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样骨瘤ppt课件
骨样骨瘤
概 述
骨样骨瘤系成骨性结缔组织的良性骨 肿瘤,由成骨细胞及其所产生的骨样组织 构成。WHO统计占良性骨肿瘤的11.23%, 国内专家统计占原发良性骨肿瘤的1.92%。
临床特点
好发年龄为11—40岁(大多数在30岁以下
青少年)。
好发性别:男性多见,男女比例约2:1
好发部位:
6、单发性内生骨疣无周围骨质硬化,无疼
痛。多发于手足小骨。 7、动脉瘤样骨囊肿多位长骨干骺端及脊椎 骨附件(椎弓根、横突或棘突)。大小不 一,薄壳间软组织膨出,与周围骨质分界 清晰。发生在骨内为中心型,在骨外分偏 心型和骨旁型。
谢 谢!
Brodie氏脓肿(骨脓肿)
伴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得到了显著的进步。 伴随而来的骨髓炎的病态也发生了变化。非典型发病的病例占比例逐 渐增多,而呈现脓毒败血症症状的典型病例逐渐减少。Brodie氏骨脓 肿就是这种不典型的类型之一。 慢性骨脓肿(Brodie氏脓肿)(Chronic abscess ,Brodie’s abscess)是一种局限性的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在儿童及青年较为常 见。脓肿大都局限于长骨的干骺端,以胫骨上下端及股骨、肱骨、桡 骨的下端多见。脓腔逐渐为肉芽组织所代替。一般是由于致病菌的毒 力小或是机体的敏感性不高所致。其X线表现为长骨干骺端中心部位 的圆形骨质破坏区,边缘较整齐,周围有一环形骨质硬化带。破坏区 中偶尔可见有小死骨。由于脓肿一般位于骨的深部,所以附近无骨膜 反应,亦无周围软组织肿胀或窦道形成。
(2)骨松质型:瘤巢偶位于松质骨内,仅
在瘤巢周围有轻度至中度硬化边缘,瘤巢 中央可出现钙化,也可有骨膜反应。 髓腔型:骨内膜增生硬化较明显,可使髓 腔变窄。
(3)骨膜下型:少见,瘤巢周围有轻度硬
化,中央瘤巢可使骨皮质表现有轻度压迹。
CT可以清楚显示出瘤巢的大小、位置和中
心的钙化,瘤巢中心血运丰富,增强后有 明显强化。
临床症状 多数自觉症状为局部酸困、疼痛、发热、体温升高等,夜间疼 痛加重,在下肢类似坐骨神经疼。Brodie氏脓肿有时会急性发作,急性发作 的主要症状是疼痛,剧烈的疼痛,胀疼,急性发作数日后皮肤发红,这是脓 肿将穿破的证据,脓肿一旦突破骨壁,疼痛立即减轻,变为经久不愈的瘘孔, 受其它细菌的污染会由原来单一致病菌变成复合感染。临床检查,局部有压 疼和肿胀。临床检查多数病例,血沉亢进,白细胞增高。 X线检查 X线表现为长骨干骺端中心部位的圆形骨质破坏区,边缘较整齐, 周围有一环形骨质硬化带。破坏区中偶尔可见有小死骨。骨扫描在同一部位 有异常聚积像, 有重要意义。在长管状骨有多发性骨脓肿,这种患者肢体酸 困,皮肤自觉有热感,X线表现为骨皮质增厚, 硬化发白,髓腔粗细不均, 内壁不光滑,骨小梁消失。 临床诊断要点 临床诊断并不困难,要点为:①起病时无明显症状;②常 反复发作,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现象,但多无全身症状;③用抗生素 或休息后好转;④X线表现为长骨干骺端处圆形或椭圆形透亮区,周围有硬化 骨影。 本症需与骨结核、骨囊肿、骨嗜伊红细胞肉芽肿、骨样骨瘤,骨巨细胞瘤见X 线鉴别。
最常见部位为胫骨干、股骨及腓骨上端、
肱骨近端内侧皮质,也可见于脊柱的附件, 发病率依次为腰椎、颈椎、胸椎。以胫、 股骨最多见,合计约占50%,很少见于 扁平骨、髓腔内和松质骨,可发生于骨皮 质和骨松质。
临床症状及体征
病程有特征性,疼痛出现较早,病初为间歇性 疼痛,夜间疼痛或夜间疼痛加重且症状多数在服 用水杨酸类药物后迅速缓解。 后期则痛加重,呈持续性,任何药物不能使之 缓解。疼痛多局限,软组织可肿胀,但受累区很 少。有的病人也可没有疼痛症状。病灶较小时, 疼痛可伴有血管运动性反应如皮温增高和多汗。 疼痛不一定限于患区也可以放射至附近关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病理
镜下所见:由骨母细胞及其产生的骨样组
织和新生骨小梁混合而成,富于血管性支 持组织。
影像学表现
X线片及CT:典型的表现为瘤巢多为<2cm,
呈圆形或椭圆形透亮区,半数以上内部见 钙化或骨化现象,及其周围反应性骨质硬 化。
(1)骨皮质型:瘤巢表现为位于皮质内的
圆形或卵圆形小的低密度阴影,内有时可 见高密度点状钙化区。外围有致密的反应 骨,反应范围一般呈梭形,但也可呈不对 称状,严重时可将瘤巢掩盖而不显示。
近端内侧皮质。 3、临床表现:夜间疼痛或夜间疼痛加重且 症状多数在服用水杨酸类药物后迅速缓解。 4、影像表现:多为<2cm的圆型或椭圆形 瘤巢伴中心钙化及其周围反应性骨质硬化。
鉴别诊断
1、Brodie脓肿二者均表现为低密度的巢,
Brodie脓肿位于髓腔或松质骨,而骨样骨 瘤多位于皮质,前者多有感染史,局部有 红肿、热、痛等炎性表现,常反复发作。 由于骨样骨瘤血运丰富,注射造影剂后强 化明显,而Brodie脓肿为无血运的脓腔, 注射造影剂后不强化。
4、慢性硬化性骨髓炎(Garre型)疼痛性
质与骨样骨瘤不同,常为间歇性,骨干皮 质广泛增生,对称性。一般无脓肿及死骨, 无痛巢,髓腔可闭塞。 5、成骨细胞瘤二者同属良性或骨细胞性肿 瘤。成骨细胞瘤无骨样骨瘤特有夜间疼痛, 但是发展较快,破坏区较大,常> 2cm。 皮质膨胀明显,周围硬化轻微。
2、骨母细胞瘤组织学上,骨样骨瘤和骨母
细胞的细胞特征几乎一样,只是骨母细胞 瘤的骨母细胞更丰富,新生血管更多,二 者鉴别很困其鉴别主要通过临床和影像学, 骨样骨瘤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位于皮质内, 瘤巢小于2厘米,反应骨多。而骨母细胞瘤 病灶大,位于松质骨,反应骨壳较薄,以 脊柱多见,尤以椎弓根易先受累 。
MRI表现:瘤巢在T1加权像上呈低到中等
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低、中等或高信号, 内部钙化或骨化明显者则大部分为低信号。 周围反应性骨质硬化呈低信号,增强后多 数瘤巢强化明显,少数瘤巢可呈环状强化。
诊断要点
1、以11-40岁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2、好发于胫骨干、腓骨及股骨近端、肱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