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

古诗词鉴赏共采集著名唐诗宋词元曲等七万余首,包含先秦,汉朝,魏晋,南北朝,隋朝,唐诗,宋词,辽,金,元朝,明朝等作品,一起来做一下 x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创新试题:古代诗歌鉴赏吧~
1. (20×× ·河南郑州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 题。

旅居安南
杜审言
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

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

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

故土
(1)请简要讲解诗歌的中间两联是如何环绕首联来写的。

答:
(2)简要分析诗歌的尾联与杜审言《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中的后两句中
答:
解析 (1)答复下列问题,注重把握诗句描写的景物,然后分析景物的特点和与首联的关系。

先分析颔联的详细内容,上句写安南因为是亚热带气候,所以在冬天的时候还 2)答复这个问题,可以从写作手法和抒发情感两个角度分析。

写作手法方面,《旅居安南》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即成心夸张安南与京都的间隔; 《渡湘江》使用
了反衬的手法,比方“南”“北”的反衬,人、水的反衬等。

抒发情感方面,《旅居安南》主要表达的是对故土的思念之情,《渡湘
(2)不同点:《旅居安南》尾联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渡湘江》的两句主要运用了反衬的手法。

相同点:都表达了诗人遭遇贬谪的悲凉情怀以及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2. (20××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次质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2)题。

州宅堂前荷花
范成大①
凌波②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

故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注】①范成大(1126—1193),苏州人,晚年退居家乡石湖。

此诗为范成大外任地方官时所作。

②凌波:水面之上。

(1)本诗颔联描写精妙,
答:
(2)同是写荷花,本诗与周敦颐的《爱莲说》相比,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后两联作简要分析。

答:
解析 (1)此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答该题,可以从:①描写手法(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白描、工笔、点面结合、衬托、渲染、触觉和视觉等);②抒情手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③构造方式(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伏笔照应、
铺垫);④修辞手法(夸张、比喻、比较 2)此题考查古代诗歌比照鉴
赏的能力以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
该题,要联系周敦颐的《爱莲说》的相关内容,相同点都是表达对
荷花的爱慕之情,本诗中“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展
现了荷花的高尚品格,与《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一致。


同点,还应该看到本诗的尾联“想得
(2)相同点:两首诗都抒发了对荷花的爱慕与赞叹之情;并且借
花喻人,表达出坚守理想和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

不同点:本诗尾联,诗人由州宅堂前的荷花,想到自己家乡石
湖的荷花以
3. (20×× · 山东省淄博市一模)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 题。

春日游北园寄韩侍郎
周朴
灼灼春园晚色分,露珠千点映寒云。

多情舞蝶穿花去,解语流莺隔水闻。

冷酒杯中宜泛滟,暖风林下自氛氲。

仙桃不肯全开拆,应借余芳待使君。

(1)请对颔联“多情舞蝶穿花去,解语流莺隔水闻
答: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 (1)赏析诗句的作用,可以从内容和构造两个方面考虑。

内容上可以从表达的情感、诗人的主旨、塑造的形象、衬托的气
氛、营造的意境等方面来答题。

构造上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①是
否照应标题;②是否承上起下;③是否存在转折;④是否存在蓄势、伏笔,是否前呼后应;⑤是否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⑥是否为下文抒
情(提醒主旨)作铺垫;⑦是否以 2)本首诗的情感是思念亲友的情
感。

解答此题先简单地翻译一下:诗人春日游园,面对冷艳的春
色,见蝶舞,听莺鸣,暖风氤氲,表达出爱慕之情;桃花不肯全开,
像是在等待着韩侍郎。

然后再总结情感:表现了诗人对春天景物的
爱慕和对友人韩侍郎的思念。

(2)表现了诗人对春天景物的爱慕和对友人韩侍郎的思念。

诗人春日游园,面对冷艳的春色,见蝶舞,听莺鸣,暖风氤氲,表达出
爱慕之情;桃花不肯全开,像是在等待着韩侍郎,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4. (20×× ·东北师大附中等三校联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
成(1)~(2)题。

点绛唇·丙寅①秋社前一日溪光亭大雨作
张元幹②
山暗秋云,暝鸦接翅啼榕树③。

故人何处。

一夜溪亭雨。

梦入
新凉,只道消残暑。

还知否。

燕将雏去。

又是流年度。

【注】①丙寅,宋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当时秦桧执政,张元②张元,南宋主战派,曾经入仕途,后因词得罪秦桧被削除名籍,长期闲居。

③“暝鸦接翅啼榕树”,指黄昏乌鸦啼声不断,一个接
一个回到榕树宿巢。

(1)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故人何处。

一夜溪亭雨”的妙处。

答: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概括分析。

答:
解析 (1)题干问的是“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故人何处。

一夜溪亭雨’的妙处”,本 2)题干问的是“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概括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必考的题目之一。

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
(2)①对时局黑暗的感慨。

前两句写秋云暗山,暮鸦归巢悲啼,是社会时局的象征;②“故
5. (20×× ·江西南昌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 题。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注】
孟浩然
出谷未亭午,至家已夕曛。

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伫立待夫君。

【注】“精思观”,湖北襄阳附近名胜。

“王白云”为孟浩然同乡好友王迥,号白云先生。

两人结伴出游,中途走散。

(1)诗的颈联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答:
(2)结合前两联,从描写方法这一角度,简要分析孟浩然诗风的特点。

答:
解析 (1)此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感情。

要抓住诗句的主要意思和意象分析,有樵夫、草虫,环境是寒冷的夜里,樵夫和草虫都消失在夜色里。

从中透露出诗人情感上的失落之情。

(2)此题考查诗歌的风格。

从描写的角度分析,前两联描写了诗人不到中午时去干活,到晚上才回来;回望下山的小道,只见成群的牛羊。

诗人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了一幅简洁清淡的图画。

(2)这两联都用白描的手法,首联交待诗人出谷和回家的时间,次联写回望下山的小道只见成群的牛羊。

显现其诗风“清淡”的特点。

6. (xx ·河南六市二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2) 题。

【黄钟】人月圆
倪瓒
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注】。

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

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

当时明月,依【注】越王台:在今浙江绍兴县西南,为当年越王勾践点兵复仇处。

(1)简析“明月”这一意象在全曲中的作用。

答:
(2)这首曲在写景上很有特色,请简
答:
(2)①一句一景。

“鹧鸪啼”“东风草绿”“残照花开”
【诗歌鉴赏】这是一首吊古抒情之作,写作者重登越王台所引起的思念故国、追忆往事的惆怅心情。

开头两句记登临吊古事和因之而引起的“伤心”感情。

“鹧鸪”三句是描写句,寓情于景。

作者登上越王台,听见鹧鸪的悲啼声;放眼望去,只见残阳下的衰草、暮色中的山花,全笼罩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