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医务科2013年工作总结
2013年,医务科在医院的正确领导下,以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医院年初重点工作安排,严抓医疗规范化建设,创新思维、转变观念,使科室的各项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
现将2012年医务科工作总结如下:
一、医疗质量管理
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是促进医院发展的动力,严格医疗质量管理,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是医务科的重要任务。
2012年,医务科以《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二级中医医院评价指标》为标准,严格贯彻落实医院各项核心制度,狠抓医疗文书书写质量与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工作,不断促进医院规范化建设上层次。
1、本年各项工作指标完成情况(2012年12月-2013年11月)
(1)开放床位数140张
(2)门诊总人次:111209人次
(3)采用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累计为(11194)23040人次,占医院门诊总人次的比例(≥10%):(111209)20.7%
(4)出院人数:5387人(入院5427人)
(5)平均住院日(≤18天):9.24天
(6)病床使用率(≥80%):97.93%
(7)病床周转次数(≥15次/年):36.06次/年
(8)治愈好转率(≥80%):96.96%
(9)病历合格率(≥90%):98.5%
(10)处方合格率(≥95%):99%
(11)辨证论治优良率(≥90%):93%
(12)中医治疗率(≥60%):69.24%
(13)中西医结合治疗率(≥80%):89%
(14)中成药辩证使用率(≥90%):100%
(15)门诊中药饮片处方(15712)占门诊处方总数(57173)的比例(≥30%)≥27.5%。
(16)门诊处方中,中药处方比例(≥60%):65.4%(门诊处方57173张,中草药共15712张,中成药21676张)。
(17)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0%)100%
(18)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100%
(19)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99.8%
(20)急重症中医参与治疗率(≥50%):61%,中医治疗率(≥20%):39.35%
(21)急危重症中西医结合治疗率(≥30%):61%
(22)急救物品完好率(100%):100%
(23)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100%
(24)全年输血89例,成分输血88例,开展成分输血率(≥85%):98.88%,输血适应症合格率(≥90%):100%
(25)X光机检查阳性率(≥60%):78%
(26)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100 %
(27)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8分钟
(28)门急诊血、尿、便常规检验、心电图、超声、影像常规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24分钟
(29)生化、凝血、免疫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6小时):≤4小时
(30)全年医药比例(药品占业务收入比例≤60%):43:57
(31)全年产妇1377人,其中剖宫产51人,正常产1328人。
(32)全年共做手术751台(外科637台,妇产科114台)
2、严抓管理,促进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今年,医务科加大了核心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力度,特别是在全院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医疗文书规范化书写工作以来,医务科进一步深入到科室,参与科室交班、三级查房、分组查房,对科室的实际情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使我们在加强制度落实的基础上增加了人性化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了全院或科室内会诊,并积极组织会诊人员,及时安排会诊时间,确保了会诊质量,有效提高了科室救治危重患者的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3、规范医疗文书书写,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医务科严格按照《中医病历书写规范(2010版)》,定期或不定期到科室抽查病历书写质量,每月不定期到病案室抽查终末病历,在环节病历方面重点督查病历书写及时性、三级查房的书写质量、治疗计划的合理性、病情告知的有效性等方面,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反馈、
及时更正;终末病例的抽查中,医务科重点强调病历书写的高质量和完整性,包括大中型手术的术前讨论、危重症患者讨论的书写质量,依法执业,医嘱执行记录等。
通过严抓病历质量,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并结合医院《绩效量化考核》工作,将每月考核情况汇总并在全院通报。
4、立足自身,加强本科室建设
只有不断提高科室的自身素质,才能确保科室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根据去年工作开展中所发现的问题和日常工作中发现的不足,医务科不断自我完善、更新,重点包括: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工作的时效性,对于科室反应的各种问题及时处理,统筹安排组织院内会诊,联系院外会诊,规范会诊程序等工作。
二、医疗安全管理
切实把“以病人为中心”作为保障医疗安全相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制度。
并贯穿于医疗工作当中,从源头和细节上消除安全隐患,深入科室了解患者情况、医疗信息,安排、组织和参加会诊,定期或不定期督查医疗文书书写质量,杜绝因病历书写失误而产生的隐患。
同时,对出现的医疗争议及时总结,加强对病情告知的督察力度,严格要求临床人员在出入院、各种检查和手术时做到详细告知,并将告知内容认真完整的填写在相应的知情告知书中,对填写不完整和空白告知书的医务人员在每月考核中进行通报。
三、积极配合医院完成区中医药管理局对我院进行检查评估
根据中医医院检查评估细则要求,严格管理,充分准备,认真落实。
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医院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并对检查评估细则进行培训,要求各相关科室严格按照检查评估细则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并组织检查各相关科室政策落实情况,查找问题,及时整改,以查促建。
经医院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工作任务。
三、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稳步提升
1、针康科严格按照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要求,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发挥特色优势,并积极开展“治未病”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和社会效益。
全年共收治住院病人(321)416人,比上年同期增长29.6%;全年门诊诊治病人(3181)3513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44%。
2、肝病专科严格按照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要求,总结经验,优化治疗方案,积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全年共收治住院病人(86)92人,比上年同期增长6.98%;全年门诊诊治病人(2557+798=3355)1448+4821=6269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6.8%。
3、骨伤科作为自治区中医药专科建设项目扶持科室,在现有条件下,积极发扬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制定了常见病及重点病种诊疗规范,并积极采取非药物及手术治疗手段,采用传统整骨疗法,为患者解除病痛,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全年共收治住院病人()人,比上年同期增长%;全年门诊诊治病人(5507)5626人次,
比上年同期增长2.16%。
4、皮肤科、肛肠科作为本院中医特色专科,在有限条件下,制定开展常见病及重点病种诊疗规范,积极应用中医药特色优势为患者解除病痛。
全年共收治住院病人人,比上年同期增长%;全年门诊诊治病人(2933、2877)2551、2637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3%、-8.3%。
四、继续医学教育管理
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医务科协助院领导制定了适合医院发展的短期和中长期人才培训计划,为医院储备人才。
1、今年我院共派出5名专业技术骨干到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兰州医学院附院、西吉县医院进修口腔科、超声、妇产科专业。
派出各类短期学习班、研讨会共23人次,对进修结束回院的进修人员将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很快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对提高我院的医疗技术水平起到较大作用。
2、充分利用宁夏医科大学成人教学班在西吉开设教学点这一良好机会,组织全院医护专业人员参加相关专业知识讲座学习。
3、医务科在周一、周五业务学习之外,共组织包括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及业务培训和讲座共10次,培训人员达200余人次;组织全院医师进行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三基”训练知识考核3次,(包括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考核)考核共100余人次,合格率100%;组织全院医技人员进行了《抗菌
药物的合理使用》的网络远程培训及知识考核,共计108余人次。
五、配合医院全面开展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救治和防控工作
今年,我院完成了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并向各科室下发了《手足口病诊疗方案》(2011版)。
并组织临床医护人员进行专题培训考核,共组织相关全员培训2次,加深了医院工作人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有效确保了我县疫情防控工作。
六、完善和加强了网络信息统计工作
一、加强了网络直报和信息统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完善了医院医疗及医技人员基本信息统计工作。
三、完善了医务科各项资料的存档工作。
七、完成各项指令性工作
一是配合医院完成产科质量检查自查评估工作和爱婴医院自查评估工作。
二是配合卫生局及医院圆满完成中医药适宜技术基层培训工作和审核工作。
三是完成了健康、就业、入学体检工作,全年共体检339人次。
医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