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旅游动机分析—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目录一. 引言 (2)1. 旅游动机概念界定 (3)2. 调查内容 (3)3. 调查方法 (4)二.调查数据整理及结果分析 (4)(一)旅游行为相关信息调查 (4)1. 受访者性别及年级构成: (4)2. 除去基本生活开支后的可自由支配的资金数额 (4)3. 旅游频次 (5)4. 旅游费用来源 (5)5. 对于被试一般倾向于选择旅游目的地范围的调查 (6)6. 不能出游的原因 (6)7. 期望出游的结伴方式分析 (7)8. 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的影响因素 (7)9. 大学生对旅游的态度 (8)10. 对旅游地的偏好选择分析 (8)(二)旅游动机专项调查结果及分析 (9)1. 求知创新动机 (11)2. 健康动机 (12)3. 购物娱乐动机 (12)4. 交往动机 (12)5. 业务动机 (12)6. 地位、声誉动机 (12)三.研究结论与不足 (12)1.研究结论 (12)2.研究不足 (13)参考文献 (13)致谢 (16)附录 (17)摘要:大学生群体是当今旅游市场中的一股生力军。
本文针对西北师范大学16~19级本科生进行调查,运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旅游频次,对旅游的态度,旅游偏好,阻碍大学生外出的因素,以及旅游动机等做一探究,整理数据后进行分析。
所得结论显示:大学生是支持旅游的,在外出旅行时倾向于结伴而行,并且更多大学生选择与朋友一起外出;大多数学生的可自由支配资金在0~1000元,尽管大学生会通过兼职或获得奖助学金等得到旅行资金,但研究表明旅行花费大多来源还是来自于父母;一般来说,大学生年均旅行2次,且更倾向于国内游;使得大学生不能进行外出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仍然是时间与金钱,没有合适的人一同前往成为阻碍出游的第三个主要原因;大学生群体最主要的旅游动机是健康动机,由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大学生们通过旅行来释放压力,寻求心理状态的相对平衡。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动机旅游行为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are a new force in the tourism market. This paper conducts asurvey on undergraduates from grade 16 to 19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By means of onlin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ourism frequency, attitude towards tourism, tourism preference, factors hindering travel and tourism mo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analyzes the data after sorting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llege students are pro-tourism and tend to travel with others when they travel, and more college students choose to go out with friends. Most students' discretionary funds range from 0 to 1000 yuan. Although college students get travel funds through part-time jobs or grants, studies show that most travel expenses come from their parents. Generally speaking, college students travel twice a year and prefer to travel in China. The main factors that hinder college students from traveling are still time and money. Not having the right people to go with them is the third main reason that hinders travel; The most important motiv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travel is health motivation. Due to the pressure from various aspects, college students release their pressure by traveling and seek a relative balance of their psychological state.Key words: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 Undergraduate ; Tourist motivation ; Tourism behavior一.引言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认识到教育重要性的人与日俱增。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扩招政策的发布,以及对高考年龄的限制放宽等政策,我国在校大学生的总人数,也在不断扩增。
网络上关于中国在校大学生人数统计的数字很多且不一,秉承着准确、科学的态度,本人结合国家统计局官网以及一些官方媒体所发布的数字,得知:截止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达30315000人。
就该人数以及相对应的出游能力来说,大学生成了旅游消费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相对应的旅游市场也会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并且随着主题“毕业旅行“的热度不断飙升、新出现的”打卡网红地“以及各网络平台对于旅游景点的推广等因素,大学生的旅游动机因子也更加丰富。
2020是我国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人民群众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其中旅游就是一大重点。
在这样一个大众旅游的时代,由于受到国度、民族、职业、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满足于自身需要的认识,和表现形式也有很大的不同,从而导致人们外出的旅游动机也更加丰富。
1.旅游动机概念界定关于旅游动机国外学者已有很多种分类。
将旅游动机分成:健康、好奇、体育、探亲访友、公务、寻求乐趣、精神寄托或宗教信仰动机以及自我尊重这八大类别的是美国的学者奥德曼;然后是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他通过实证研究,把众多由具体需要所促发的旅游动机概括为四种基本类型的旅游动机,即身体方面的动机、文化方面的动机、人际(社会交往)方面的动机、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他的这一认识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后来也被世界各地的旅游研究者们所引用;以及日本的学者田中喜一,他把旅游动机也分成四种基本类型,分别是:心理动机、精神动机、身体动机以及经济动机;还有著名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等。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从总体上对人的需要进行了一个划分,即人类只有在满足基本生存条件的情况下,并且只有在不需要考虑生理、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时,类似于旅游这样更高级的精神需要才会产生;在旅行途中,要想做到全身心地去投入、体验旅行过程,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吃饱穿暖,且不去考虑物质条件,不为生存发愁。
当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有“绝对化”的倾向,在某种情况下,人们的底层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但他们依旧去尝试高级需要,因此高级需要也应运而生,如从事登山、蹦极、攀岩等旅游项目,虽然在这种情况中安全感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但依然还是有许多人为此去冒险。
2.调查内容本次调查我以西北师范大学的16~19级四个年级的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并对学校的26个学院均有涉及。
调查内容包括出游次数、出游态度、旅游花费来源、影响出游的因素等13个问题对于旅游动机的一个专项调查,该专项调查包括33种因素,并对变量进行了部分语句的修改,以使受访者在填写问卷时能够更准确地领会其真正含义。
3.调查方法本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由于疫情影响,本人选择了线上调查,运用调查app“问卷星”对受访者发放电子问卷。
提问的方法有填空、排序、单选、多选,对旅游动机的专项调查采取了李克特五点量表进行测量,并对于该专项调查的所得数据,运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得出每一旅游动机的平均值及排名、满意度以及排名,再进行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工作于1月21日开始,在2月18日截止,共发放126份问卷,收回126份,有效问卷为126份。
二.调查数据整理及结果分析(一)旅游行为相关信息调查1.受访者性别及年级构成:在126名调查对象中,男生所占比例为20.63%,共26人;女生占的比例是79.37%,共100人。
其中大一的学生有68名,大二学生有19名,大三的有14名,大四的学生有24名。
西北师范大学大学生男女比例不均,女生偏多,所以调查结果的男女比例才会呈现一种不平衡的现象。
2.除去基本生活开支后的可自由支配的资金数额根据图表得知:大多数被调查者在除去生活开支后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在500元以下,所占比例为52.38%;还有多数被调查者拥有500~1000元的可自由支配资金,占31.75%;1000~2000元与2000元以上的被调查者分别所占比例为12.7%和3.17%。
由上图可知,大学生每个月除去基本生活开支后的可自由支配的资金1000元以上的人有但在少数,大多数学生的可自由支配资金在0~1000元,而这些资金不包括来自于父母的生活费。
多数大学生在校期间,都会产生一种离“诗与远方”很近的错觉,但事实上,很多同学还无法做到经济独立。
但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除去家中给予的生活费,他们也参加勤工俭学,运用课余时间参加兼职,并获得奖助学金,因此是有一部分小积蓄的,已具备可以出游的最基本的经济条件。
3.旅游频次在大学生出游频次的调查中,由数据可知,0~2次、3~5次、6次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81.75%、16.76%、1.59%。
大学生进行旅游活动的时间一般来说是:寒暑假及法定节假日。
因此他们还应根据假期长短等现实因素来制定合适的旅游计划,一些短的节假日无法支持大学生进行远距离的旅行。
4.旅游费用来源大学生的旅游费用主要来源是父母,占60.32%,兼职打工所得、其他与奖助学金分别为19.05%、12.7%和7.94%。
从图表可看出大多数大学生们外出旅行时的经济来源依旧是父母。
有关热度很高的“大学生该不该花父母的钱去旅游”这一论点,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于旅行来说,有人把它当做拓宽视野的平台,有人把它当做独立的标志,也有人把它当做放松游乐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