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6.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6.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1)巩固分层设色地)为以后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3.气候
(1)温度带
北方地区处于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地区
(2)干湿区
主要是半湿润,东北部有一部分为湿润区
(3)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4)气候的差异
三地气候的相同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差异与原因
课题:第1节自然环境和特征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时间
3.2-3.6
授课班级
八年级




知识
与技能
1.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
3.了解北方地区发展旱作农业的有利、不利条件和主要农作物。
过程
与方法
通过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通过了解北方地区的降水、气温状况,为以后北方个地区的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实际情况,了解北方气候的共同特点和差异情况,同时掌握区域分析的方法
北方是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教师展示北方地区的农业景观图,学生说出主要的耕地类型是旱地
由自然特征转入对农业的学习
三、旱作农业
1.有利条件
平原广阔,土壤肥沃,雨热同期
学生根据学习的自然特征来说出有利条件
1.学生分小组读图并说出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2.教师反馈并明确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通过学生的生活引入大洲位置的学习
2.地形特点
(1)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
平原和高原
(2)主要的地形区区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3)黄土地和黑土地
(1)学生读图后回答,教师更正
(2)学生读图找出
(3)教师播放图片,学生直观了解各地形区的土壤颜色
2.春旱成因及应对措施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堂导入
复习:1.中国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
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和
名称?
学生根据上节课知识进行回答
复习中国存在差异并导入新课
二、自然特征
1.地理位置: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理解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2.通过了解北方春旱的成因及应对措施,培养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电教手段
交互平板
重点
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位置、地形、气候)
2.北方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农作物
难点
1.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差异
学生小组讨论后说出自己的措施,教师纠正
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和地理信息的获取能力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
四、课后总结
1.如何描述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3.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学生说出自己本节课学会的内容,应该多为知识点,教师加以点播
学会相应的方法,并树立地理思想
板书设计
理解因地制宜的地理思想
2.主要能作物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
糖料作物:甜菜
油料作物:大豆
其他经济作物:棉花
学生读书完成教师的表格
了解北方主要的农作物
3.春旱
(1)原因
北方地区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春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2)措施
短期:南水北调
长远:发展节水农业
学生阅读济南气温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出水源不足;根据补充的农作物生长需水情况,总结出春旱原因
石家庄气温高于齐齐哈尔,降水多于齐齐哈尔
石家庄纬度低,离海较近
石家庄和延安的差异与原因
石家庄气温高于齐齐哈尔,降水也较多
石家庄海拔低,离海较近
(1)教师展示中国温度带分布图,学生读图说出
(2)教师展示中国干湿区分布图,学生读图说出
(3)教师展示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学生说出
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读气温与降水量图和北方地区地形图,最后回答问题,教师纠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