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技馆新馆展陈策划方案————————————————————————————————作者:————————————————————————————————日期:内蒙古科技馆新馆展陈策划方案第一部分总论一、概述新建内蒙古科技馆位于呼和浩特市政府西侧,北邻北垣街,东邻二环东路,南侧为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和内蒙古博物院,西侧为在建中的演艺中心。
建筑面积4.83万平方米,其中展览教育面积28830平方米,包括常设展览14177平方米、序厅1872平方米、临时展厅3730平方米、影院3519平方米、科普报告及培训试验用房等共5532平方米。
其他配套服务用房19470平方米,包括公共服务用房8870平方米、业务研究用房3340平方米、管理保障用房7260平方米。
科技馆是以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为目的,面向公众开展科普展览、科技培训等科普教育活动的社会科普宣传教育机构,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设施,是自治区科技和科普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蒙古科技馆新馆建设项目是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二五”规划,构建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影响广泛的民族文化强区的必要形式,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建设和谐内蒙古的重大基础文化设施,必将成为内蒙古科普教育的龙头和展示内蒙古科技文化的窗口,为西部地区开展科技文化交流、科普活动和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提供平台。
二、展陈建设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统领,以“探索·创新·未来”为主题,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为教育目的,以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为展教思想基础,按照“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面向公众特别是在青少年中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培养科技人才,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和构建和谐内蒙古服务。
三、展陈建设理念、主题及定位1、理念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公众素质引导观众自主学习,使观众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感悟科学,开启智慧。
通过营造学习情境,培养观众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使其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体验科技的美妙与神奇,体会科技与人、自然、社会的关系,通过科技馆特有的教育方式,培养受众人群的动手能力。
为广大公众提供优美、舒适、便利的科普学习环境,满足公众了解科学、学习科学的需求,全面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同时融入内蒙古地方民族元素,展现地域民族特色。
2、主题“探索•创新•未来”3、定位内蒙古科技馆新馆以时代性、科学性、群众性”为目标,以公众对科技馆展览的要求为出发点,以展示、教育、传播为手段,为达到“国内一流、西部领先”的建馆标准,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科技腾飞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为建造成为内蒙古地区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科普教育中心服务。
3.1、展示定位(1)展示内容定位以展示科技、人类、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聚焦科技创新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倡导可持续发展融基础学科、应用技术、前瞻科学为一体,力求为观众营造科学的氛围,强调以互动、体验、参与的方式引导观众进行科学文化的探索和精神文明的熏陶。
(2)展示形式定位将以人为本、满足人的愉悦体验作为核心。
展陈设计结合当代人的观感需要和审美情趣,将展示内容转化为个人体验,从而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阶层参观者的需求。
强调观众的体验性与参与性、趣味性、知识性与一体,寓教于乐。
(3)展示特色定位以突出内蒙古生态、资源、人文、民族科技为特色,结合自治区科技发展史、科技进步及杰出科技人物为重点,通过现代科技手段,集中展示内蒙古自治区在草原文化、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生态保护等方面科学发展的优势和特征,解析现代科技创新发展对自治区社会、自然、居住环境的影响,使参观者感受到内蒙古的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成就,从而提高各民族群众和青少年的历史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3.2、教育定位(1)人群定位广泛面向社会公众,其中以大、中、小学生为主要对象。
作为一个公益性的科普场所,能够尽量扩大参与面,从而扩大影响面。
(2)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发挥科技馆作为青少年“第二课堂”的优势。
仅仅靠传统的课堂内教学已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积极性不可或缺的手段,课外活动的开展,巩固、加深、丰富了课内知识,开阔了青少年视野,锻炼了学生探究、思维、创造等方面的能力。
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激发青少年探索科学的求知欲,向青少年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3)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介绍我国尤其是内蒙古地区科技进步对国家的巨大贡献,教育公众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家乡,培养公众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和科技创新意识,激发公众献身社会主义祖国建设的使命感。
立志献身科技事业的高尚情操,使公众自觉的投身到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
3.3、服务定位(1)旅游服务窗口依托草原、森林、沙漠、民族民俗文化等特色,通过各种形式展示,着重介绍内蒙古深厚的科技底蕴与特色文化,尤其是上述自然环境中科技扮演的重要角色。
积极与俄、蒙、周边省区、馆际等旅游线路组织合作,把科技馆打造成为游客来内蒙古旅游的必游景点,使之成为内蒙古的一张“新名片”。
(2)公众休闲娱乐科技馆不但是科学普及殿堂,旅游服务窗口,还应是公众休闲娱乐场所,不但是公众参观时的休闲需求,也是公众接受科普教育时的精神需求。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科学已成为对现代社会起重要推动作用的社会活动,科学教育的多元化使公众在休闲娱乐中体验科学成为一种必要的方式。
了解公众的参观需求,加强科技馆休闲娱乐的参与性与体验性,配置高质量的休闲娱乐配套设施,为公众提供一个更好的科技交流与休闲娱乐平台。
将传统乏味的参观过程改变为结合休闲与娱乐的游览,让公众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自觉走进科学、理解科学,做到公众理解科学与休闲娱乐的有机结合,激发公众“闲中学”的热情,充实公众休闲娱乐生活。
建设以休闲旅游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将使科技馆与社会的沟通更为切实有效,确立科技馆作为“科学普及殿堂、科普旅游景区、休闲娱乐场所”的新定位,在科技馆打造旅游新名片的同时,营造一个科学、温馨、快乐、舒适的休闲氛围,使科技馆更加贴近百姓,更加贴近生活,进而更好地提高公民素质,乃至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展陈建设基本原则按照现代科技馆建设的要求和发展趋势,不仅展示重要的科学原理、过程、现代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容,也使公众在参与互动和体验过程中,了解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而且以科技在社会生活各领域中的应用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课题,关注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科技馆展陈建设基本原则应遵循以下几点:1、以受众为导向,展示主线简洁明了建设过程中应主要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走向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领域,将具有普遍意义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和应用科学及民族元素紧密结合于展陈设计全过程。
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丰富科普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同时通过临展、讲堂、培训、实验四大版块的有机结合,有效实现教育传播功能,并从时间性、空间性、全面性的角度构成对主题展厅的重要补充。
2、展示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1)注重科学传播与“以人为本”思想紧密结合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规划设计的全过程,使科技馆能够充分发挥其展教功能,把科学的精神以寓教于乐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形式渗透传达给广大受众。
通过静态展示、动态演示、视觉、听觉、肢体参与、思想互动等方式的综合运用,增强科学传播的表现力和震撼感,让广大受众在快乐体验中了解和学习科技知识,推动科技知识的普及,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科学素养。
(2)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和交叉性相结合对社会大众的教育要考虑知识的综合性和交叉性,知识交融性强有利于观众对展厅展区的科普教育意义和科学技术、社会综合关系的理解,有利于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在大科学、信息化、高技术、全球化的时代更是如此。
(3)注重高新技术与综合艺术完美结合通过综合应用声、光、电、机械、数码、信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化环境等手段,以综合艺术的形式展示高新技术的魅力,力求实现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4)注重规划设计的实用性和时效性的结合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实用性和时效性的结合,在实用性的基础上拓展更新的需要,紧跟时代和科技的发展,有计划地更新展示内容,最好做到一个阶段内时用时新。
3、科技馆共性与地方特色的统一科技馆虽然具有较强的共性,但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在展示内容中总是要尽可能地反映地方特点和特色。
第一,围绕主题思想,结合各类主题展厅,开发安排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展项展品。
第二,在表现方式上突出地方特色。
民族类展区展品所占展厅面积、展品数量比例需达到10%以上,公共空间、指示系统及各主题和分主题一二类标题需用蒙、中、英三种语言标识。
展陈建设不仅要挖掘和反映内蒙古地域、资源、人文、历史和科技特色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还要结合内蒙古特有产业优势,提出既能够体现我区特点并与科学普及密切相关,贴近公众生活,又能够引起公众兴趣的一些我区特有的科学现象、科技事务及科技产品等,制作反映产业最新科技技术或生产流程的互动性展品。
同时,要围绕展厅及展区展品建设,强调组织公众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尤其组织青少年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发挥内蒙古科技馆作为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平台作用。
五、展示方式、内容及展品选择1、展示方式表现形式及手法技巧是展陈设计的主要建设内容,应主要参考以下四点方法:(1)以各展厅、展区主题展开的方式进行设计;(2)形成故事线(如三次产业革命的重大发明)和知识链(如七大基础学科:数学、逻辑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为主线进行设计;(3)以人类科技发展的时空顺序(如探索、发现、创新)进行设计;(4)以自然演变、社会进步、科技现状、未来发展的综合思路进行设计。
展示方式以观众实际需要和愿望的主体性为内核,以自觉性、选择性为特征的参与式展示、互动、体验为主,主要采用声、光、电、全息技术、静态陈列、虚拟现实、多媒体展示和场景化数字信息化布展。
结合展示内容,设计表演台、互动实验、科普剧场、影像放映、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育项目,使展示区、表演区和互动实验区等实现有机的融合,展厅环境设计要为营造学习情境服务,成为相关展品的延伸和补充,并与其他辅助展示手段相结合,增强展示的教育效果,实现用现代完美的空间艺术语言和最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展示主题的目的。
内蒙古科技馆新馆展陈设计应以独具匠心的展览展现城市发展中的草原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