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研究报告(2019-2020年)目录2019年快递行业发展八大特点 (3)一、行业良好态势延续,市场底盘稳固 (3)二、行业格局演变加速,马太效应凸现 (4)三、业务创新融合加速,增量市场广阔 (5)四、科技创新贯穿全流程,全场景应用加快 (8)五、资本聚焦关键领域,头部企业获益 (9)六、绿色快递实践加速,量化成效明显 (11)七、新兴市场布局火热,出海步伐稳健 (12)八、快递末端动力转换,模式重塑加快 (13)2020年快递行业发展五大趋势 (14)一、竞争深化,快递生态演变加速 (15)二、电商分化,高质量寄递迎来契机 (16)三、增量拓展,下沉市场布局加快 (16)四、发力国际,笃定方向迎接挑战 (17)五、绿色安全,仍是高质量发展前提 (18)邮政体系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和社会组织系统之一,与产业上下游、外部社会、经济环境、技术发展程度等关系日渐密切。
2019年,在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和变革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快递市场格局演变加速,边界不断延展,更好地满足了消费多元化及分层需求。
本报告从客户(范围、需求)的变化、外部环境(政策、技术、经济、社会)的变化、现有竞争者(竞争战略、竞争格局)的变化、新进入者(竞争主体、进入策略)的变化等4个维度,分析研判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走向,如下图1:图 1 报告分析的四个维度中国快递行业高质量发展特征明显,转型升级持续加速,产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变化,特别是客户主体和需求不断扩展,科技创新与应用日益广泛,正深刻改变行业运营方式。
报告认为,2019年,行业良好态势延续,市场底盘稳固,行业格局演变加速,高质量发展契机出现。
2020年,伴随新冠疫情的突发,快递行业面临波动性加大,催化行业竞争加速、创新加速、演变加速。
本报告将持续关注和跟踪中国快递行业不断发展、壮大、演进、升级的进程,从4个方面持续总结分析上年度的发展特点以及本年度的发展趋势。
快递行业1.0时代,主要支持满足最基本的包裹寄递需求和电商件送货要求,业务和质量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基本的时效和丢失损毁风险把控。
快递行业进入2.0时代,行业逐渐从关注单纯的基础服务支持逐步向用户体验升级、向供应链效率改造的方向进阶,成为引领商业经营“体验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快递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让商业模式创新成为可能。
快递行业全新的3.0时代,技术要素作为新的生产力工具,与快递行业实现深度融合,快递将服务范围延伸到大物流领域,传统生产组织和用户服务方式发生变化,科技将持续推进企业核心商业模式创新。
图 2 快递行业功能定位阶段性演变2019年快递行业发展八大特点一、行业良好态势延续,市场底盘稳固2019年,我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635.2亿件,同比增长25.3%,依然延续逐年跨新百亿量级的增长态势。
业务量超过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经济体总和,占全球包裹量超过50%,连续6年稳居世界第一,2019年增量(128亿件)已接近2014年全年业务量。
图 3 2014-2019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及增长率12019年,我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7497.8亿元,同比增长24.2%,较上年上升2.4个百分点。
量收增速差空前接近。
我国快递行业保持高位稳速运行,为快递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底盘,稳步推动行业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1数据来源:国家邮政局图 4 2014-2019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及增速2二、行业格局演变加速,马太效应凸显2019年,快递行业竞争越发激烈,领先企业优势继续扩大,新主体新模式不断涌现。
持续不断的价格战不断抬升行业的规模壁垒以及标准化服务的水平线,二线企业由于与头部企业的规模差距越拉越大,规模效应明显弱于头部企业,导致其成本线难以跟上行业价格线的降低速度,业绩出现亏损,同时其服务时效也无法与头部企业相抗衡,许多企业陆续退出行业竞争。
具体表现为三方面:一是一线快递企业群雄逐鹿。
顺丰发力特惠扩流量,京东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二是国通、全峰、快捷、如风达等二、三线快递企业受到冲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陆续被淘汰出局,速尔受母公司友和道通影响处于生死边缘,优速在资本推动下被壹米滴答并购,唯品会旗下品骏快递终止业务。
二三线快递快速退场已2 数据来源:国家邮政局成定局,前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三是平台型企业加强对快递物流领域的渗透介入。
京东在国内市场实现第三方寄递服务;阿里在国际物流线路开展总包业务,建立丹鸟实现仓配模式的核心布局,同时推出以“新配盟”为代表的城市配送新平台;美团推出新品牌“美团配送”,开放配送平台;饿了么旗下蜂鸟品牌独立,并升级蜂鸟即配;“新达达”更名为“达达集团”,旗下本地即时递送平台“达达”更名为“达达快送”,实施“零售+配送”双核驱动战略。
2019年,CR8头部快递企业市场占比进一步提升,达到82.5%,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与二三线企业相比,头部快递企业更易获得优质资源、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扩张整合,以规模效应筑牢成本优势,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更加凸显。
图 5 2016-2019年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变化情况3三、业务创新融合加速,增量市场广阔规模流量成为竞争核心。
2019年,电商流量不断分化,3数据来源:国家邮政局淘宝、拼多多、京东、唯品会、微商、直播带货等传统和新型电商均发展迅猛,快递服务随之呈现分层。
跨界成为常态,从快递向快运、大件重货、云仓、商业新零售、共享众包等多领域发展。
快递、即时递、重货、零担边界模糊,产业上下游跨界场景更多,快递物流成为商业竞争重要砝码。
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下沉市场成为增量主导,以微信、短视频为媒介的流量市场成为电商新模式并快速发展。
快递赋能实体经济成效突出。
全国打造快递服务现代农业“一地一品”年业务量超百万件项目163个,新增昆明鲜花、烟台苹果、南宁沃柑、成都柑桔和五常大米等20个年业务量超千万件“快递+”金牌项目,农村地区年收投快件超过150亿件,支撑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超过8700亿元。
新增快递服务先进制造业项目675个,年支撑制造业产值超1万亿元。
全年支撑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超五分之一。
“懒人经济”带动本地生活业务迅猛发展,2019年,顺丰同城急送品牌独立运营,拥有骑士超过30万,在全国200多个城市,完成了100多万单的同城配送业务,开拓急送跑腿业务“帮我买”,上线全国16个城市。
供应链业务推进放缓。
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制造业转型压力加大,供应链升级速度趋缓,加之快递市场竞争节奏加快,导致短线业务受青睐,相比B2C市场的火爆竞争,B2B 等长线业务拓展缓慢。
2019年,顺丰在工业制造、快消零售、医药等行业均取得了较大成果,百世也在寻求供应链业务突破,虽总体推进缓慢,但新型综合物流服务商的演变趋势仍将持续并在特定时期有所加速。
新兴业务增量广阔。
快运、即时递等短线业务推进较快,供应链等长线业务推进较慢。
一是本地生活业务一枝独秀。
2019年,企业越发重视已进入稳定增长阶段的即时递送行业,顺丰同城急送品牌独立,全面布局即时物流市场。
二是快运市场分层加快。
快运市场巨头各显神通抢占市场,德邦、顺丰、安能、跨越、百世稳坐五强。
向头部集中态势明显,头部10强企业的总营收高达500亿元,约占30强企业总营收的75%。
三是产品线不断拓展。
中通和韵达推出高端时效产品(星联时效件和韵达特快),瞄准中高端电商客户的需求;京东自建物流向第三方物流转型;菜鸟联合中通、韵达、圆通、申通、百世等快递公司,启动对“全国核心经济圈”的快递大提速,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顺丰推出电商新品“特惠专配”,全力开辟第二战场,其产品带来的增量已经成功突破了盈亏线,规模效应带来的综合效应正在显现。
四是技术型企业初具雏形。
继顺丰集团成立顺丰科技之后,中通跨界成立智能科技公司,主营物流信息与供应链相关服务,加大在基建设施和智能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
未来快递市场主体技术性转型趋势将愈加明显。
冷链市场依然如火如荼。
京东物流正式对外发布京东云冷链计划,依托京东资源,联合区域优质冷链企业形成“骨干网+合伙人”的创新模式,通过“京东云冷链”实现网络共建、货量共集、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共同推进冷链网络的纵深布局与社会化运力资源聚集。
苏宁物流正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大连、武汉、南京等核心30城建设和筹备冷链仓,苏宁冷链覆盖城市超过270多个,引入了一大批三方生鲜客户。
丹鸟进军生鲜物流,推出“丹鸟鲜送”品牌,通过提供“产地直采+空陆组合运输+优先配载+优先配送”的服务,向商家提供一站式生鲜物流解决方案。
四、科技创新贯穿全流程,全场景应用加快技术应用场景从发散转为聚焦。
随着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和对作业效率的需求不断加大,技术革新步伐愈发加快,从研发到应用时长不断缩短,研发应用领域从盲目到聚焦。
5G、IoT、AR、无人驾驶等技术应用,全场景应用加快,尤其是运输、分拣、仓储、系统平台、投递等领域,人工智能、AI、大数据等技术加持的快递物流科技产品,在物流场景中纷纷落地实现应用。
2019年,快递物流科技亮点频现,国内外多家企业发布新型技术或产品。
此外,为推动技术革新助力激烈的市场竞争,即时即用的技术应用加快,效能提升加速。
2019年,各快递企业在科技方面的投入继续加大,相较于去年均有较大提升,2019年,顺丰科技投入增长37%,百世在自动化设备方面投入13亿,圆通研发投入4亿,申通也将继续加大对数字化方向的投入和发展,未来三年将投入10亿元研发经费。
企业以提升科技能力应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意图明显。
五、资本聚焦关键领域,头部企业获益2019年,资本投向从广泛布局向重点企业、关键领域聚集,头部企业更受资本青睐。
全年快递物流核心产业链中共有99家企业完成融资。
阿里巴巴投资46.6亿元入股申通快递,是快递主线企业中为数不多的资本案例。
其余融资项目受益方均为快递物流的上游供给商和各类平台。
融资主体上看,更加聚焦头部企业,投资机构对优质的头部标的企业仍然愿意付出大额资金继续加持,融资成功企业均为发展较成熟的头部企业。
区域化、本地化的中小型企业因不具备全国性的网络效应及运力支撑,受到自身发展格局的限制,未能在资本市场上“崭露头角”。
融资领域上看,智慧物流、同城配送、合同物流、快递物流、物流仓储、车货匹配、跨境物流和货运代理八个领域是最被国内资本市场认可的战场,且同城配送和合同物流最热门,此外快运领域的融资也较为乐观。
图62019年中国细分物流市场投融资事件分布图(单位:件)图7 2015-2019年物流行业投融资金额图4(单位:亿元)4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六、绿色快递实践加速,量化成效明显2019年,中国快递行业绿色发展稳步推进,绿色快递实现从理念到实战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