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2020年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1)范文示例

最新2020年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1)范文示例

【篇一】一、个案方方是一名四岁的小女孩,自小班入园后,她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爱哭闹。

她倒很安静,从不吵闹,从不多说一句话,从不主动与小朋友交往,喜欢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坐着,看着小朋友玩。

她不用我们老师过多的操心,真是一个“乖孩子”。

你看,别的孩子都争先恐后地挤到我面前,大声嚷着“老师,我要,我要布娃娃”“老师,我要汽车”“我要小飞机”……唯独她安静地坐在位置上,眼巴巴地看着我。

“你要玩玩具吗?”“要”她轻轻地说。

“你想玩什么?”无语,她用手指了指娃娃。

她平时沉默寡言,不能用流畅的语言与别人交流,对话通常是被动的一问一答或不答,其行为表现为明显的交往退缩。

二、分析退缩行为是幼儿的一种消极性社会适应表现,它的基本特征是幼儿对自己缺乏自信,行为常有退缩表现。

如果不及时帮助幼儿消除这种行为,久而久之,定会影响幼儿的人格健康,导致幼儿一生的心理障碍,使幼儿产生自卑感,甚至形成孤僻、冷漠、懦弱、多愁等不良性格,直接影响他的人生历程。

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忽视这些“乖孩子”,应及早觉察幼儿的退缩行为,并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以幼儿克服退缩行为和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通过了解分析,造成方方退缩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方方性格内向、胆小、不善与人交往。

2、家庭环境的影响,使方方语言表达能力落后。

方方父母工作忙,先后由讲永康话的外婆和讲宣平话的奶奶照顾,由于生活在混杂的方言环境中,较少使用普通话交流,使方方的语言表达能力落后。

3、方方有过尝试失败的体验,使其不敢与人交往。

上半年方方曾在私人幼儿园就读,她那不同与其他小朋友的永康话和宣平话,曾引起同伴的嘲笑,打击了她的自信心,从而使她产生了退缩行为。

三、对策1、家园配合,发展语言。

家庭是“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影响儿童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方方的交往主要源于语言障碍,要想使其问题行为得以矫正,首先应从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入手。

经与方方的父母沟通,他们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我们的矫正活动。

我对他们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在家中,尤其是方方在场时,坚持使用普通话;二是父母必须尽量抽时间多与她接触,进行感情交流,如给她讲故事,多和孩子交谈、做游戏。

让家长打开家门,走出封闭的小天地,给她寻找伙伴或带孩子去走亲访友。

改变家长那种看到孩子很乖,就好像什么都好的看法。

通过家长园地刊登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引起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改善方方家庭环境的同时,使其内敛的情绪得以放松。

在此基础上,我在班里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帮助方方的活动。

2、重视环境的创设,营造充满爱的氛围。

布朗芬布伦认为:“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复合函数。

”环境对人的性格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

小班幼儿离开父母,进入陌生环境多多少少会遇到一些问题,会产生心理焦虑,那是很自然的。

关键在于我们老师要理解孩子、要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感情,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真诚、温暖的爱,从而使幼儿对老师产生信任。

早晨来园时,我面带微笑地主动抱抱她、亲亲她、迎接她,有礼貌地向她问好,从简单的对话中引起孩子说话的*。

课后和她玩“木头人”“猜拳”“猪尾巴”等游戏;午睡起床后,变着花样给她梳不同的发型;有空就主动寻找话题,与她聊天交谈,如:“你这件衣服真漂亮,是谁买的?”“今天谁送你上幼儿园的?”“你最爱吃什么?”等等。

即使她不理不睬,我也想猜她的心思,帮助她解决困难,让她相信依靠老师,使她感到老师像朋友,老师喜欢她。

3、寻找“闪光点”,引导同伴接纳、关爱他。

单纯有老师的关爱还是不够的,同伴的接纳,关心也同样了很重要。

我们应充分发挥同伴、集体的作用,教育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学。

我还有意识地把她的座位安排在性格外向,爱说爱笑的小朋友旁边。

让活泼开朗的幼儿和她游戏、交谈、给她以积极的影响。

我还为她安排了生日活动,让她生日那天感受到幼儿集体的温暖,感受老师和小伙伴的关心。

生日那天,小朋友都拿着早已准备好的礼物围在她的身边。

有送的小红花、有的送图画、有的送糖果,大家都一起唱着《生日快乐》的歌,并且每人送她一句美好的祝辞“祝你生日快乐”。

方方捧着礼物,听着歌声,她神情异常,眼睛有点湿润了。

我发现《生日快乐》、《两只老虎》等歌曲,孩子们非常喜欢唱,方方也喜欢唱,在没人注意的情况下,她能很完整地跟唱。

此外,我还发现方方喜欢韵律性较强的儿歌,于是经常请方方上台为大家朗诵。

方方不愿也不敢上台,我就请几大胆的孩子陪着一起表演。

起初,方方站在台上低着头不张口,但我还是和小朋友一起为她鼓掌、加油。

渐渐地,尽管她很胆怯,尽管几乎听不到她的声音,但方方终于能在众人面前张口了。

通过经常性地唱歌、念儿歌,方方用完整语句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时她的自信心也增强。

4、创造机会,让其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我们在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的力量,给幼儿创造成功的机会。

美国哲学家艾马松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对自信心不足的幼儿,具有退缩行为的幼儿。

我们要为其增强自信,就是“成功是自信的第一秘诀”,即让她体验成功。

我有意识地为她创造成功的机会。

自从她开始信任我,喜欢走到我身边后,我就选一些简单的问题或任务让她完成。

我多给她发言的机会,声音高低先不作要求,只要她说,就多鼓励她。

提供给她锻炼的机会。

如“请你去叫豆豆进来梳头。

”“请你把这本书给冰冰”等,积极为她创设与同伴主动交往的机会。

每当她完成任务后,就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个五角星或一朵小红花等。

尽量创造机会,让其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帮助她勇敢地迈出主动与人交往的第一步。

四、效果经过一年的家园配合,在双方共同的努力下,方方的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她能在小朋友面前大声说话,能主动与小朋友进行交往,友好地参与游戏。

她有了很多好朋友,现在还经常邀请好朋友到她家玩。

方方还能上台朗诵儿歌、唱歌了,在幼儿园开展的“小歌手”比赛中还得了三等奖。

方方的自信心增强了,渐渐与小朋友产生了认同感,在交往中不再退缩了。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改变以为那种只看孩子智力水平,只关心、身体健康,忽略心理健康水平、个性发展水平的陈旧观念。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孩子表面看来好象很听话,是个“乖孩子”但情感淡薄、性格脆弱、意志薄弱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应引起我们教师和家长的关注。

幼儿期是幼儿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个性形成的时期。

应抓紧这个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人格特征。

在幼儿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特别要注意与家长的密切配合,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家庭心理健康的知识,消除产生心理健康的隐患,实行早期干预、治疗。

作为教师我将不断学习、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在工作中应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我将永远记住关心孩子、热爱孩子、尊重孩子,用爱去滋润孩子的心田,“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

”我深信:只要相信幼儿,热爱幼儿,耐心教育就可以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为他们将来更好适应社会环境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篇二】[背景]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是充满喜悦的季节,是个处处都洋溢着教育契机的季节。

水果的色、形、味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也贴近与孩子的生活。

于是就在“苹果和橘子”主题背景下的区角活动中开设了《苹果穿衣服》。

[实录]今天我在美工区添置了一个新的游戏,孩子们都非常兴奋,都抢着去给水果宝宝穿衣服。

突然,有几个孩子之间发生了争论。

绮绮指着一张作品说:清清,清清你错了,你的苹果是绿色的。

在一旁的小朋友都哈哈大笑起清清的绿苹果。

博文急忙抢着帮清清说:苹果是绿色的呀。

绮绮一听更急了:儿歌里都是这样念的:applered,appleround.说着,绮绮念起了外教老师教的儿歌来指正其他小朋友。

于是,从孩子们带来的水果中我挑了一个红苹果和一个绿苹果,走了过去告诉她们,你们看苹果有的是绿色,也有的是红色的。

婷婷突然说:老师,老师这个苹果还有点绿,有点黄。

我转了转苹果发现,在那个大苹果的一个很小的地方确实有点绿,有点黄。

[感悟]教师在自主游戏中投放了一定材料的同时,也要注重适时的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来得出结。

当孩子指出苹果还有点绿,有点黄时,我及时请孩子们围在一起观察苹果,讨论苹果,最后孩子都发现了:其实,苹果不是只有一个颜色的事实。

幼儿对水果经验还是比较缺乏,现在的孩子由于家庭过分溺爱,他们平时所接触的水果一般都是经过长辈处理过的,如:已经去皮,甚至有的为了避免麻烦干脆榨汁,通过活动在孩子们眼中的苹果不再是单一的红色,而是一个个穿着漂亮衣服、充满生命力的“苹果娃娃”。

【篇三】背景:贝贝班新建了一个“小小动物园”,那里有“小河”,几只青蛙蹦跳在绿色的荷叶上;有“草地”,上面摆放着孩子喜欢的毛绒小兔,小恐龙等食草动物;有“树林和山洞”,其中隐藏着“老虎”、“豹子”等猛兽,这可是孩子最喜欢参与布置的区域。

这天,可可、小羿、乐乐三个幼儿正围坐在圆桌前,他们看着老师用雪花片精心搭建的小黄鸭,乐滋滋地尝试着搭建小鸭子,试图搭建成功后就可以放进“小河”,让“小鸭子”能快活地游泳。

也许搭建小鸭子对小班孩子来说有点难度。

小羿插了一会儿就离开了,乐乐改变了玩法把雪花片一片一片连接起来,可可抬起头对着老师嚷嚷:我不会搭小鸭子……事件:我快步走过去摸摸可可的头坐在他身边,轻轻说:看小鸭子的头是什么形状的?边说边拿起雪花片示范嵌插的动作,嘴里讲解着要领,可可眼睛紧盯着,小手也试着把雪花片插进另外一片中,总算能够插进几片了,可是他的眉头却皱起来了:“太紧了,好难插啊!”(此时我发现对小班幼儿来说,由于手部肌肉发育并不完善,力气又小,要做到把雪花片完整地嵌插成一个圆形有难度,怪不得幼儿尝试了几下就放弃,看来可可要独立完成搭建小鸭子的任务是相当有难度的,我是否协助他完成……)正当我举棋不定的时候,我看到乐乐还是在一个劲地把雪花片接长,他把雪花片边上突起的圆点按插在另一块雪花片的小圆洞中,大拇指灵活地按动着,我问道:“你用雪花片搭了什么呀?”乐乐得意地说:“我搭得是蛇,妈妈说春天到了,小蛇也会出来游泳的!”一旁的可可也乐了:“可是小蛇怎么没有眼睛的!”(两个孩子的对话,促发了我的灵感,何不改变预设的内容变搭建小鸭为小蛇,降低孩子搭建的技能要求,又能满足孩子操作摆弄自主创作的乐趣。

)我接着可可的话,用惊喜地声音说:“乐乐的想法太棒了,可可你的提议也不错,我们赶快到美工区取一些动动眼给小蛇装上怎么样?”可可拿来了动动眼,我用双面胶把它们安装在“小蛇”的头部,乐乐开心地说:“眼镜蛇,真好玩!”可可连忙拿起雪花片嚷着:“我也要做一条小蛇!”这时小羿被我们的谈话吸引住了,他也开始拼搭起小蛇。

我又取来了一些洞洞眼用一个盒子装着,作为孩子搭建小蛇的辅助材料,看着孩子们投入的样子,便悄悄地退出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