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生态廊道建设范例分享2

城市生态廊道建设范例分享2

城市生态廊道建设范例
由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的三里河城市生态廊道已然亮
相河北迁安。

迁安三里河环境治理工程获2009年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

本项目位于河北省迁安市东部的河东区三里河沿岸,该项目将截污治污、城市土地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景观建设带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把带状绿地作为生态基础设施来建设,发挥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

占地约135公顷,绵延全长13.4公里,宽度约100-300米,为一带状绿公园,上游由引滦河水贯穿城市之后,回归滦河。

经过两年的设计和施工,一条遭遇严重工业污染、令全市人民为之伤痛的“龙须沟”,俨然恢复了当年“苇荷相连接,鱼鳖丰厚,风光秀丽”的城市生态廊道。

迁安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南麓,滦河岸边,主城区虽西傍滦河,但由于地势整体低于滦河河床,高高的防洪大堤维系城市的安全,却被隔离在外,有水却不见水。

三里河为迁安的母亲河,承载着迁安的悠远历史与寻常百姓许多记忆。

她卵石河床,帮底坚固,因受滦河地下水补给,沿途泉水涌出,清澈见底,暑月清凉,严冬不冰。

虽久经暴雨洪水冲刷和切割,但河床依然如故,从无旱涝之灾,素有“铜帮铁底”之称,为沿岸工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水利资源。

1913年西李显庭就在三里河创建了迁安第一座半机械化造纸厂,开北方造纸之先河。

1917兴建水利碾磨坊,1920年以后沿河各村先后建水磨坊8处。

这种原始的水利碾磨在三里河上一直延用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才为电力所代替。

70年代以后,由于城关附近工业不断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增长,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道,水质遭到严重污染。

同时,随着区域水资源的减少,滦河水为严重下降,三里河干枯,河道成为排污沟,固体垃圾堰塞河道,昔日的母亲河成为城市肌体上化脓的疮疤,更是广大居民心中的剧痛。

于是,市政府决定彻底改变三里河面及两岸面貌,全面实施三里河生态走廊工程。

2007年初委托“土人”设计。

工程包括污水截流,引水和生态重建等所有内容。

工程分为三段:上游引水段、中部城市段、和下游湿地公园段。

从2007年4月开工到2010年初,经两年的持续建设,除下游湿地公园仍然在建外,其他两段均告完成。

“芦苇丛生、绿树成荫、雀鸟栖息”的优美环境已然重现这座北方钢城。

生态廊道的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高差,将被防洪堤隔离在外的滦河水从上游引入城市,源头处形成地下涌泉,进入城市并改善其生态条件后,又在下游归流入滦河;考虑到滦河水量的不确定性,三里河设计为串珠式的下洼式“绿河”,即使在没水的时候,也能保持串珠状的湿地,同时结合
1 I
河东区
*
.1(
■ 城市雨水收集和中水的生态净化和回用,使绿带具有雨洪调节功能,深浅不一、蜿蜒多变的拟自然河道设计,营造一个多样化的生物栖息地;场地中原有树木都保留,从而形成众多树岛,令栈道穿越其间;整个工程倡导野草之美和低碳景观理念,大量应用低维护的乡土植被,水草繁茂,野花烂漫。

沿绿带建立了一个步行和自行车系统,与城市慢行交通网络有机结合,向沿途社区完全开放,营造出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时代城市景象。

下游区段


改造前
总平面
建成后
生态廊道的城市绿化景观设计与应用
摘要:生态廊道的城市绿化景观设计能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向动植物提供生长与繁衍地,确保城市生物多样性。

生态廊道的城市绿化景观设计的重点应是维持生态空间和
生态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

本文将从生态廊道的角度出发,展开城市绿化景观的设计与应用的讨论。

关键词:生态廊道;城市绿化;景观设计与应用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开始追求更好的居住环境,因此,城市绿化景观设计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廊道的城市绿化景观设计应该首先要对生态廊道有准确的认识。

生态廊道不仅要注重城市绿化,更要注重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并且能够发挥防风固沙、调控洪水及过滤污染物等生态功能。

生态廊道的组成成分不局限于绿色植被,也包含水体等生态结构。

本文将展开对生态廊道城市绿化景观设计与应用的讨论。

二、生态廊道城市绿化景观设计的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生态和环境问题逐渐暴露,例如,森林和植被的大面积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沙尘暴等,对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淡水资源污染等;随着这些问题的暴露,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国家对此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以可持续性发展来指导城市建设,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考虑因素,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明天。

生态廊道城市化景观设计显然与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相一致,帮助城市发展为生态城市,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物种多样性,生态功能健全等。

总而言之,生态廊道的城市绿化景观设计不仅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而且还可给动植物提供生长与繁衍的地方,同时还可确保城市动植物的多样性,有助于城市的生态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三、生态廊道城市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衡量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不在单纯的指向经济发展水平,而是要综合考虑城市的整体发展状况包含:经济、环境、生态和生活幸福指数等。

生态廊道城市绿化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生活幸福指数。

生态廊道城市绿化景观设计首先要遵循生态优先的理念,要把城市生态功能的多样性作为设计的基本原则;同时,为了更好地体现生态廊道,在景观设计时应遵循节能环保、过滤污染和保护自然等原则,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讲究因地制宜,尽可能不破坏原有的绿色植物,保持物种多样性的同时兼顾城市物种多样性。

总之,生态廊道城市绿化景观设计要把生态二字作为设计的主要参考因素。

四、生态廊道的城市绿化景观设计与应用
(一)进行科学规划与设计
城市绿化景观设计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

生态廊道的城市绿化一方面要考虑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要强调前瞻性,不仅要美观更要具有长远的生态功能。

从这个角度思考,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把生态城市的理念灌输到城市绿化景观设计中。

生态廊道的城市绿化既要讲究生态性,也要重视美观性、前瞻性和长久性。

这需要设计者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基础依据,根据城市的发展特点进行景观设计。

例如,一座城市中具有自然湿地,湿地中有各种绿色植物、丰富的物种,水环境等,那么设计者可以因地制宜,
以湿地为基础和出发点,打造具有该城市特色的生态廊道。

(二)发挥城市原有的生态作用
(1)加强景观设计理念。

城市建设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老城区改造的问题,老城区在原本的建设过程中会具有自己的绿化景观,在进行重新规划时要尽可能发挥原有景观的生态功能。

一方面,破坏原有的景观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后期完全进行新的设计与布置新的城市景观,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成本,与此同时原有绿化景观如果完全被摒弃会造成一些垃圾堆积现象;另一方面,城市原有的绿化景观经过较长时间的生长可能具有一定的形态,具有其本身的特色和观赏价值,如果贸然更换会造成一种浪费。

原来的城市景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如果重新进行设计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原有的生态平衡水平,可以考虑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设计。

(2)城市绿化景观设计与城市建设相融合。

城市景观设计一方面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另一方面是为了建设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城市。

生态廊道的城市绿化建设应该结合城市的经济、文化、民族特色等进行开展。

假如一座城市林山而建,城市绿化设计可以结合当地地形特色进行,山间的建筑以高大树木与低矮草本植物相结合,进入城市像是走进一片森林,并且可以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更好的栖息地;这与生态廊道的城市绿化景观设计注重生态性的理念相契合。

再以杭州为例,杭州以西湖美景著称,围绕西湖的绿化就是因地制宜,并且注重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西湖周边具有观赏性较强的垂柳,具有多年历史的乔木等,西湖对面山丘树木郁郁葱葱,种类繁多,穿梭山林可以见到活泼好动的小松鼠;西湖周边不仅环境宜人,物种也丰富多样,这座城市的绿化景观设计就是将设计与城市发展特色相融合,并且做到因地制宜,形成具有城市特色的生态廊道。

(3)把握自然生态基础。

生态廊道的城市景观设计遵循生态发展的规律。

在设计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城市本身的自然特性。

城市绿化景观设计要以城市的自然生态为基础。

依然以杭州为例,前文提到的西湖及西湖周边的山丘,这些都是城市原本存在的自然景观,山上绿色植物种类繁多,西湖周边有垂柳、灌木丛等。

城市景观设计者没有对这些进行大幅度的改造,而是遵循当地的自然特色,在西湖的部分区域种植了莲藕,周边种植了绿色草皮为原来的景观锦上添花。

这种以自然生态为基础的设计理念,不仅可以保持生态廊道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平衡,也能形成具有城市特色的绿化景观。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廊道的城市绿化景观设计与应用遵循维持生态平衡的原则,在设计的过程中以城市自然生态为基础,结合城市自身的特点进行。

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建设生态功能更加健全的现代化生态城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