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课 德、意、日法西斯专政

第5课 德、意、日法西斯专政


二、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1、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
时间: 1922年 头目: 墨索里尼 法西斯组织:法西斯党
标志: 罗马进军
注意: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注意: 1.建立背景:
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与 2.建立时间: 1922年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无关, 但与本国经济困难有关。
一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
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课堂小结
本课的知识可归纳为“一”、“二”、“三”。
“一”指的是 一次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二”指的是 两个战争策源地(欧洲、亚洲) “三”指的是 三国轴心国集团(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经济危机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阶级矛盾激化引发政治危机 政府无力解决法西斯势力趁势发展壮 大法西斯政权建立
“二•二六” 兵变
1936年


治严重地威胁世界和平,现在和平局面的来之不易,争 当维护世界和平的使者。


重点: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 形成。 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法西斯是什么 意思?
的 卫 束 士 棒 手 中
古代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最高执政官,有12卫士 相随,各手执一束棍棒,棍棒中有一把战斧象 征国家最高权力。束棒在他们的语言中读作 “法西斯”。 现代法西斯专政是指垄断资产阶级对内实行的 极端专制,对外实行侵略扩张的恐怖统治。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德、意、法西斯专政建立,欧、 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经过及他们的对内对外 政策。
过程与方法:德、意、日三个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时间、重要 人物、标志性事件有何不同?它们在建立背景和历史影响方 面具有哪些共同之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认识到法西斯势力的恐布统
《我的奋斗》——希特勒
《我的奋斗》被称为“纳 粹党人的圣经”,是希特 勒1923年入狱后所做的自 传,是一本极力宣扬狭隘 种族主义理论和建立德意 志第三帝国梦想的著述, 希特勒上台后,这本书的 发行量达到600多万册。
演讲中的希特勒
当时的德国国内政治危机 严峻 。 对外:垄断资产阶级迫切
需要打破《凡尔赛和约》 的束缚,使德国重新获得 领土和殖民地; 对内:需要加强镇压国内 日益发展的革命力量。
进入焚尸炉前死难者留下的鞋子

据苏联官方统计,二战期间,纳粹分子总共杀害 了约600万犹太人,受害人数占当时世界犹太 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1、当代有决定影响的三位科学思想巨人马克思、恩格斯、弗洛伊德都是犹太裔人。
2、犹太人追求知识,以不同寻常的方式运用知识谋生。据对美国的犹太人统计,有将近 90%的犹太男子和65%的女子受过大学教育,犹太男子中有30%以上获得专业职称和博士学位 3、犹太经济学家人才辈出,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中,有1/3属于犹太人和有犹太血 统的人。
4、法西斯政权建立影响:
形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
德国纳粹政权专制统治的表现
突出表现
(1)1933年2月国会纵火案(排挤德国共产党)
(2)反犹暴行
纳粹焚书
掀起了反犹狂潮 a. 犹太人被剥夺了德国公民身份; b.不得经商,不许担任公职,不能从 事教师职业,限制从事自由职业; c. 不拒绝向犹太人出售商品; f. 法西斯分子还对犹太人发动袭击, 捣毁他们的住宅和商店,强迫他们打 扫街道。
一、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 1、背景: 2、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标志: 3、希特勒恐怖独裁统治的表现: 4、法西斯政权建立影响:
1.背景
(1) 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导致了 (政治危机)。 (2)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 利用德国社会各阶层对政府的普遍不满,趁 势发展壮大。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德国的影响
2、日本军部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1936年2月26日 二﹒二六兵变发生
日本军部法西斯政权建立
标志世界大战亚洲策源地形成
世界经济危机打击下的日本,面临着严重的社 会经济危机。以军部为主力的法西斯分子为摆 背景: 脱危机,对进步组织残酷镇压,并积极怂恿向 外侵略扩张。 日
本 法 1936年2月,日本军部内部的少壮派军官 西 标志: 发动二•二六兵变,军部掌权。军部法西 斯 斯专政建立。 政 权 影响: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的 建 1931年9月发动侵华战争,并很快霸占 立 对中国 整个中国东北。此后,日本军国主义 的影响: 又步步蚕食中国华北。1937年7月,日 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1933年1月希特勒出任 德国总理。
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希特 勒为总理后,接见希特勒 的合影。
图为1934年兴登堡逝世。此后,希特勒 集总统、总理大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
希特勒走上纳粹德国的宝座
希特勒检阅忠于他的党徒
纳粹党旗
3、希特勒恐怖独裁统治的表现
(1)将总统、总理两个职务合并为一,集党 权、政权、军权于一身。 (2)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 步人士。 (3)解散一切工会,取缔其他政党。 (4)强化专政机器,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打 破《凡尔赛和约》扩军备战。 (5)焚毁大量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 (6)掀起迫害犹太人狂潮。
工业生产 对外贸 下降 易缩减 40% 70% 失业人 数 800万
工人罢工次数 1931-1934年 1000多次
希特勒
(1889—1945)
纳粹党臂带
阿道夫·希特勒,奥地利裔德国政 治人物,少年时立志成为画家,曾 在德国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且 英勇负伤。1921年成为(德国社会 主义工人党)纳粹党党魁,1933年 被任命为德国总理,1934年成为德 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 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
意 大 人物: 墨索里尼(法西斯党) 利 法 西 标志: 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部罗马进军。 斯 政 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权 的 建 内外政策: 对外:醉心于扩张,梦想恢复古代罗马帝国的 立
疆界、地位和威严。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 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墨索 里尼乘机组织法西斯党,独裁统治应运而生。
1929—1933年危机中的日本
工业生产下降1/3
进出口贸易下降50%
失业工人达300万人
在业工人工资下降1/3以上
1/3的农民失去土地
工人农民斗争不断
什么是军部?
军部是指当时日本庞大的军 事官僚机构,直属于天皇。 包括陆军省、海军省、陆军 最高指挥部参谋本部、海军 最高指挥部军令部等。
德意日三国法西斯势力崛起对照表
国 别 背 景
经济危机
建立标志 建立时间
希特勒 上台 1933年
内外政策
一党独裁 扩军备战
影 响
德国 意大 利 日本
政治危机 经济衰退,政治混 乱,工农运动高涨
进军罗马
1922年
独裁统治 扩张侵略
残酷镇压 扩军备战
欧、亚战 争策源地 形成 严重威胁 世界和平
社会、经济危机
军国主义化的日本少年
九•一八事变
背景: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 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
轴 心 国 集 团
构成:柏林一罗马一东京轴心
性质:侵略性的法西斯主义军事政治集团
影响: 它的形成是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
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个法西 斯国家相互勾结,结成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 这个集团称为“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又称轴心国集团。
犹太人只能乘坐特定的 强行剃掉犹太人的胡须 有轨电车
德国法西斯最大的集中营 ——“死亡工厂”奥斯维辛集中 营
集中营囚犯居住的兔笼样格子间
被纳粹分子杀害的犹太人
巨大的焚尸炉
一罐毒气可以杀死1000人
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 但只找到7650名幸存者和没有来得及运走的7.7吨头发
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知识回顾
1:上一节课讲到的经济大危机发生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
答:1929年到1933年
2:这次经济大危机有什么特点?
答:涉及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比较长; 破坏性特别大;
3:此次经济危机有什么影响?
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的工
资大幅度下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经济危机引 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