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生死攸关的烛光》教案设计篇一1、自读课文,了解伯诺德夫人和她的儿女的机智,感受他们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爱国情怀。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了解伯诺德夫人和她的儿女的机智,感受他们临危不惧、机智勇敢的爱国情怀。
教学准备:1、引导学生在网上或图书馆查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资料。
2、引导学生多渠道搜集表现人物机智勇敢的故事。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1、导入:同学们,今年是全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67 周年,在70 多年前,爆发了一次全球性的战争,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你眼中的世界第二次大战是什么样的?(生汇报交流)2、师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情况。
1939 年,德国,意大利,日本组成了法西斯轴心国,把侵略的爪牙伸向全世界,全球20 多亿人卷入战争长河,9000 万人伤亡,3000 万人流离失所,男女老少为了把侵略者赶出自己家园,都加入了为正义而斗争的行列,在法国,人民就忘记不了这样一件事情,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板书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齐读课题。
3、绕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预设:①主要内容?②为什么说烛光是生死攸关的?③一家三口面对危险是怎么做的?4、出示自探提示;①请同学们轻声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伯诺德盟军小金属管蜡烛暴露杰克杰奎琳熄灭②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故事的内容。
③再次默读课文3—7 段,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说烛光是生死攸关的?(用横线勾画相关的句子)伯诺德夫人一家面对生死攸关的烛光是怎样做的?(用曲线勾画相关的句子)二、解疑合探指生读词语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A、交流问题1、出示句子:“伯诺德夫人知道,,, 将告结束”请同学们默读这句话,边读边思考:这小小的烛光,关系着____________ ,关系着____ ,关系着 ______________ 。
2、出示句子:“此时此刻,,, 蜡烛上。
” 体会此时一家人的心情。
3、出示:“她连忙,, 。
吹熄”从这个句子体会伯诺德夫人的机智,勇敢,镇定。
B、交流:先看伯诺德夫人是怎么做的?请学生读句子“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
”“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 请大家认真读读句子,看看从句子中你体会到伯诺德夫人表现怎么样?抓住“急忙”“轻轻”和说的话,体会镇静和急中生智。
指生朗读,注意读出感情4、出示句子:“这时候,, 生了火。
” 从句子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从“从容”一词可以体会到杰克很镇定)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赞扬杰克?假如你是杰克,你认为杰克的那句话该怎么说?5、蜡烛越来越短,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蜡烛微弱的烛光仿佛是一颗定时炸弹,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杰奎林挺身而出。
她娇声对德国人说:,, 出示句子:“杰奎琳娇声的说,, 。
熄灭了”你认为她这个做法妙吗?妙在哪?重点体会“娇声”一词。
杰奎琳利用娇声打动德国军官,唤起他对女儿的思念。
指名读杰奎琳的话。
端起烛台的她会想什么呢?师小结:这真是一个一波三折的故事,在危急关头,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三、质疑再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看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预设:司令官为什么对杰奎琳那么和气呢?他们的父亲在干什么呢?四、运用拓展1、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内容出一两道测试题考考大家,可以从积累词句,挖掘课文,延伸想像等方面来出题。
2、读了这个故事,假如此时此刻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站在你面前,你最想对其中哪一位说些什么?篇二1. 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2. 在故事情节中理解词句的含义,在具体细节中体会人物的品质。
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阅读的能力。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在故事情节中理解词句的含义,在具体细节中体会人物的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课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和勇气。
教学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 周年,70 多年前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请看屏幕。
(播放二战战事录像)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发生在二战期间的感人故事--------- 《生死攸关的烛光》。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有谁知道生死攸关是什么意思吗?二、整体感知1. 题目说烛光跟生死有关,你信吗?一支小小蜡烛发出来的光竟然能有这么大的威力,还能操纵着人的生死,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想知道这是为什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请同学们翻开课文56 页,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 那关乎生死的是不是这根蜡烛呢?3. 伯瑙德夫人一家是干什么的,怎么会跟情报有关呢?原来,伯瑙德夫人明里是旅馆的老板,暗里却是秘密情报站的工作者。
4. 她把情报藏在哪里呢?伯瑙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插在一个烛台上,摆在显眼的桌子上,骗过了敌人。
妙在情报藏得隐蔽,令敌人意想不到。
教师点拨:这个绝妙的主意凝聚了伯瑙德夫人的智慧。
三、分析感悟尽管伯瑙德夫人想出了如此绝妙的方法,但危险还是降临了。
当危险一次又一次逼近时,伯瑙德夫人一家人与德军展开了紧张而巧妙的周旋。
默读课文4---7 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伯瑙德夫人一家动作、语言的句子,并体会当时的那种紧张气氛。
(出示课件)当德军把蜡烛点燃,第一次危机来临,当时情况怎样?(出示课件)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这一段,孩子们的表情怎样?为什么?1. 危机是什么意思?这儿有什么危险?2. 除了会危及到一家三口的性命外,想象一下还会危及到什么?3. (出示课件)省略号省略了什么?4. 伯瑙德夫人面对危机是怎么做的?(出示感悟)班齐读这段话,去掉“急忙、轻轻”再读,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去掉这两个词可不可以。
请学生读,注意读出伯瑙德夫人内心焦急但外表平静的语气。
5. 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对不对?似乎说明了什么?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重新点燃,第二次危机来临。
(出示课件)此时房间里的气氛怎样?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
1. 读这一段,感悟房子里的恐怖气氛。
2. 这关系到生死存亡的烛光,课文里是如何描述的?3. 听老师配乐读这段,再感悟。
4. 学着配乐读,说说你的感受。
5. 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十二岁的雅克是怎么做的?6. 厄运是什么意思?现在他们一家人有什么困苦的遭遇?7. 他现在还害怕吗?又是怎么做的?(出示从容地)8. 最后时刻的到来是什么意思?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此时,蜡烛越烧越短,危险越来越近,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
十岁的杰奎琳挺身而出,她明白,不能这样坐以待毙,得想个法子。
1. 她想了个什么办法?2. (出示课件)全班齐读3. 为什么要娇声娇气4. 谁来用娇声娇气的语气来读一读?5. 如果你是那个德军,听了这么可爱的女孩的话,你给她吗?6. 最后,杰奎琳成功的端走了蜡烛。
她表现怎样?请你夸夸她。
全班齐读最后一句话1. 如果杰奎琳没有想出办法,再耽误一会儿,会出现什么情况?2. 杰奎琳走快了会引起怀疑,走慢了蜡烛会熄灭,这的确是什么样的烛光啊?四、文章有着如此曲折的变化,你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呢?五、拓展1. 是谁保住了秘密,是谁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2. 你喜欢他们中的哪个人,为什么?3. 分组讨论,再汇报。
六、总结雅克和杰奎琳的年纪比大家大不了多少,却在这死亡线 上挣扎。
他们本该和大家一样,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是什么让他们历经生死的考验?(战争)让我们大声呼喊: 世界和平,远离战争七、课外作业1. 想象一下,敌人走后, 母子三人会说些什么?写下来2. 《小英雄雨来》 、《王二小的故事》 、《小兵张嘎》 、 毛信》这几本书。
希望同学们课外去阅读。
1、通过对人物言行、心理的分析,感受课文中人物在危 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在危 急时刻要沉着、机智、勇敢。
2、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 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o 《鸡整体回顾,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感受人物特点——交流感受,感情升华。
一、整体回顾,把握课文内容1、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诺曼底”号船遇难的危急时刻,领略到船长在危机时刻表现出的那种镇定自如和先人后己的高尚品质。
这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一起去看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2、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开始。
读好了吗。
我们来检查一下读书情况,请这小组开火车读。
3、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来概括,很简洁。
是的,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
4、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
你第一个举手,请你说。
哦,三次:第一次是当德军把蜡烛点燃;(点)第二次呢。
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重新点燃;(点)第三次是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夺)。
(评价:你是个爱思考问题的孩子,收获很大!)过度:当危险步步逼近的时候,伯瑙德一家三口是怎样和敌人周旋的。
想出了什么办法。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3-7 自然段,去寻找答案。
师:找到了吗,请一位同学说,(录音)他们一共想了三个办法,第三自然段告诉我们,伯瑙德夫人是轻轻地把蜡烛吹灭(师板书:吹)从第五自然段中我发现雅克是想办法把烛台端走(师板书:端)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杰奎琳借睡觉把蜡烛端走。
(师板书:端)小结:同学们真能干,我们通过读课文,抓住了那几次生死攸关的时刻,知道德军一次又一次点燃了蜡烛,危机一次又一次降临,如果我们可以用一些词语来形容,那就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二、感受伯瑙德夫人的机智、勇敢师:情况是危急的,但当危险步步逼近的时候,伯瑙德一家三口又是怎样和敌人斗智斗勇的。
请带着审视的目光,研究的态度,再到3-7 自然段中去尽情发现吧。
(首先,请大家看学习提示)师:我发现孩子们很会读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愿意把你们的感受在小组内和同伴分享吗。
师:那好,现在就分小组合作学习。
每个孩子在组内先读读自己找的句子,说说理由,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为你的补充做好准备。
(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师:同学们讨论得很激烈,准备好了吗。
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在危急时刻,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伯瑙得夫人是怎么做的。
谁来读读描写她的句子。
请小红读。
(出示课件、录音)生读: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