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编制依据 (1)2 工程概况 (1)2.1工程总概况 (1)2.2钢筋工程施工重点难点 (1)3 施工部署 (1)4 施工准备 (3)4.1测量准备 (3)4.2技术准备 (4)4.3场地准备 (4)4.4人员准备 (5)4.5机具准备 (5)4.6原材料准备 (6)5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6)5.1结构配筋及相关要求 (7)5.2施工方法 (9)5.2.1钢筋下料 (9)5.2.2钢筋连接 (10)6 主要部位钢筋施工工艺及细部节点构造 (13)6.1基础底板 (13)6.1.1施工工艺 (13)6.1.2施工要点 (13)6.1.3施工节点 (14)6.2墙体钢筋施工 (16)6.2.1施工工艺 (16)6.2.2施工要点 (16)6.2.3 施工节点 (19)6.3柱钢筋施工 (19)6.3.1 作业条件 (19)6.3.2施工工艺 (19)6.3.3施工要点 (20)6.3.4 其他要求 (22)6.4梁钢筋施工 (22)6.4.1作业条件 (22)6.4.2施工工艺 (22)6.4.3施工要点 (22)6.4.4其他要求 (23)6.5楼板钢筋施工 (24)6.5.1作业条件 (24)6.5.2施工工艺 (24)6.5.3施工要点 (24)6.5.4其他要求 (25)6.6 楼梯钢筋施工 (27)6.6.1作业条件 (27)6.6.2 工艺流程 (27)6.6.3施工节点 (27)6.7 汽车坡道钢筋施工 (28)6.7.1作业条件 (28)6.7.2 工艺流程 (28)6.7.3 操作要点 (28)7 质量控制措施 (28)8 成品保护 (30)9 安全文明施工 (30)9.1安全施工 (30)9.2文明施工 (31)10 环保及节能降耗措施 (32)附:底板钢筋支撑计算书1编制依据1.4《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2,4、04G101-3)1.5《混凝土结构剪力墙边缘构件和框架钢筋选用》(04SG330)1.6《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6G101-6)1.7《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06G901-1、09G901-2,3)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9《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 2010)1.10《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1.1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1.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1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1.1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1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1.18《建筑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1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1.20《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2工程概况2.1工程总概况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6.500m,室内外高差为500mm,室外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46.000m。
2.2钢筋工程施工重点难点2.2.1本工程工期紧迫,同时期内钢筋投入量相对较大,尤其基础筏板。
2.2.2主体结构外墙、剪力墙、柱子、看台等结构,多是弧型、圆型和不规则多边形。
结构竖向结构插筋难以定位。
3施工部署3.1基础底板施工顺序:Ⅰ区→Ⅱ区1段→Ⅱ区3段→Ⅳ区1段→Ⅳ区2段→V区1段→V 区2段→Ⅲ区4段→Ⅲ区5段→Ⅲ区2段→Ⅲ区1段→Ⅱ区2段3.2 夹层-6.200m至-4.900m流水施工顺序:III-1段→III-2段;夹层-2.700m至-1.300m 流水施工顺序:III-1段→III-2段→III-3段;3.3首层结构施工顺序:Ⅰ区(1段→2段→3段→4段)→Ⅱ区1段→Ⅱ区3段→Ⅳ区(2段→3段→4段→5段→1段)→V区1段→V区2段→Ⅲ区(1段→2段→3段→4段)→Ⅱ区2段4施工准备4.1测量准备根据平面控制网,在防水保护层上放出轴线、墙、柱位置线;底板上层钢筋绑扎完成后工地测量人员必须组织测放墙、柱插筋位置线(每跨至少两点用红油漆标注)。
地下防水保护层、基础底板和每层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支设竖向模板前、在板上放出该层平面控制轴及平面放线。
待竖向钢筋绑扎完成后,在每层竖向钢筋上部标出标高控制点。
施工过程中必须重点控制好看台、深基坑等高低差变化部位及弧形结构定位测量工作。
4.2技术准备4.2.1组织项目人员认真学习有关的规范、规程或规定,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到有据可依。
4.2.2施工前认真查阅结构施工图纸,并与建筑图、机电图等对比,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图纸会审的基础上争取将施工中可能碰到的难题在施工前解决。
提前分析确定施工中的难点及需要着重注意的部分,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4.2.3熟悉重要节点位置的钢筋构造:梁柱节点;异形部位(梁、柱截面变化处等)钢筋直径变化;坡道、楼梯间预留筋。
收集和准备相应的技术资料。
4.2.4实行三级交底制:技术部对项目部有关人员、分包技术人员进行方案交底;工程部对分包工长、班组长进行交底;分包工长对班组进行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4.3场地准备4.3.1现场于基坑外侧设置三个钢筋加工场地,以满足现场地下室结构工程钢筋绑扎施工要求并且方便塔吊吊运。
(具体位置详见现场平面布置图)4.3.2钢筋加工计划要细致准确,型号、规格、数量要齐全,严格按计划分批进场,以保证正常施工所需的钢筋,要尽量减少现场材料的堆放。
另外还要根据施工阶段实际情况优化钢筋加工场地的平面布置。
4.3.3做好现场临水临电配合工作。
4.3.4场地钢筋存放及运输1)钢筋堆放场地须平整夯实并做200mm厚C20混凝土硬化,并须有良好的排水措施。
2)钢筋存放时下方采用砖砌地垄墙垫起并抹灰,高度不小于200mm。
3)钢筋存放须按品种、规格分区堆放整齐。
每垛钢筋须立标签,每捆(盘)钢筋上须扎有标牌。
标签和标牌须写有钢筋的品种、等级、直径、技术证书编号及数量等。
4)半成品钢筋堆放按使用部位、使用构件名称、计划使用时间、品种、规格码放整齐,并做好标识。
5)半成品钢筋运输时要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钢筋在运输或装卸过程中变形。
4.4人员准备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现场的实际情况,现将钢筋工程施工中需求最大时的劳动力数量统计如下,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进度及要求随时进行调整。
施工队伍须按进场计划及施工需要及时进场,办理各项有关手续,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
特殊工种如直螺纹连接操作、电气焊等需经培训取证后方可上岗。
严格落实三级交底制度,并具体到各班组人员。
序号工种数量备注1 钢筋加工场工人80 钢筋加工2 钢筋连接和绑扎工150 钢筋搬运、绑扎和连接3 钢筋配筋员 6 放钢筋大样、钢筋下料4 架子工20 配合搭设钢筋绑扎的操作平台5 起重机信号工6 负责塔吊吊运钢筋施工4.5机具准备4.6原材料准备4.6.1钢筋选用国家大型钢厂的热轧、低碳钢,严格执行ISO9002质量标准和相关规范规程。
滚压直螺纹接头所用的连接套筒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
4.6.2根据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做出配筋单,提前10天提出各种规格、级别的钢筋原材计划,分批进场。
4.6.3钢筋进场后需分批进行原材机械性能复试:原材取样:钢筋进场后,同厂家、同炉号、同批量、同规格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也做一个验收批。
在每个验收批取一组试件,在任意两根钢筋上截取,2根做拉伸试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2根做弯曲试验。
取样部位为:在距钢筋端头500mm以上截取。
4.6.4钢筋原材堆放在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规划区域,分批、分炉号、分规格、分等级挂牌标识,标识牌注明: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产地、进货日期、标识人。
存放钢筋的场地要进行平整夯实,表面硬化,以利泄水。
堆放时,钢筋下面采用灰砂砖砌筑地垄墙垫起,垫起高度不少于200mm,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如有锈蚀需预先进行除锈处理。
4.6.5将进场待验收的钢筋与已验收合格的钢筋分别设标识牌,防止工人加工或施工时错用未验收的钢筋。
4.6.6为防止三级钢与二级钢混淆,在钢筋堆放时必须严格标识及分区管理,在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规划区域内分别堆放。
4.6.7钢筋半成品要分部、分层、分段和构件名称,按号码顺序堆放,同一部位或同一构件的钢筋要放在一起,并有明显标识,标识上注明构件名称、部位、钢筋型号、尺寸、直径、根数。
5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5.1结构配筋及相关要求5.1.1主要结构构件尺寸及配筋5.1.2主要结构构件混凝土标号5.1.3主要结构构件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构件部位钢筋保护层厚度基础底板、地下结构迎水面墙50mm楼板、楼梯一类环境15mm;二类环境25mm楼层梁一类环境30mm;二类b环境35mm框架柱一类环境30mm;二类b环境35mm注:1)工程中,如采用预制构件时保护层另按规定执行。
2)板中分布筋的保护层不应小于10mm;梁、柱箍筋或拉筋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
3)处于二类环境中的悬臂板表面应另加10~15mm防水水泥砂浆粉刷保护或相应措施。
4)选用构件的保护层厚度应同时满足防火要求。
5)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应力主钢筋的公称直径6)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在保护层内设置4@100钢筋网。
防水混凝土收缩开裂。
7)一类环境指室内正常环境;二类b环境指严寒和寒冷地区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和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5.1.4钢筋锚固长度及搭接长度要求5.1.4.1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5.1.4.2搭接长度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ζ注:1、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长度均不小于300mm。
2、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ζLa;纵向受拉钢筋抗震搭接长度:ζLaE。
5.2施工方法5.2.1钢筋下料1)应首先熟悉图纸,熟悉所有变更、图纸会审资料,根据钢筋的使用部位编制下料表,下料表要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考虑足够的锚固与搭接长度。
其中对于工程中比较复杂的钢筋节点部位要绘出各种不同形状和规格的单根简图,并加以编号。
2)钢筋加工前须由专业人员编制配料单,进行放样,经试验加工合格后再批量加工。
钢筋配料单钢筋加工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配筋,配筋单必须经现场责任师审核、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才允许加工。
3)一级钢钢筋为受拉时,其末端应做成180°弯钩。
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弯钩平直长度不应小于3d,当为受压时可不做弯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