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陆源沉积岩汇总
• ②岩屑—即岩石碎屑,包括岩浆岩、变质岩和沉 积岩岩屑。
2、填隙物成分
• ①杂基——以粘土为 主,次为粉砂,灰泥。
• ②胶结物——碳酸盐 (方解石、白云石), 铁质(菱铁矿、黄铁 矿);硫酸盐(石膏、 硬石膏、重晶石)、 硅质(蛋白石、玉髓、 石英)等。
3、成分成孰度
• 成分成孰度——指碎屑沉积组分在其风化、搬 运和沉积作用的改造下拉近最稳定的终极产物 的程度。
• 终极产物代表稳定产物,如石英与锆石、电气 石、金红石。
• ZTR指数——指锆石、电气石、金红石三种重 矿物占透明重矿物的百分比。表示碎屑岩的成 分成熟度。ZTR指数越大,成分成熟度越高。
三、碎屑岩的结构
• 1、碎屑颗粒的结构 • 2、填隙物的结构 • 3、胶结类型 • 4、结构成熟度
1、碎屑颗粒的结构
• ①基底式胶结——杂基支撑,碎屑在基质中彼 此不接触,呈漂浮状。
• ②孔隙式胶结——颗粒支撑,大部分颗粒彼此 接触,填隙物为杂基和化学胶结物。
• ③接触式胶结——颗粒支撑,胶结物出现于颗 粒接触点处。
• ④溶蚀式胶结——胶结物溶蚀并交代碎屑边缘, 颗粒边缘呈港湾状。
4、结构成熟度
• 结构成熟度——碎屑沉积物在风化、搬 运和沉积过程中接近终极结构的程度。
• 理想的终极状态是碎屑为等大球体,分 选磨圆极好,无杂基,填隙物为化学胶 结物。
• 杂基含量越高,碎屑分选磨圆越差,结 构成熟度越低。
四、砾岩和角砾岩— 粗碎屑岩
• 1、砾岩 • 2、砾岩的分类 • 3、砾岩与角砾岩的主要类型
1、砾岩
• 砾岩—砾级 碎屑含量大 于 30% 的 碎 屑 岩。
• ①巨砾岩— 粒径大于 256mm
• (Ⅶ)嵌晶 结构—胶结 物晶体粗大, 包围碎屑。
• (Ⅷ)凝块 状结构—胶 结物分布不 均匀
• ②杂基的结构
• 按成因,杂基分为原杂基与正杂基: • (Ⅰ)原杂基—与砂、砾同时发生机械
沉积的未重结晶的粘土
• (Ⅱ)正杂基—经过了成岩变化,发生 明显重结晶的原杂基。
3、胶结类型
• 胶结类型即碎屑岩中碎屑颗粒与填隙物间的接 触关系。常见有下面几种类型:
• (Ⅰ)毫米粒级划分: • a.砾—>2mm • b.砂—2-0.05mm(或0.63mm) • c.粉砂—0.05(0.063)-0.005mm • d.泥—<0.005mm • (Ⅱ)φ粒级划分 • φ=-log2d d-mm • (Ⅲ)碎屑的分选性:三级 • 好—主要粒级成分占75%以上 • 中—主要粒级成分为50%-75% • 差—主要粒级成分占50%以下
2、填隙物的结构
• ①胶结物的结构
常见有
• (Ⅰ)非晶质结构—蛋白石,铁质
• (Ⅱ)隐晶质结构—玉髓,隐晶碳酸盐
• (Ⅲ)显晶质结构—常见,石英,碳酸盐
• (Ⅳ)带状结构—胶结物环绕碎屑呈带状。
绿泥石膜。
• (Ⅴ)栉 壳状结 构—胶结 物垂直于 碎屑表面 生长
• (Ⅵ)再生 结构—石英、 长石等发生 次生加大
• ②卵石岩— 粒 径 为 25664mm
• ③砾岩—粒 径为64-2mm
2、砾岩的分类
• ①据砾岩层的位置 • (Ⅰ)层间砾岩—整合于其它岩层,发
生小型沉积间断,不发生侵蚀间断。 • (Ⅱ)底砾岩—位于地层侵蚀面之上,
海侵沉积层序的底部。代表与下伏地层 存在角度(平行)不整合,有一定时期 的沉积间断。
• (Ⅱ)长石—长石的抗风化能力比石英差。在碎 屑岩中常见酸性斜长石和钾长石,钾长石主要为 正长石、微斜长石和条纹长石。
• (Ⅲ)云母—白云母较难风化,黑云母较易风化。
• (Ⅳ)重矿物—比重大于2.85,其含量较低,但 对恢复母岩区有重要意义。常见有锆石、榍石、 磷灰石、石榴子石、电气有碎屑结构,由四部分组成: • ①碎屑颗粒 • ②杂基——与粗碎屑(砂、砾等)一起发生机械沉积
形成的细粒物质。有粘土、粉砂、碳酸盐灰泥等。 • ③胶结物——对碎屑颗粒起胶结作用的化学沉淀物质。
如碳酸盐、铁质、硅质等。
• ④孔隙 • 杂基和胶结物统称为填隙物。杂基的含量反映了悬移
• ②砾岩的成因分类
• (Ⅰ)残积的—残积角砾岩
• (Ⅱ)沉积: 正砾岩—杂基低于15%
•
副砾岩—杂基高于15%
• (Ⅲ)同生期: 同生角砾岩
•
滑塌角砾岩
• (Ⅳ)成岩后生期—岩溶角砾岩
3、砾岩与角砾岩的 主要类型
• ①残积角砾岩—母岩风化的碎屑原地堆积形成, 棱角状,无分选,成分单一。
• ②正砾岩—正常沉积形成的砾岩,杂基含量低 于15%,形成于强波浪或高速水流的条件。
• ②碎屑的概念 • (Ⅰ)圆度—碎屑被磨蚀圆化的程度。分为四个级别: • 棱角状—颗粒棱角尖锐,搬运距离很近 • 次棱角状—颗粒棱角稍有磨圆,搬运距离短 • 次圆状—颗粒棱角明显磨圆,较长距离搬运 • 圆状—颗粒棱角消失,长距离搬运 • (Ⅱ)球度—碎屑接近球体的程度 • (Ⅲ)形状—与矿物解理、硬度、大小、介质等有关 • ③碎屑颗粒的表面结构 • 指碎屑表面的磨光面、毛玻璃面和显微刻蚀痕迹等。
物质的多少,在高密度流沉积中,常含大量杂基。
二、碎屑岩的物质成分
• 1、碎屑成分 • 2、填隙物成分 • 3、成分成孰度
1、碎屑成分
• 碎屑为母岩机械 风化的产物,包 括两大类:
• ①矿物碎屑 • (Ⅰ)石英—碎屑岩中广泛分布,没有解理,不
易风化,表面洁净,可来源于岩浆岩、变质岩及 原来的沉积岩。
第二章 陆源沉积岩
• 第一节 陆源碎屑岩 • 第二节 泥质岩
第一节 陆源碎屑岩
• 一、概述 • 二、碎屑岩的物质成分 • 三、碎屑岩的结构 • 四、砾岩和角砾岩—粗碎屑岩 • 五、砂岩—中碎屑岩 • 六、粉砂岩
一、概述
• 1、陆源碎屑岩——指母岩物理风化形成的碎屑物质, 经过机械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形成的沉积岩。
• ③副砾岩—杂基含量超过15%,砾石含量低于 30%的砾岩。
• 可是冰川作用形成的冰碛砾岩,也可是浮冰融 化后砾石下落海底形成的纹层状砾岩。
• ④同生砾岩和角砾岩—半固结沉积物在 同生期破碎再沉积后形成。砾石叫内碎 屑。如竹叶灰岩。
• ⑤滑塌角砾岩—由于滑塌作用形成的角 砾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