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师范大学18年8月课程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18年8月课程考试《中国古代文学》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2、“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3、“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产生于春秋时期。
7、由于苏轼作文以“西汉武帝”为准则,所以当行即行,当止即止,很少有芜词累句,这在他的笔记小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8、以“元祐”诗坛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诗的鼎盛时期,王安石、
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创作将宋诗艺术推向了高峰。
9、稼轩词不仅转换了意象群,而且更新了表现方法,在苏轼“以
诗为词”的基础上,进而“以文为词”,将古文辞赋中常用的章法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分)
E、《涉江》
2、陶渊明诗的题材主要可以分为五类,是():
A、田园诗;B、山水诗;C、咏怀诗;D、咏史诗;
E、边塞诗;F
A、《悲青坂》;B、《新安吏》;C、《石壕吏》;D、《潼关吏》
4、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四类诗中类体现着他“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
《中国古代文学》期末考试
一、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几个备先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以下表格内。10分)
题目
1
2
3
4
5
答案
ACE
ACDFG
BCD
ACDE
BCD
1、《九章》是屈原所作的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以下属于《九章》的作品是()。
A、《惜诵》;B、《湘君》;C、《怀沙》;D、《湘夫人》;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天净沙]《秋思》(3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2、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向,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被称为“建安风骨”,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琰等。
3、散曲
散曲。散曲,元代称为“乐府”或“今乐府”。是韵文大家族中的新成员,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新诗体。在元代文坛上,它与传统的诗、词样式分庭抗礼,代表了元代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2、庄子名周,生卒年不详,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北)人,曾为蒙地漆园吏。
3、继《诗经》、《楚辞》之后,两汉乐府诗成为中国古代诗歌
史上又一壮丽的景观,作为一种新的诗体,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4、阮籍的代表作是《咏怀诗》八十二首。这些诗非一时一地所作,是其政治感慨的记录。这些诗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
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
响。
5、李白的乐府诗其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借古题写现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再一方面,则是用古题写己怀,因旧题乐府蕴含的主题和曲名本事,在某一点引发了作者的感触和联想,用它来抒写自己的情怀。
6、与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中唐诗坛又崛起了以白居易等人为代表的元白诗派。这一诗派的重写实、尚通俗是中唐文化转型时期文学世俗化的新思潮,其远源可以追溯到三百篇中的“风”诗和汉魏乐府民歌那里,其近源则是安史之乱以来一批具有写实倾向的诗人创作,尤其是伟大诗人杜甫的创作。
和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于词。
10、在元代登坛树帜、独领风骚的文学样式是元曲,包括
剧曲与散曲。
11、马致远被誉为“曲状元”,他的散曲在艺术上取得了
很高的成就。与关汉卿散曲浓厚的市俗情趣相比,他的散曲则带有更多的传统文人气息。
12、晚明小品文创作风格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趋于生活化、个人化,不少作家喜欢在文章中反映自己日常生活状貌及趣味,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公安派袁氏三兄弟的作品在这方面具有代表性。
13、《聊斋志异》就文体来说,其中有简约记述奇闻异事如同六朝志怪小说__的短章,也有故事委婉、记叙曲微如同唐人传奇的篇章。清代学者纪昀讥其“一书而兼二体”,鲁迅称之为“拟晋唐小说”,都是指的这种情况。
三、背诵(14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7分)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A、讽谕;B、纪实;C、闲适;D、感伤;E、杂律
5、唐宋散文八大家中的“三苏”是指():
A、苏序;B、苏洵;C、苏轼;D、苏辙
二、填空题(21分)
1、汉初传授《诗经》学的共有鲁、齐、韩、毛四家,也就是四个学派,鲁、齐、韩三家诗都先后失传,我们今天读的《诗经》,就是毛诗一派的传本,所以后人又称《诗经》为毛诗。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四、名词解释(15分)
1、风、雅、颂
风,雅,颂是诗的体裁,起源于《诗经》,诗经根据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1、“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