 天 安 门 前 集 合
学生散发传单
曹家大门
曹汝霖
我身体较高,就 踩在高师同学匡互生 的肩上,爬上墙头, 打破天窗,第一批跳 入曹贼院内。我和同 学把大门门锁砸碎, 打开大门,于是,外 面的同学一拥而入。 —陈荩民《回忆我在 五四运动的战斗行列 里》
1、国内背景 2、国际背景:
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1、第一阶段 2、第二阶段
三、对五四运动的评价
1、性质: 2、特点: 3、作用: 4、地位:
彻底:
主要是指 与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势不 两立的斗争精 神
三、对五四运动的评价
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运动 2、特点: (1)多阶层参加,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范围广,波及二十多个省,一百多个城市 3、作用: (1)启导了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了 革命力量的团结 (2)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共 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 4、地位: (1)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2)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初步胜利的表 现:
(1)释放被 捕学生 (2)罢免三 个卖国贼 (3)中国代 表拒绝在 和约上签字
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时间:5月4日—6月3日 中心:北京 第一阶段 主力:青年学生 概况:游行、口号、罢课 时间:6月3号以后 中心:上海
第二阶段
主力:工人阶级
概况:三罢斗争
结果:初步胜利
一、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
新 旧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之 比 较
旧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 (1840—1919) (1919—1949)
革命任务
反侵略(帝)反封建
革命性质 革命主力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革命结果 革命方向 世界革命范畴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人 民 群 众
新 旧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之 比 较
旧民主主义 (1840—1919)
五四运动
“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一、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
1、国内背景: 2、国际背景:
一、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 1、国内背景: (1)根本原因—阶级矛盾加深 (2)阶级基础—工人队伍壮大 (3)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 2、国际背景: (1)日、美加紧侵华—反帝情绪高涨 (2)十月革命胜利——新的革命道路 (3)巴黎(1919—1949)
革命任务 革命性质 革命主力 领导阶级
反侵略(帝)反封建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人 民 群 众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社会主义
革命结果 资产阶级共和国
革命方向 资本主义
革命范畴 世界资产阶级革命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五四运动虽已过去八十五年, 但它给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精 神财富。 (1)什么是五四精神?
被举起的八人自左至右:唐英国、赵允 测、薛荣周、初大告、向大光、杨明轩、 王德润、陈荩民
(注:陈荩民1925—1926年任浙江省立第六中学校长)
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时间:1919年5月4日—6月3日 中心:北 京
第一阶段
青年学生 主力: 概况: 游行、口号、罢课
北洋政府镇压,逮捕学生 结果:
时间: 6月3日以后
五四精神: 爱 进 民 科 国 步 主 学
爱 国 进 步 民 主 科 学
五四运动
陈捷 万硕平 何桂柏
“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中心:上 海 第二阶段 主力: 工人阶级
概况:三罢斗争 结果:
1919年6月7日和6月9日,《申报》大幅报导,上海 工界和商界、学界一致行动,实行罢工、罢课、罢 市。
公司不卖日货 五 四 纪 念 章
上海学生总罢课
时间: 6月3日以后
中心:上 海 第二阶段 主力: 工人阶级
概况:三罢斗争 结果:取得初步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