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8章 设问技法

第8章 设问技法


二、设问法原理 3. 逆反创造原理 (2)特性逆反。 特性逆反。 特性逆反
特性就是事物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特性逆反一般遵循以下步骤: 特性就是事物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特性逆反一般遵循以下步骤: 首先,找出事物具有的各种本质特性和表面特性;接着, 首先,找出事物具有的各种本质特性和表面特性;接着,追问列出与之分别 相反的特性;然后一一置换特性;最后,琢磨置换后事物的状态、 相反的特性;然后一一置换特性;最后,琢磨置换后事物的状态、性能和功 能的变化,必要时可进行实验观察和试验分析。 能的变化,必要时可进行实验观察和试验分析。 【案例】 案例】 高尔夫球的诞生 曾经有个日本人,很喜欢打高尔夫球。可在家里练习又没有草坪。 曾经有个日本人,很喜欢打高尔夫球。可在家里练习又没有草坪。 如果在地板上打,球会不停地滚。于是,他想到买地毯铺在地上。 如果在地板上打,球会不停地滚。于是,他想到买地毯铺在地上。 可地毯的价钱较贵,能否设法少花点钱呢?他想到“地毯上有毛, 可地毯的价钱较贵,能否设法少花点钱呢?他想到“地毯上有毛, 如果反过来,把毛安在球上不然样可以产生摩擦力吗? 如果反过来,把毛安在球上不然样可以产生摩擦力吗?于是长毛的 高尔夫球诞生了。 高尔夫球诞生了。
1.组合创造原理 1.组合创造原理
组合创造原理就是通过将事物进行简单地叠加,使组合之物扩大原有的功 组合创造原理就是通过将事物进行简单地叠加, 能或产生新的功能。设问法中主要参考了组合创造原理中的同类组合、 能或产生新的功能。设问法中主要参考了组合创造原理中的同类组合、异 类组合、主体附加、重组组合原理。 类组合、主体附加、重组组合原理。
二、设问法原理 3. 逆反创造原理 (3)方向逆反。 方向逆反。 方向逆反
方向逆反就是将某事物的构成顺序、排列位置、安装方向、 方向逆反就是将某事物的构成顺序、排列位置、安装方向、输送方 操纵方向,以及处理问题的过程等反过来思考, 向、操纵方向,以及处理问题的过程等反过来思考,设想新的利用 或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或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设问法原理
创造技法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创造方法, 创造技法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创造方法,从理论上说它应该源于一定的 创造原理。设问法的主要思路是变换思考问题的方向,多角度地、 创造原理。设问法的主要思路是变换思考问题的方向,多角度地、多方向 地进行思考。主要采用的创造原理有以下三种: 地进行思考。主要采用的创造原理有以下三种:
1. 设问法内涵
设问法简而言之,就是教人们在创造活动过程中, 设问法简而言之,就是教人们在创造活动过程中,从哪些方面提出创造性问 题的技法。 题的技法。 具体的讲,通过有序地提出一些问题,使问题具体化, 具体的讲,通过有序地提出一些问题,使问题具体化,缩小了需要探索和 创新的范围,启发人们系统地思考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创新的范围,启发人们系统地思考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产生创新方案的创 造技法。 造技法。 设问法实际上就是提供了一张提问的单子,问题涉及的范围相当全面, 设问法实际上就是提供了一张提问的单子,问题涉及的范围相当全面,提 问中使用“假如…”、“如果 问中使用“假如 、 如果……”、“是否 、“还有 、 是否…”、 还有……”这样的一些 这样的一些 词语,能够启发思维促使想像,使人很快进入假想, 词语,能够启发思维促使想像,使人很快进入假想,通过各种假设式的变 换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换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设问法中最为典型的技法是奥斯本检核表法,较常用的引申技法有5W1H 设问法中最为典型的技法是奥斯本检核表法,较常用的引申技法有 和田十二法、系统提问法。 法、和田十二法、系统提问法。
【案例】 案例】 体温计的诞生 300多年前 人们已经发现一般情况下,生病的人体温会升高, 多年前, 300多年前,人们已经发现一般情况下,生病的人体温会升高, 但如何准确地测出体温,仍无办法。伽利略决心解决这个问题。 但如何准确地测出体温,仍无办法。伽利略决心解决这个问题。伽利 略受到了启发:水的温度发生变化,体积也随着变化,反过来, 略受到了启发:水的温度发生变化,体积也随着变化,反过来,根据 水的体积的变化,不就测出温度的变化了吗? 水的体积的变化,不就测出温度的变化了吗?他在一根细试管里装上 排出空气加以密封,并在试管上刻上刻度, 水,排出空气加以密封,并在试管上刻上刻度,就这样创造出世界上 第一支温度计。 第一支温度计。
【案例】 案例】
如何准确量药
药水瓶的刻度线是水平的,由于使用时瓶子是倾斜的, 药水瓶的刻度线是水平的,由于使用时瓶子是倾斜的,所以对于每 药瓶刻度的属性, 次倒“一格”的规定难以把握。有人尝试改变药瓶刻度的属性 次倒“一格”的规定难以把握。有人尝试改变药瓶刻度的属性,将 45度的斜线 度的斜线, 它改成倾斜了 45度的斜线,这样倒水时刻度大体呈水平并与液面平 使倒药量比较准确。 行,使倒药量比较准确。
第八章 技法
设问
第一节
方法概述
一、设问法的概念
大多数人看见美丽的花时会发出“多美的花”这样的感叹, 大多数人看见美丽的花时会发出“多美的花”这样的感叹,只有少数 人会继续发问, 花为什么会这样红” 为什么花会开在这里” 人会继续发问,“花为什么会这样红”,“为什么花会开在这里”, “这是什么花”,并积极求地寻答案。 这是什么花” 并积极求地寻答案。
【案例】水下作业的破冰船 案例】
破冰船的破冰原理一般都是使船在冰面上航行。 破冰船的破冰原理一般都是使船在冰面上航行。通过船自身的重 量把冰压碎,目此,破冰船的头部都采用坚硬的材料,而且设计 量把冰压碎,目此,破冰船的头部都采用坚硬的材料, 得笨重。 得笨重。 前苏联科学家、想到了逆反原理,即从冰下破冰:船潜入水中, 前苏联科学家、想到了逆反原理,即从冰下破冰:船潜入水中, 依靠浮力,用强硬坚实的巨齿背脊顶冰,遇到较厚冰层, 依靠浮力,用强硬坚实的巨齿背脊顶冰,遇到较厚冰层,破冰船 就像海豚那样,上下起伏,不断撞击冰层。 就像海豚那样,上下起伏,不断撞击冰层。这种水下破冰船具有 自重轻,体积小.船速快的特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破冰船。 自重轻,体积小.船速快的特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破冰船。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提出新的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提出新的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实践也证明能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就等于 取得了成功的一半。可见巧妙的设问对于创造是十分必要的。 取得了成功的一半。可见巧妙的设问对于创造是十分必要的。
二、设问法原理 3. 逆反创造原理
创新活动的个体或群体顺着与已有事物的原理或结构, 创新活动的个体或群体顺着与已有事物的原理或结构,或与一般做法和想法 完全相反的方向进行创造,也常常能导致新颖性的结果而引起创造。 完全相反的方向进行创造,也常常能导致新颖性的结果而引起创造。 (1)原理逆反。 (1)原理逆反。 原理逆反 原理逆反是尝试着将某种技术原理、自然现象、物理变化、 原理逆反是尝试着将某种技术原理、自然现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等进行 反向” 以寻找新的原理。 “反向”,以寻找新的原理。 由于客观事物本身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联系,存在着交叉效应的因果关系, 由于客观事物本身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联系,存在着交叉效应的因果关系, 具有可逆性,使原理逆向成为可能。在这种新的原理的指导下, 具有可逆性,使原理逆向成为可能。在这种新的原理的指导下,有可能产生 新的发明。 新的发明。 逆向原理,一般产生四种结果; 逆向原理,一般产生四种结果;
1)行不通。 1)行不通。 行不通 2)行得通 但事物逆化后的功能或状态,同逆化前基本一样。如液压油缸。 行得通, 2)行得通,但事物逆化后的功能或状态,同逆化前基本一样。如液压油缸。 3)逆化后 保持原有功能或部分原有功能,同时增加新的功能。车床-铣床。 逆化后, 3)逆化后,保持原有功能或部分原有功能,同时增加新的功能。车床-铣床。 4)利用逆化现象 创造新事物。 利用逆化现象, 4)利用逆化现象,创造新事物。
2. 设问法的特点
(1) 以提问的方式寻找发明的途径。 以提问的方式寻找发明的途径。 设问法的首要特点是抓住事物带有普遍意义的方面进行提问, 设问法的首要特点是抓住事物带有普遍意义的方面进行提问,所以它的应 用范围很广,不仅可用于技术上的产品开发,还可用于改善管理等范畴。 用范围很广,不仅可用于技术上的产品开发,还可用于改善管理等范畴。 (2)从不同的角度、多个方面来进行设问检查,思维变换,有利于突破定势 从不同的角度、多个方面来进行设问检查,思维变换, 从不同的角度 思维框框。 思维框框。 奥斯本检核表法不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某一个方面,而是突破了旧框框, 奥斯本检核表法不把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某一个方面,而是突破了旧框框 大胆想象,借助于联想 类比、组合、分割、变换、异质同构、颠倒顺序、 借助于联想、 大胆想象 借助于联想、类比、组合、分割、变换、异质同构、颠倒顺序、 大小转化、改型换代等,以得到各种不同类型的答案。 大小转化、改型换代等,以得到各种不同类型的答案。 设问检查法对于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活动,技术上的小发明, 设问检查法对于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活动,技术上的小发明,小革新是非 常适合的,也可与其他技法联合使用。如果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大, 常适合的,也可与其他技法联合使用。如果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大,借助本 技法也可使问题明确化,从而缩小目标,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法也可使问题明确化,从而缩小目标,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有针对性 地解决它。 地解决它。
二、设问法原理 3. 逆反创造原理 (4)大小逆反。 大小逆反。 大小逆反
对现有事物或产品,即使是单纯地进行大小尺寸上的扩大或缩小, 对现有事物或产品,即使是单纯地进行大小尺寸上的扩大或缩小,其结果也往 往会导致其性能、用途等发生变化或转移,从而实现某种意义上的创造。 往会导致其性能、用途等发生变化或转移,从而实现某种意义上的创造。 对事物整体按同一比例扩大或缩小创造出来的新事物与原物是相似的, 对事物整体按同一比例扩大或缩小创造出来的新事物与原物是相似的,并能保 持它的基本功能,也可以对不同的部分按不同的比例扩大或缩小, 持它的基本功能,也可以对不同的部分按不同的比例扩大或缩小,这样创造出 的新事物是非相似形体。 的新事物是非相似形体。 ——逆向创造法 ——自己游上来 【综合案例】 救命的枪声——逆向创造法(下水救人——自己游上来) 综合案例】 救命的枪声——逆向创造法(下水救人——自己游上来) 救命啊,救命啊! 拿破仑正骑马穿过一片森林, “救命啊,救命啊!”拿破仑正骑马穿过一片森林,远处突然传来一阵紧急呼 救声。离岸30米北,一个落水的士兵(不会水)正向深水区漂移。 30米北 救声。离岸30米北,一个落水的士兵(不会水)正向深水区漂移。岸上有几个 士兵慌作一团,他们全部不会游泳,眼看伙伴就要淹死,却束手无策。 士兵慌作一团,他们全部不会游泳,眼看伙伴就要淹死,却束手无策。拿破仑 从紧跟而来的侍卫手中抓过一支枪,严厉地向落水士兵喊道: 从紧跟而来的侍卫手中抓过一支枪,严厉地向落水士兵喊道:“你干吗了两枪。 !”说完就朝落水者前面开了两枪 中爬,快给我回来。再往前我就枪毙你!”说完就朝落水者前面开了两枪。 也许是听到了严厉的威胁,也许是子弹溅水的啸声,也许两者兼而有之, 也许是听到了严厉的威胁,也许是子弹溅水的啸声,也许两者兼而有之,落 水者猛然转过身来,拼命扑打着水,好不容易找到浅水处,爬上了岸。 水者猛然转过身来,拼命扑打着水,好不容易找到浅水处,爬上了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