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卒中后抑郁障碍的中西医诊治

卒中后抑郁障碍的中西医诊治

卒中后抑郁障碍的中西医诊治
随着医学发展的不断进步,人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目前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卒中的发病率也随之逐年增高。

卒中除造成躯体残疾,也常常并发情绪障碍。

目前,医生和病人家属只重视患者的躯体功能康复情况,对卒中后情感障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其结果影响病人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卒中后情感障碍包括卒中后抑郁、卒中后焦虑、卒中后淡漠、卒中后情感失禁、卒中后躁狂、卒中后失语患者的情感障碍,其中最常见的是卒中后抑郁,今天我们重点讲卒中后抑郁的中西医诊治。

卒中后抑郁发病率约为33%左右,卒中后3-6个月是卒中后抑郁的高发阶段,其发病因素与卒中的病灶部位、卒中的严重程度和病程、认知功能障碍、年龄、性别、性格等有关,另外患者的既往抑郁病史、经济状况、家庭关心、文化程度、小血管病变、脑萎缩程度等也可能与之相关,临床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各种表现和神经心理学检查进行确诊,并将之分为轻、中、重度三个层次。

卒中后抑郁有两个方面的危害:
1、降低患者对躯体疾病治疗的依从性,延缓肢体功能的恢复,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

2、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增加了不良预后的风险。

卒中后抑郁的西医治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药物治疗:由于患者通常合并心血管疾病,故在药物治疗方面应选择对心血管副作用小、药物相互作用少、安全性较高的抗抑郁药物,如:帕罗西汀、黛力新、西酞普兰等。

2、心理治疗:多采用积极肯定的心理疗法,帮助病人建议战胜疾病的信息。

3、音乐疗法:根据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等安排音乐疗法。

中医学认为卒中后抑郁包括了中医诊断的中风和郁症。

中风的病理机制主要是风、火、痰、瘀、虚等,治疗中需根据症候特点辨证用药。

常用的方剂有大秦艽汤、镇肝熄风汤、涤痰活血汤、补阳还五汤、明仁医院自制的通神复脑丸。

郁症主要与肝、脾、心等脏器相关,临床分为气血虚实,在实证治疗中应注意理气而不耗气,活血而不破血,清热而不败胃,祛痰而不伤正。

在虚证治疗中,应注意补益心脾而不过燥,滋养肝肾而不过腻。

肝气郁结型郁病—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加减。

气郁化火型郁病—疏肝解郁、清肝泻火—甘栀逍遥散加减。

血行郁滞型郁病—活血化瘀、理气解郁—血瘀逐病汤加减。

痰气郁结型郁病—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加减。

心脾两虚型郁病—健脾养心、补益气血—归脾汤加减。

心阴亏虚型郁病—滋阴养血、补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加减。

肝阴亏虚型郁病—滋养阴精、补益肝肾—滋水清肝饮加减。

中医药治疗卒中后抑郁除中药治疗外,还可配合针刺、按摩等治疗,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尽快改善卒中后抑郁的各种临床症状,为病人进一步康复、回归家庭、回归社会铺平道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