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课件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课件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电梯的分类
➢ 顺向截车,反向最远截车。 ➢ 下集选电梯:主要用于住宅电梯。 n 并联电梯
两、三台电梯共用厅外召唤信号,由控制系统自动调度电梯运 行,当电梯无任务时,一台电梯自动返回基站,另一台电梯则 停在其它层楼或停在设定的区域中心。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电梯的分类
n 群控电梯 三台以上的电梯共用厅外召唤信号,由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和集
中层: 21-40 层 超高层: >60 层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电梯的分类
n 按拖动电动机类型方式分 交流电梯 曳引电动机采用交流电动机 单速电动机,速度一般不高于0.5M/S。 双速电动机,速度一般不高于1M/S。 交流调压调速电梯,速度一般不高于1.75M/S。 交流调频调压调速电梯,广泛应用于各速度段。
电梯的分类
n 按控制方式分 手柄控制:操纵厢内的手柄来控制 按钮控制:轿厢内或厅门外按钮来控制 信号控制:厅外上、下呼梯信号、轿厢内指令信号及其它信号
加以综合分析,司机只需按下启动按钮,电梯即可自动运行停 靠的电梯,一般用于客梯或客货两用梯。 集选电梯: 将各种信号加以综合分析,自动决定轿厢运行的无司机操纵的 电梯。 在司机状态下,转为信号控制。
驱动调速
1889年直流驱动调速→1900年交流双速驱动(AC2)→1930年交流 三速(AC3)→1967年(晶闸管技术)交流调压调速(ACVV)→1984 年交流调频调压调速(VVVF)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电梯起源与发展
第三阶段:智能化控制电梯模式
迅达首先于1994将智能控制运用在电梯上,实现了模拟人的视 觉、听觉、记忆、判断、分析…. 在电梯的控制系统中综合体现了:
• 最大提升高度≤ 46 M • 钢丝绳根数最多不超过3根 • 载重量不大 • 安全性差 电机驱动力矩: A.轿厢自重 B.轿厢内人或货物重量 C.钢丝绳重量 D.传动机构的摩擦力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电梯起源与发展
பைடு நூலகம்引式传动
• 最大提升高度≤800M • 钢丝绳根数不受限制 • 载重量大大增加 • 安全性增加 电机驱动力矩: A.轿厢自重+轿厢内载荷与对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电梯基本构造
调速 交通管理:单梯→并联→群控→人工智能控制(AITP、M10
) 电梯运行:更加安全可靠,更加舒适快捷
安全可靠、方便舒适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电梯基本构造
n 电梯是机、电合一的大型复杂产品,机 械部分相当于人的躯体,电气部分相当 于人的神经。
n 机与电的高度合一使电梯成为现代科技 的综合产品。
n 电梯的组成结构 按机电划分 机械与电气 按结构划分 机房、井道、底坑、层楼
· 轿厢的合理、预先分配 · 客流量的计算 · 经济运行 · 等待限制 · 大厅监控、远程监控 · 故障自诊断 · 特殊功能模块化配置:残疾人等待、语音引导、提示、基站随机设置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电梯的定义
定义:电梯是指用电力作为拖动动力,具 有乘客或载货轿厢,并运行于垂直或垂直 方向倾斜角度不大于150的两侧刚性导轨之 间,运送乘客和货物的固定设备。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电梯的分类
n 按运行速度分: · 低速梯:V≤1.0m/s · 快速梯:1.0m/s<V<2.0m/s (10层以上) · 高速梯:2.0m/s≤V<3.0m/s (16层以上) · 超高速梯:V≥3.0m/s ~ 10.0m/s · 试验用梯>10m/s
行业术语:
n 低层: 20 层以下 n 高层: 41-60 层 n 假定层距 = 2.8 m
中调度电梯的运行、停车及返回基站或区域中心,主要用于高 层建筑中。
n 群控智能控制电梯 由电脑控制系统根据召唤信号、轿厢位置、轿厢负载等自动选
择最佳运行控制方式的群控电梯。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电梯的分类
n 综合而言 电梯速度:低速→快速→高速→超高速10米/秒以上,最高已
达16米/秒 电气控制:由有触点(继电器→无触点(PLC、半导体) 元气件:分立元件→集成电路→微处理器 驱动:交流双速→直流调速(可控硅)→交流调速→交流变频
重重量之差 B.传动机构的摩擦力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电梯起源与发展
第二阶段:电气控制与驱动调速技术 电气控制
• 控制器件演变: 1889年继电器→1955年小型计算机→1963年无触点半导体 →1969年可编程控制器PLC→1971年集成电路→1972数字控制 →1976年微机控制
• 控制模式: 1889年手柄控制→1915年按钮自动平层控制→1930年信号控制 、集选控制、并联控制→1949年群控控制
技术培训中心 主任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一、电梯机械原理培讲义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培训内容
n 电梯基本概述 电梯起源与发展 电梯定义 电梯分类 电梯基本构造 电梯基本知识 电梯曳引传动型式 • 电梯主要零部件结构原理及安装要点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电梯起源与发展
第一阶段:动力与曳引方式的确定 鼓轮式传动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电梯的分类
直流电梯 ➢ 曳引电动机采用直流电动机 ➢ 88年起停止生产,目前已被交流调频调压调速电梯所取代。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电梯的分类
n 按驱动方式分 钢丝绳曳引驱动式电梯(摩擦式) 液压驱动式电梯(分为柱塞直顶式和柱塞侧顶式) 齿轮齿条式电梯:一般用于工程电梯。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基本特点:
• 以电力作为拖动动力 • 有一个轿厢,可以运送乘客或货物 • 轿厢运行在两根垂直的或垂直倾斜度小于15 度
的刚性导轨之间
电梯机械原理讲义
轿 厢
对 重
电梯的分类
按用途分 • 乘客电梯:有完善的安全设计,只用于乘载乘客。 • 客货电梯(服务梯):轿厢装潢有别于客梯,可分别用来乘客 和载物。 • 货客电梯(货梯):有必备的安全装置,主要用于载货。 • 住宅电梯:轿厢装潢较简单,通常用在单向截车的住宅楼内 。 • 病床电梯:轿厢长且窄,主要用于搭载病床和病人。 • 杂物电梯:无乘人必备的安全装置,决不允许载人的小型货 梯。 • 观光电梯:轿厢壁透明,便于乘客观光电梯外景的客梯。 • 其它专用电梯:汽车梯、船梯、矿用梯、施工梯、防爆电梯 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