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基本句型(转)一、基本句型句子依据用途或语气分类,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说明一件事情,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叫陈述句。
提出一个问题,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子,叫疑问句。
要求或者希望中国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表示祈使语气的句子,叫祈使句。
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子,叫感叹句。
二、句式变换1、陈述句与被(把)字句的改写:把陈述句改成被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接受动作的词调到句首,另上“被”就成了被字句。
将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动作的对象移到表示动作的词前面,加上“把”即成把字句。
在变换句式时必须保持原句的意思。
2、陈述句与反问句的改写:陈述句指说明意见、叙述事实的句子。
反问句是指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句子。
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需要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
同样,也可以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首先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句号改成问号。
为了加强语气,一般拉圾箱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
3、肯定句改写成否定句: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也可以采用否定句式,例如,“人人都都遵守课堂纪律。
”可以改写成“没有一个人不遵守课堂纪律。
”改写后句子的肯定语气要比原来的句子更强。
改写时要注意:双重否定是表示进一步的肯定,所以必须用上两个表示否定的词,也就是“否定+否定=肯定”。
如果只用一个否定的词,句子意思就完全相反了。
4、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改写:我们在写话或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
例如: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
”这是直接叙述的句子。
如果要改成转述的句子,就可以改成“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
”改写时应注意三点:一是改换人称,将对话中表示“谁”的人称代词改成“他”或“他们”是必动标点,将冒号改成逗号,双引号去掉是适当地调整词语,使句子通顺。
5、因果句式的改写:因果句式,是按事物的原因和结果关系来写的。
它有两种形式:一是先因后果,二是先果后因。
因果句式中,原因可以是一个或几个,但结果只能是一个。
改写时,可以用关联词,也可省支其中一个关联词,甚至不用。
但原意一定要保持不变。
6、改变名中词语的顺序:例如“宝塔在夜色中显得更加雄伟。
”可改写成“在夜色中,宝塔山显得更加雄伟。
”两句都讲宝塔山雄伟。
“在夜色中”作为一个附带成分起修饰作用。
虽然句式改变了,但作用仍是相同的。
三、扩句和缩句缩句,是把句子中的表示修饰或限制的词语去掉,保留原来句子的主干,缩成一个简单完整的句子。
缩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分析和理解句子;扩句恰好相反,是在句子的主干上增加一些恰当的修饰或限制性的词语,是句子的内容变得丰富、具体和生动。
扩句和缩句都不能增加和减少原句基本成分,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缩句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
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
三、修改病句修改病句是进行句子训练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修改病句,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减少病句,而且可以提高我们的分辨能力,发展思维。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词语使用不当、重复啰嗦、词序颠倒、前后矛盾、分类不当、不合事理等等。
修改病句,首先要找出病句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认真修改:最后要认真检查句子意思是否正确,结构是否完整。
要记住,修改病句必须遵循“不改变原意”这一原则。
四、关联句句子依据结构分类,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复句是能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当于单句的分段的句子。
复句内的各个单句形式,叫做分句。
同一个复句里的分句,说是的是有关系的事,它们又是由关联词语连接起来的,因此也称作关联句。
常见的关联句有七种类型,每类关联句有它们自己常用的关联词语。
1、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既然……就2、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不管……总3、假设关系:如果……就要是……就哪怕……也即使……也4、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光……还不仅……还5、并列关系:既……又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一会儿……一会儿6、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选择关系:是……不是宁可……也不不是……就是与其……不如运用关联词语要注意以下几点:关联词语一般都成对出现,只有少数单独使用。
(如“可是”、“而”、“因此”等)关联词语大都有一定的搭配习惯,不能任意组合。
关联词语起连接作用,可以把两句话并为一句。
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口诀,跟我一起学!一、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的口诀: 1、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双重否定词; 2、删去原句中“要、得(děi)、都、应该、只好、一定、必须、肯定”等词语; 3、删去原句中“很、非常、十分、分外、更加”等表示程度深的词语; 4、但字后面加“不是没有”。
5、在删去词语的地方加双重否定词。
二、双重否定词及分类: 1、不得不(80%的题用这个)、不能不、不会不、不是不、不敢不; 2、无不、无非、没有不、不是没有、不可能不; 3、不……不……、没有……不……、非……不可。
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句是使用两个否定副词来表达肯定含义的句子。
例如'不……不'、'没有……不'、'非……不'等。
双重否定句的肯定语气比一般肯定句强烈或委婉。
例如:他不敢不去。
(强烈)我不得不告诉你事情的原委。
(强烈)没有谁不惧怕他的威严。
(强烈)你若是想在这个世界留下值得让人怀念的事迹,那就非得有毅力不可。
(强烈)他不会不同情我的。
(委婉)没有什么不可以。
(委婉)书面语中还经常使用'无不、无非、不无、未必不'等双重否定词语来表示肯定。
例如:他的话不无道理。
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他的精彩表演所打动。
他无非是想多捞点退休金罢了。
我虽然年轻,但未必不是你的对手。
双重否定句也就是一种语义大于肯定句的语句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为双重否定句)可以改为 1、我不能不对老师们的勇敢,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2、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二、跟我学。
1、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
这道题中我们看到了“得”字,根据口诀第二条“得”字要删去,在根据口诀第五条删去的地方加不得不。
答案:我们不得不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
2、这次活动的经过你应该很清楚。
这道题中我们看到了“应该”这两个字,根据口诀第二条“应该”字要删去,在根据口诀第五条删去的地方加不得不。
答案:这次活动的经过你不得不很清楚。
3、每一个孩子都应该爱自己的母亲。
这道题中我们看到了“应该”这两个字,根据口诀第二条“应该”字要删去,在根据口诀第五条删去的地方加不得不。
答案:每一个孩子都不得不爱自己的母亲。
4、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这道题中我们看到了“要”这字,根据口诀第二条“要”字要删去,在根据口诀第五条删去的地方加不得不。
答案:飞向遥远的地方,不得不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5、楚王只好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
这道题中我们看到了“只好”这两个字,根据口诀第二条“只好”这两个字要删去,在根据口诀第五条删去的地方加不得不。
答案:楚王不得不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
6、我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
这道题中我们看到了“一定”和“要”这两个词语,根据口诀第二条“一定”和“要”这两个词要删去,在根据口诀第五条删去的地方加不得不。
答案:我不得不为中国人争气。
7、这本书太有价值了,你一定要看。
这道题中我们看到了“一定”和“要”这两个词语,根据口诀第二条“一定”和“要”这两个词要删去,在根据口诀第五条删去的地方加不得不。
答案:这本书太有价值了,你不得不看。
8、这个问题必须讲清楚。
这道题中我们看到了“必须”这个词语,根据口诀第二条“必须”这个词要删去,在根据口诀第五条删去的地方加不得不。
答案:这个问题不得不讲清楚。
9、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
这道题中我们看到了“已经”这个词语,同学们再纠结到底“已经”这个词删不删,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已经”这个词要删去,可是这题用不得不、不能不、不会不、不是不、不敢不;貌似不通顺,这时我们一定要想到口诀第四条。
答案:问题还没有弄清,但不是没有一点儿头绪。
10、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
这时我们一定要想到口诀第四条。
就能作做出这道题。
答案:写得不怎么样,但不是没有希望的。
小学语文常见的八种句式改写方法一、扩句和缩句扩句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面添上附加成分,如同在句子的“主干”上“添枝加叶”,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使句子的意思更加完整、具体、生动。
如: 1、太阳升起。
2、金色的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升起。
可以看出,前一个句子的意思是完整的,但是不具体、不明确。
后一个句子在前一个句子的基础上加了“金色的”“东方地平线”、“缓缓”等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更加完整、具体、生动。
二、扩写句子应注意的问题是:1、要在原句的基础上扩,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成分、基本意思、语气和语调。
2、扩充的词语要与原句搭配得当。
3、添加的词语要注意排列顺序。
缩句与扩句刚好相反,要删去句子中的“枝”和“叶”,既删去附加成分,使句子表达得更加简洁,缩句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如:“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的小麻雀无可奈何的拍打着翅膀。
”........经过缩句,抓住句子的主干“小麻雀拍打着翅膀”,就知道这句话写小麻雀。
缩句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句子是否正确。
如:“宁宁同学光荣的被评为‘三好学生’的称号。
”一经缩句成为“宁宁被评为称号”,我们就会发现这句话不通,词语搭配不当。
缩写句子应注意的问题是:1、删去“的”前修饰成分。
2、删去“地”前的修饰、限制成分。
3、删去“得”后补充说明成分。
4、删去数量短语。
5、起修饰限制的时间地点要去掉。
6、“着、了、过”是时态助词,助词在句子中几乎没有独立性,是不能删的。
7、“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不能去掉,否则有可能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
8、“不、无、没有”等否定词要保留,不能去掉,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
专项练习:(一)、扩句,至少扩两处。
在名词前面加“什么样的”,在动词前面加“怎么样地”。
1. 月光照耀着大海。
2. 战士冲向阵地。
3. 主人欢迎客人。
4. 教师批改作业。
5. 我们登上长城。
6. 爷爷写对联。
7. 脸上露出了笑容。
8. 人民怀念周总理 9. 老师关心我们。
10. 天空中飘着白云。
(二)、缩写下面的句子。
1.打柴的孩子吃力地背着满满一背篼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