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届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高三上期中考物理试卷(pdf版)

2018届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高三上期中考物理试卷(pdf版)

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1.关于物体受到的外力和它的运动状态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外力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B.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一定作变速运动C.合外力为零时,物体一定作匀速运动D.合外力不变时,物体一定作匀变速直线运动2.关于功,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有位移,力就一定做功B.在功的计算式cos W Fs θ=中,F 、s 和cos θ均可取正值、负值或零C.合力的总功等于每个分力所做功的绝对值相加D.功不是描述物体状态的物理量3.卫星在行星附近运动,绕行的每一周均可近似看做匀速圆周运动。

由于尘埃等物质的影响,轨道半径会逐渐减小,则卫星的()A.速度会减小B.周期会减小C.角速度会减小D.加速度会减小4.当两分子间距变化时分子势能变大了,则可以判定在此过程()A.分子间距一定变大 B.分子力一定增大C.分子力一定做了功 D.分子力一定是引力5.下列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公式122m m F Gr =中的G 是一个比例系数,它没有单位B.公式122m m F Gr=中的G 是引力恒量,这是由实验得出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C.当两物体间的距离r 趋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D.两个物体间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6.关于重力势能,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物体具有的跟它的高度有关的能叫重力势能B.重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就一定减少C.根据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可以知道该重力势能变化的多少D.重力不做功,其他力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也可以变化7.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之比为1:2,转动半径之比为1:2,在相等时间里甲转过60°,乙转过45°,则它们所受外力的合力之比为()A.1:4B.2:3C.4:9D.9:168.右图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体积V 与温度T 的关系图像,它由状态A等温变化到状态B ,再等容变化到状态C ,设A 、B 、C 状态对应的压强分别为A P 、B P 、C P ,则()A.,A B B C P P P P <<B.,A B B C P P P P >=C.,A B B CP P P P <> D.,A B B CP P P P ><9.质点沿OX 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的速度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为26v t =(m/s);它离开O 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325X t =+(m)。

则该质点在0-2s 内的平均速度为()A.12m/sB.10.5m/sC.8m/sD.无法确定10.质量为m 的汽车,以恒定功率P 在平直马路上行驶,所受阻力恒定,匀速行驶时的速度为1v ,则汽车的速度为2v 时(21v v <)的加速度为()A.2Pmv B.1P mv C.1212()P v v mv v - D.122()P mv mv -11.据《新消息》报道,在北塔公园门前,李师傅用牙齿死死咬住长绳的一端,将停放着的一辆卡车缓慢拉动。

小明同学看完表演后做了如下思考,其中正确的是()A.若将绳系在车顶斜向下拉,要拉动汽车将更容易B.李师傅选择斜向上拉可以减少车对地面的正压力,从而减少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C.车被拉动的过程中,绳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绳的拉力D.当车由静止被拉动时,绳对车的拉力等于车受到的摩擦阻力12.质量为2kg 的物体,放在动摩擦因数0.5μ=的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拉力做功W 和物体位移s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在0~1m 内和1m~3m 内水平拉力分别为大小不同的恒力。

若在运动的前3m 过程中,拉力的最大功率为max P ,运动前1m 和后2m 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t t ,则()(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A.max 1210,:1:2P W t t ==B.max 1220,:1:2P W t t ==C.max 1210,:1:1P W t t ==D.max 1220,:1:1P W t t ==.二、填空题13.用力推车,车子才能前进,停止用力,车子就要停下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这类经验事实得出结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针对亚里士多德这一错误的观点,_____________设计了斜面理想实验,根据这个实验可以推论出:力的作用效果并不是维持物体的____________。

14.粗细均匀,长为5m ,质量为60kg 的电线杆横放在水平地面上,如果要把它竖直立起,至少要做__________J 的功。

15.一辆机动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由静止启动做直线运动,图中图线A 表示该车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线B 表示车的功率和时间的关系。

设车在运动过程中阻力不变,车在6s 末前做匀加速运动,在16s 末开始匀速运动。

可知车在运动过程中阻力为__________N ,车的质量为_________kg 。

16.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缓慢经历了A→B→C→D→A 四个过程。

则气体从A→B 状态,其参量不变的是___________;A 、C 两状态气体压强的比值:A C p p =____________。

17.质量为m 的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始时刻速度为v ,经过t 时间后动能变为初始时刻的4倍,则在这一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变化量为___________,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18.如图所示是在“利用DIS 实验系统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完成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采用的传感器是___________传感器(填写传感器名)。

(2)每次都准确从同一位置静止释放摆锤,改变传感器安装的高度,以运动的最低点为零势能面,测得三个不同位置的重力势能和动能数据。

则表格空缺处应为_________。

动能(210-⨯J )重力势能(210-⨯J )机械能(210-⨯J )7.340.007.344.91 2.507.412.467.46(3)在用DIS 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不必测定的物理量是()A.摆锤的质量B.摆锤从下落到最低位置的时间C.光电门距运动的最低位置的高度D.每次摆锤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4)不以摆锤运动的最低点为零势能面来计算重力势能的数值,对验证各位置机械能不变_______影响(填“有”或“无”)。

19.如图所示,AB(光滑)与CD(粗糙)为两个对称斜面,斜面的倾角均为θ,其上部都足够长,下部分别与一个光滑的圆弧面BEC的两端相切,一个物体在离切点B的高度为H处,以初速度0v沿斜面向下运动,物体与CD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

(1)物体首次到达C点的速度大小;(2)物体沿斜面CD上升的最大高度h和时间t;(3)请描述物体从静止开始下滑的整个运动情况,并简要说明理由。

20.如图,图像所反映的物理情景是:物体以大小不变的初速度0v沿木板滑动,若木板倾角θ不同,物体-图像。

问:沿木板上滑的距离S也不同,便可得出图示的Sθ(1)物体初速度0v的大小;(2)木板是否粗糙?若粗糙,则动摩擦因数μ为多少?(3)物体运动中有否最大加速度以及它发生在什么地方?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BDBCBDCACCB二、填空题13.伽利略;运动14.1500J15.1500;562.516.体积;3∶217.32mv 2;v t 或-3v t三、综合题18.(1)光电门(2)5.00(3)AB (4)无19.(1)12mv 02+mgH =12mv C 2;v C =v 02+2gH ;(2)物体沿CD 上升的加速度a =g sin θ+μg cos θ;v c 2=2asin h ,解得h =(v 02+2gH )sin θ2(g sin θ+μg cos θ);物体从C 点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t =v Ca =v 02+2gH g sin θ+μg cos θ;(3)情况一:物体滑上CD 斜面并匀减速上升静止在CD 斜面某处。

理由是物体与CD 斜面的摩擦因数较大。

情况二:物体在轨道上做往复运动,在斜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最大高度逐渐降低;最终在BEC 圆弧内做往复周期运动。

理由是物体在CD 斜面上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减少;在BEC 圆弧内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说明:只要答案合理均可适当评分。

20.解:(1)当θ=90°时,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由v 2=2gx 得:物体初速度的大小(2)由图象可知,当θ=0°时,s 2=20m ,表示物体水平面做减速运动的位移为20m ,所以木板粗糙;当θ=0°时,根据动能定理得,解得:(3)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得到,当θ=53°时,α有极大值由动能定理得,代入数据解得:s′=12m,所以P点坐标为(53°,12m)答:(1)物体初速度v0的大小17.3m/s.(2)木板粗糙,则动摩擦因数μ为0.75?(3)物体运动中有最大加速度,它的坐标为(53°,12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