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冷凝器说明书模板

冷凝器说明书模板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N-1350-2 型
冷凝器说明书
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葛建 .3.28校核金传朝 .4审核王迎 .04会签
标准审查郝思军 .04审定马艳增-4-29批准
目次
1.冷凝器的作用与工作原理3 2.技术规范3 3.冷凝器的构造3 4.冷凝器的运行要求5 5.真空系统的严密性试验5 6.冷凝器的清洗6
1冷凝器的作用与工作原理
1.1 作用
1.1.1在汽轮机排汽口建立并保持规定的真空度, 保证装置的热经
济性。

1.1.2将汽轮机排汽、旁路蒸汽凝结成洁净的凝结水做为锅炉给
水。

1.2 工作原理
在冷凝器汽侧, 由于容积很大的蒸汽被凝结成体积很小的凝结水, 从而在汽侧形成了真空。

蒸汽中含有的不凝结气体和从冷凝器及其管道的不严密处漏入汽侧的空气由抽气器不断地被抽出, 使汽侧保持高度的真空。

2技术规范
型号N-1350-2
型式分列二道制表面回热式( 对分制双流程表面回热式)
冷却面积1350 m2
汽轮机排汽压力0.008MPa( a )
汽轮机排汽量54t/h
冷却循环水温度28℃
冷却循环水压力0.25 MPa
冷却循环水流速 1.9 m/s
冷却循环水流量3300 t/h ( 海水)
冷凝管材料BFe30-1-1
冷凝管规格Φ20x1x6130铜管
冷凝器净重29t
运行重量: 43t
灌水重量: 65t
水阻: 50kPa
3冷凝器的构造
冷凝器的结构简图如下:
3.1外壳
外壳用钢板卷制焊接, 呈圆筒形。

外壳中段表面配割出进汽室接口。

外壳两端均焊有管板, 外壳内焊有中间隔板。

在外壳上还有各种接口。

各接口的用途和尺寸见Z51703.80.01-1图示和附表。

3.2 进汽室
进汽室由钢板制成。

进汽室上接有减温减压器, 主蒸汽旁路经过一级减温减压器后经过该减温减压器进入冷凝器。

在进汽室上装有各种接口, 各接口的用途和尺寸见Z51703.80.01-1图示和附表
3.3 水室及水室盖
水室有前水室和后水室。

前水室位于前管板与外壳前端面之间; 后水室位于后管板与外壳后端面之间。

前、后水室中间均有垂直分隔板, 把前、后水室分成左、右两部分。

前水室两个部分都有进出水口, 使冷凝器能半边运行, 半边可清洗, 能满足不停机( 汽轮机减负荷) 清洗冷凝器的要求。

前水室左、右两半均有水室横隔板, 形成冷却水双流程。

水室盖亦为左右两半, 并都有手孔, 以便检查、清洗和维修。

为便于打开水室盖, 在水室盖上还设有铰链。

在外壳法兰与水室盖间装有密封橡皮垫, 防止渗漏。

水室内壁和水室盖内侧刮涂专用防腐蚀涂料, 能够有效防止海水的腐蚀。

3.4 管板及中间隔板
管板有前管板和后管板, 均由复合板( Q235/BFe30-1-1)
制成,复合层材料( BFe30-1-1) 起到防海水腐蚀的作用, 其上各
钻有φ20.2+0.2 0,管孔共3540个。

由于冷凝器水室与汽侧的
压力差, 使管板承受弯力而弯曲, 为了避免管板的弯曲, 增加刚性, 在前、 后管板之间用六根拉杆连接。

为了减弱管束因汽流冲击引起的振动和冷却管因膨胀产生的热应力,
汽侧有三块中间隔板。

将冷却管中间部分略为向上抬起, 挠曲成弧形, 冷
却管被抬起5毫米, 这样也有利于冷却管上的凝结水膜向两侧流动、 滑落。

3.5 冷却管的固定方法
在冷凝器内蒸汽在冷却管外凝结成水, 热量经过冷却管
壁传递给冷却水被带走。

冷却水管与管板的固装采用胀管法, 即用胀管器扩大管子的直径使它产生变形和管板紧密接触, 从而把管子固定在管板上。

这种方法在运行时能保证连接处有高度严密性, 防止冷却水漏入汽侧, 污染凝结水。

胀管前冷却管要进行0.5MPa 的水压试验。

管端伸出管板外1~2mm, 管端不允许缩到管板之内。

进口端的管口应
翻边。

另外, 胀管次序应妥当, 以避免管板变形过大和已胀好的管子胀口
松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