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2.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是研究产业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3.产业分类:产业分类是吧具有不同特点的产业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各种不同类型的产业,以便进行产业研究和产业管理4.单个产业状况:单个产业状况是指从经济上看的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单个产业总体而言的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5.企业:企业是指通过投资监理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组织6.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是企业各方面制度安排的总称7.个人业主制:个人业主制是由个人投资建立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制度合伙制:合伙制是由多个合伙人投资建立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制度公司制:公司制是通过发行股票由众多投资者入股建立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制度8.委托代理风险:是指代理人可能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使代理成本大于代理收益、企业经营亏损和破产的危险性9.规模经济:是指经济体随着规模的扩大而经营成本下降且收益递增的现象外部规模经济:经济体随着外部经济规模的扩大而收益递增内部规模经济:经济体随着内部经济规模的扩大而收益递增范围经济:是指经济体随着经营范围的扩大而经营成本下降且收益递增的现象10.产业素质:是指单个产业的性质和质量,是决定单个产业状况和发展的基本因素11.产业竞争力:产业在生产经营的资源、资本、技术、设备等方面拥有的优势或能力12.产业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最初投入市场到最终退出市场的全过程13.产业链:是指产业按特定顺序依次进行的生产经营环节而构成的具有连续性、关联性的链条或系统产业价值链:是从价值上看的产业链,反映的是产业各生产经营环节的价值增值即附加值的情况及其变动14.微笑曲线:产业价值链特别是制造业价值链中各环节的附加值一定的变动趋势对企业和产业的价值:(1)企业之产品与服务要有持续性的附加价值(盈余),才能够生存下去。
(2)高附加价值的产品方向与服务,才能有高获利的潜力,方能确保企业的永续经营。
(3)经验曲线是一种静态表示,透过微笑曲线,可以表现动态的一面,并能突破经验瓶颈,迅速化内隐知识为外显知识。
(4)如何将研发、生产、营销结合,一直是企业谈论的主题。
透过微笑曲线的认知,可以很快达到需求的知识。
对于企业来说,应该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尽量让在全球产业链分工的“微笑曲线”中占据有利位置。
操作方式如下:A、产品升级或产品下移,产品升级指的是产品从原来低档往中档、中档往高档走的办法,而产品下移,追求的不是提高附加价值,而是创造不同的市场,让营销固定成本往下降,创造规模经济的概念B、垂直整合,包括向上游的整和和向下游的整和;C、缩短销售渠道,建立直接供销关系,渠道缩得越短,附加价值就越高;D、水平延伸,一种是产品的水平延伸,一种是产品线的水平延伸;E、多元事业,一种是相关产业的多元化,一种是非相关产业的多元化,对于后者,风险较高,在实施时要具备充足的资金和现金流量,要做好亏几年的心理准备;F、生产技术升级,通过研发和自主创新,增加企业生产技术的科技含量。
15.产业组织:是指同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16.市场结构:指产业内企业间市场关系的表现形式及其特征,主要包括卖方之间、买方之间、买卖双方之间,市场内已有的买卖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市场的买卖方之间在数量、规模、份额、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关系与特征以及由此决定的竞争的形式。
17.产业差别化:企业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或销售产品过程中的条件与同行业的其它产业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从而具有可区别和不完全的替代性18.市场进入壁垒:准备进入或正在进入的新企业在产业内已有企业竞争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或不利因素市场退出壁垒:企业在退出时面临的障碍19.产业行为:产业内企业的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根据市场供求条件并充分考虑与其他企业关系的基础上,为获取更大利润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所采取的战略决策行为20.进入阻止定价行为:是指寡头垄断产业内企业采取适度降低产品价格,以阻止新企业的进入而又可使其获得垄断利润的定价行为21.价格协调行为:是指企业之间在价格决定和调整过程中相互协调而采取的共同定价行为22.非价格行为:是通过研究和开发及产品促销获得较高利润23.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使某一产业的价格、产量、成本等方面所达到的显示状态24.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产业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25.产业结构优化:是指各产业协调发展、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26.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趋向协调平衡的过程27.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或产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过程战略关联分类法28.主导产业:是指发展速度快,在产业结构系统中起引导带动作用、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大的产业29.先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向某一战略目标方向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30.先行产业:根据产业结构发展的内在规律或自然规律,必须先行发展以免阻碍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包括瓶颈产业和基础产业31.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并起着支撑作用的产业或产业群32.重点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需要重点发展的产业33.高新技术产业:是从事高新技术研究与生产的部门34.战略产业:是指能够在未来成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新兴产业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35.衰退产业:是指产业结构中陷入停滞甚至萎缩的产业36.夕阳产业:衰退产业继续衰退下去,得不到政府的有关扶持,也没有某些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来改革原有的技术条件而即将退出市场的产业或产业群37.淘汰产业:产业发展到一定时期,由于技术老化、需求萎缩、成本上升,长期亏损而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而退出市场的企业38.新兴产业: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已经度过幼年生命危险期的新的细分产业39.弱小产业:是指具有生命力的幼小产业和发展滞后的瓶颈产业幼小产业:从长期看具有收入弹性大、技术进步快、劳动生产率提高快、发展潜力大的特点,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主导或支柱产业但在目前却比较弱小,发展不成熟,没有比较优势,需要政府扶植和帮助的产业瓶颈产业:是指那些因发展不足而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短缺制约的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40.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在其生产过程中对劳动力需求的依赖程度较大的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41.产业关联:是指产业之间在经济技术上的数量比例关系42.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43.产业集聚:是产业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的行为和过程44.产业集群:是产业及相关机构在空间上集中分布而形成的具有关联性、互补性和竞争优势的产业群体,是产业集聚的产物和集中体现45.产业发展:是指产业的产生、成长和演进46.产业选择:是人们识别和确定优先和重点扶植或调整限制发展的产业的经济活动47.产业调整:是指对产业实行鼓励、引导、保护、支持、扶植(扩张措施)和收缩、转移、改造、限制、淘汰(收缩措施)的经济活动48.产业转移:是指把本国或本地区已经没有优势的产业向外国或别的地区转出、把本国或本地区拥有优势的产业转入的经济活动49.产业空洞化:指某些国家或地区由于产业转移时的制造业大量减少的情况50.产业发展战略:是指根据制约产业发展的各种主观因素和条件的估量,从全局出发制定的一个较长时间内产业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51.产业革命:是指产业及其各方面的根本性变革52.工业化:指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上升的过程53.产业规制:是指政府通过制定和执行一定的法规和政策对产业经济主体及其行为所做的规范和限制54.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对产业活动进行干预而制定的各种政策的总和55.产业结构政策:是政府依据本国的产业结构演化趋势,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制定的产业政策56.产业组织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而制定的干预产业的结构和产业行为的政策57.垄断:指企业为排斥、限制竞争所采取的各种市场行为的总称排斥:在一定交易领域内,垄断者通过定价行为阻止或驱逐其他企业的行为限制竞争:垄断者通过价格协调或企业兼并,收买竞争对手,操纵市场的行为58.直接规制政策:在反垄断法适用除外的一些特殊产业,为防止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确保消费者的公共利益,政府对这类产业的进入、退出、投资以及产品和服务的价格等直接加以控制的政策59.产业布局政策:是政府为实现产业空间布局分布和组合合理化而制定的政策60.洛伦兹曲线:是一种相对集中度的指标,它表明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小企业到大企业的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61.基尼系数:是一种相对集中度的指标,它建立在洛伦兹曲线的基础上,等于均等分布线(对角线)与洛伦兹曲线之间的面积(图6―1阴影部分的面积)与以均等分布线为斜边、以横轴为直角边构成的三角形面积之比。
62.促销差异化:就是企业通过利用独特的促销手段,包括广告、销售促进、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等,建立顾客对产品差异化的认知。
63.企业兼并是指两个以上的企业在自愿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订立契约而结合成一个企业的组织调整行为。
由于组织调整行为是对市场关系影响最大的市场行为,因此产业组织理论对企业兼并行为的研究非常重视。
64.创新:是指引入一种新生产函数以提高社会潜在的产出能力,包括创造出新商品和服务;在既定的劳动力和资金的情况提高原有的商品和服务的产出数量;还包括一种扩散效应的功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65.配弟―克拉克定律。
英国经济学家配第和克拉克通过研究,先后发现: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人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
人们称这种由人均收入变化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为配第一克拉克定律。
66.霍夫曼定理:就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不断下降的规律。
这一比例关系就是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和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之比,其比值就是霍夫曼比例。
它的公式是: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简述题1.试述在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短期与长期行业均衡及厂商最优规模分别是如何确定的?答案要点:(1)短期行业均衡和厂商最优规模的决定所谓短期是指这样长的一段时期,在这时期内厂商的厂房设备的规模(即固定成本)是固定不变的。
他只能通过调整可变要素(即可变成本)的使用量来调整其产销量(即生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