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裁缝1、钉纽扣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钉纽扣,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掌握手缝技巧。
2、在感受劳动的乐趣的同时应注意安全。
重点:学会钉双眼扣和四眼扣。
难点:穿针引线和给线打结。
教师准备:温馨提示、评价标准、拓展延伸等容的打印材料;学生准备:针、线、布块(或手帕)、剪刀、(双、四)眼扣各数枚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学习教材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每当我们的农服破了,纽扣掉了或书包裂口了.我们该怎么办呢?这些事又是谁帮你做的呢?想不想自己来学钉纽扣?今天,我们这堂课就来学习钉纽扣。
(二) 讲解制作方法1、出示:各种各样的纽扣.如何分类?2、板书:从扣眼分:单眼扣、双眼扣、四眼扣纽扣的种类从形状分:方形扣、圆形扣等从质地分:有机玻璃扣、金属扣、电镀塑料扣3、说说不同纽扣的钉法。
重点讲解双眼扣、四眼扣的钉法(见第27页上的图)。
(1)钉双眼纽扣。
①穿针:截取比手臂略长些的一段线,把线头用手捻得又尖又直,再把线头穿进针眼,并在线的另一端打个结。
②确定钉纽扣的位置后,用左手把纽扣连布一起捏紧不让它移位,从布的背面进针穿过纽扣的一个孔,然后从纽扣的另一个孔进针,在布的背面将线收紧。
按这样的方法重复四五次,使纽扣固定在布面上,然后打结,剪去线头。
(重点指导一下打止结的方法)(2)钉四眼纽扣。
第一种:“十”字形钉法:钉法与钉双眼扣差不多。
交叉成“十”字形就行了(见第27页上的图)。
第二种:“二”字形钉法:与“十”字形钉法只有一个不同的地方,那就是要使纽扣正面的线迹钉成“二”字形,不交叉(见第27页上的图)。
(三) 学生分组实践、教师巡视1、小组合作,互教互学。
2、展示学生穿针、引线、打结的过程。
3、学习了钉纽扣的基本方法,想一想,还有什么别的钉法吗?4、其他样子的纽扣怎么钉?出示各种不同式样的纽扣,说说你用什么方法钉(阅读补充材料)。
5、如果正式在衣服上钉纽扣,还应该注意什么?(1)纽扣的位置要对准衣服上的扣洞,可用专用粉笔做上记号(见第12页上的图)。
(2)进针后,要把针线往上提,不能往旁边拉,以免针尖戳到别人。
(四)作品展示、互动评价1、小组评议,在书上填上“☆”。
2、展示优秀作品,说说自己钉纽扣的过程,应该注意的事项。
(五) 总结回顾,启迪创新小结:钉纽扣的基本方法,同学们都已初步掌握了,老师相信,以后你的纽扣掉了,一定会自己钉上。
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2、缝补衣裤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学会用攻针和燥针法缝补破(或开裂的衣裤),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
材料准备:针线,布块。
教学过程:一、说一说,导入新课。
让学生看P4的情境图,说说图上讲述了什么事情。
二、学学做做:1、学习手缝的两种针法:攻针法和操针法,2、缝补衣裤选择布的颜色,大小,线的颜色。
3、缝补时针的操作要领。
4、选择针的用法。
5、练习用攻针法缝小贴袋。
6、各小组展示缝好的小贴袋。
7、讨论:缝补时的操作要领。
三、实践思考:在有破洞的衣裤上缝上一个自己喜欢的装饰物加以掩饰,看谁做得最好。
四、小结:缝补衣裤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3、缝制小布袋教学目标:1、根据生活经验,探索缝制小布袋的方法。
2、掌握用平针缝制的技能。
3、初步形成生活自理的意识,做生活小主人。
教学重点:掌握平针缝制的技术。
教学难点:(1)缝制过程中两手的协调配合。
(2)收针时的打结也是很难把握的。
课前准备:①课前展示“主题活动”——探索“平针”的奥秘。
②生活中的“平针”调查。
教学过程:一、展示情境,学生尝试。
1、利用图片、课件或者教师直接示,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想尝试的情境。
2、教师技术要点分析:首先要落实穿线、打结这两个技能。
一般情况下,左手拿针,右手拿线,并把线的一端剪光,然后进行穿线。
打结:关于打结的方法有许多,能达到效果便可,但要提示的是结的大小要根据布的密疏(或洞眼)所定。
平针,虽一上一下看似简单,但对初学者来说,要掌握左手拿布,右手拿针的缝制动作配合协调,也是需要强调的。
收针:要求不留下过长的线,这样才能使布袋收口紧密。
3、学生尝试穿结、打结。
4、反馈、小结。
5、学生能者为师,再次尝试。
二、根据生活经验,探索布袋的方法。
1、按小组(异质分组)进行讨论。
2、反馈比较各种方法。
3、小结。
三、阅读课文,比较讨论1、读课文,比较异同点。
2、讨论最佳方法。
(或者最合适的方法)四、实践操作,巡视指导。
五、展示比较,学生演示。
六、再实践操作。
七、评价延伸。
4.小厨师1、煮饭教学目的:学会做简单的家务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添生活情趣。
工具、材料:高压锅或电饭锅,水、米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动手煮饭的兴趣。
二、学学做做(一)高压锅煮饭:1、拣米、淘洗、加水。
2、检查密封圈、排气孔后加盖。
3、先用旺火烧煮,冲气后调成小火焖3——5分钟。
4、待锅冷却,锅气压下降后,才能旋开锅盖。
(二)用电饭锅煮饭:1、注意电饭锅胆与外表面要抹干净。
2、插电时要注意安全。
三、想想练练1、淘米时,是不是淘洗的次数越多,洗得越干净就越好呢?2、回家练习煮饭,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做妈妈的好帮手。
2、蛋的烹调教学目标:了解鸡蛋的营养价值及其几种吃法,并学会蛋的烹调方法。
教学重点:亲自动手焖米饭教学过程:一、基本活动:1、你喜欢吃鸡蛋吗?你知道鸡蛋有哪些营养成分吗?2、你知道鸡蛋都可以怎么样吃吗?二、学习新知。
1、既然鸡蛋有这么多种吃饭,你会做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煮鸡蛋和煎鸡蛋2、自学课文“学.做”。
3、同学说一说煮鸡蛋应该怎么做?1)煮壳蛋 2)煮荷包蛋 3)煮蛋汤 4)蒸蛋4、小结归纳操作要领。
三、拓展活动1、按P22“实践.创新”第2、3题的容组织学生分组议论。
2、小窍门1)煮熟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泡一下,剥皮更容易2)煮鸡蛋是放少许盐,鸡蛋壳不容易煮裂四、探究活动1、煎鸡蛋应该怎么做?2、你知道怎么样判断鸡蛋是否熟了呢?3、做凉拌菜教学目标要求:1、掌握拌凉菜的基本过程,提高动手操作技能2、体验做菜的乐趣,培养自信心,热爱生活,热爱劳动。
3、养成遵守纪律、认真细心、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大家爱吃凉菜吗?凉菜具有哪些特点呢?多媒体出示几盘色香味俱全的凉拌菜,让学生说说看后的感觉。
2、老师拿出一盘做好的凉拌菜,请同学们品尝,品尝后提问:好吃吗?你们想不想亲自做一盘美味可口的凉菜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凉拌菜。
出示课题:凉拌菜。
二、看看学学1、介绍做凉拌菜的原料,调料,边出示原料,调料,边向学生介绍。
2、介绍做凉拌菜的方法。
老师以香椿拌豆腐为例,边示边讲解做凉菜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a把豆腐切成约1立方厘米的小丁。
b香椿用开水焯一下,捞出控干水分,切成碎末。
c把豆腐丁,香椿末,熟黄豆放在盘子里,把调料加进去,搅拌均匀。
3、再次请学生品尝凉拌菜,并说出口感。
4、同桌互相介绍制作过程。
三、做做试试1、同学们品尝了凉拌菜,也看到了老师的操作,该请同学们自己尝试一下了,也来做一盘了,同学们请自己动手体会做菜的乐趣吧!2、学生分组实践,教师巡视指导(1)厨师长与老师一起协调管理操作活动。
(2)安全第一,操作活动中,老师要加强巡视,严格管理。
(3)切菜时,提醒学生思想要集中,注意安全,姿势正确,动作协调。
四、评一评1、同学们互相品尝评一评哪一组凉拌菜做得好。
(从外形美观,卫生营养,味美可口,操作时的态度动作,习惯等方面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2、请优胜组厨师长介绍制作过程五、清洗炊具,请扫地面,摆放好用品,作料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卫生习惯。
5.小制作1、制作晾衣架教学目标:了解金属衣架的制作步骤,学习金属衣架的制作方法,并能独立制作。
教学重点、难点:弯折成型。
教学准备:老虎钳、起子,铁丝3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汇报你认识的金属制品,说出分别是用什么金属材料制成的。
2、教师出示一个用铁丝制成的衣架,问: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金属材料制作的吗?要是能亲手做一个作为礼物送给妈妈,那多有意思呀!二、学习做法1、想想:要制作这样一个衣架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2、指生交流,老师总结并一一出示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3、自学做法:对照书上彩图研究衣架的制作步骤。
4、学生交流步骤,师相机板书:1)用钳子将铁丝弯成挂物衣架。
2)用钳子夹住支架下端,用起子折弯。
3)将两挂臂铁丝的一端弯成圈,分别套在支架下端的两侧。
4)将两臂挂铁丝的另一端分别折弯,一个简易的铁丝衣架便完成了。
5、教师示制作衣架。
三、练一练1、同桌合作制作衣架,教师巡视指导。
2、指学生上台展示作品并做讲解员为大家讲述自己的制作过程。
3、同桌互相讲解制作的步骤。
四、拓展活动:你能设计出其他造型的衣架来吗?画出简要的设计图并动手试一试。
五、课堂小结:谈谈今天这一课的收获。
2、制作清洁小工具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利用废旧布料扎拖把,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2、初步掌握用钢丝钳绞紧铁丝扎拖把的方法。
3、学习使用钳、锤等工具的技能,培养动手能力。
4、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利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1、准备好(旧衣裤)布条、木棍、铁丝、一寸铁钉、以及钢丝钳、铁锤等。
2、了解扎拖把的材料、方法及用途。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思维健身操谜语:五个兄弟站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齐。
你们猜猜它是谁?(手)一个人,有几只手?手能做什么?(让学生大胆说)今天就用我们的双手来学做一样新的东西好吗?(二)奇思妙想说创意1、提问:你穿的旧衣裤怎样处理的?(如果把它利用起来,扎成拖把就成了有用之物,是一件很好的清洁工具。
)2、我们这双灵巧的手把旧衣、旧裤加工成崭新的拖把,怎样?3、让学生讨论扎拖把的方法。
4、教师重点讲解和示用铁丝扎拖把的方法和步骤。
(1)剪好布条放在铁丝上。
(2)在木棍一端钉一个铁钉,然后放在布条的中间,用铁丝将布条拦腰扎在木棍上,重点示如何用钳绞紧铁丝。
(3)将铁丝上部的布条向下翻,再用铁丝扎紧,最后用剪刀将拖把布条修剪整齐。
(4)钻孔:在柄的一端钻一小孔,用来穿绳子悬挂。
(三)心灵手巧露一手1、分成若干小组,学生自由组合。
2、教师指导怎样选材、以及使用钳等工具的技能。
3、注意安全。
(四)合作交流探奥秘1、学生汇报交流。
说说你们组扎拖把的过程。
2、讲讲打算用它搞一次什么活动最有意义?(大扫除)3、组织统计完成表格二,制成统计表,进行比较扎拖把的情况。
从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有什么建议?3、我的小创意学习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制作懒人拖鞋和简易书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一、你说我说向大家介绍一款新产品----懒人拖地的鞋。
让学生举例说明小创意大发明的例子。
二、学学做做1、懒人拖鞋先购买一双布拖鞋,按鞋底的大小制作一层“绒毛”鞋套,在鞋底套上“绒毛”鞋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