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地理 地球的运动 新人教版

高一地理 地球的运动 新人教版


自转与公转运动规律的比较
定义 方向 周期 速线 速 度度
地球自转运动
地球公转运动
角速 度
ppt课件
自转与公转运动规律的比较
地球自转运动
地球公转运动
定义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周期
恒 星 日 ( 转 3 6 0 ° ):
恒星年:
23 小 时 56 分 4 秒
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
速 线 速 除 极 点 外 ,赤 道 上 最 大 ,向 平 均 30 千 米 / 近 日 点 快
度 度 两极减少

远日点慢
角 速 除极点外,各地都相等

( 15° /小 时 )
平 均 1° /日
ppt课件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方向
自转
自西向东
周期
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地 球 的 自 转
ppt课件
一、地球的自转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绕地轴旋转运动
地球 夜 昼
半半
太 阳
球球

ppt课件
2、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
(1) 方向:自西向东
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 (2) 周期: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3、自转速度
(1) 角速度: 除南北极点外,其余各地相等。
51°N正午太阳高度:60 °; 59°S的正午太阳高
度:10 °
ppt课件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3º26´N
夏至
北回归线
ppt课件
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春秋分) 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 (春秋分)
ppt课件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节气
时间
太阳直射点
太阳高度的纬 度分布
春 分 3月21日前后 夏 至 6月22日前后 秋 分 9月23日前后 冬 至 12月22日前后
赤道 由 赤道 向
0° 南北两方降低
北回归线 23°26 ′N
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 纬度越高昼越长。
ppt课件
黄赤交角1
ppt课件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3º26´N
夏至
北回归线
0º 春分
赤道 秋分
春分
23º26´S
南回归线 冬至
ppt课件
B、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 :
直射点移向 的半球昼增长
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昼增长。 直射点向南移,南半球昼增长。
C、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赤道永远昼夜平分。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A、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
规 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方降低 ppt课件
不不同同纬 纬度 度的 的太 太阳 阳高 高度 度角角
ppt课件
季节
不同纬度的太阳高度角(夏至)
ppt课件
不不同同纬纬度度的的太太阳阳高高度度角角((冬冬至至))
ppt课件
思考:
• 1、昼夜现象和昼夜更替产生原因的区别? • 2、 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还有没有昼夜
更替?
ppt课件
2、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移
(1)偏向原因:惯性——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2)偏向的规律
北半球——右偏(右手定则) 南半球——左偏(左手定则) 赤道——不偏
(3)对环境的影响
举例:大气中的气流、大洋中的洋流、河流 及远距离运行的炮弹都会偏向。
ppt课件
3、地方时
(1)地方时的不同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2)区时和时区
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 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ppt课件
二、地球的公转 (一)地球的公转 1、概念: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公转轨道、方向和周期 3、公转速度
ppt课件
日地距离和公转速度图
地球公转(两分、两至)
由 北回归线向 南北两方降低
赤道
由 赤道 向

南北两方降低
南回归线 由南回归线向 23°26′S 南北两方降低
ppt课件
二分日、二至日全球昼夜长短状况
时间 6.22
北半球
南半球
昼最(长),夜最(短) 昼最(短),夜最(长) 北极圈以内为极(昼) 南极圈以内为极(昼)
12.22
昼最(短),夜最(长) 昼最(长),夜最(短) 北极圈以内为极(夜) 南极圈以内为极(昼)
速 角速度 度 线速度
15°/时 不定
公转
自西向东
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
1°/日 30千米/秒
ppt课件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的大小: 23 °26ˊ
直接影响 :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变化 A、昼夜长短状况与太阳直 射 点位置的关系:
冬季
12、1、2月
课堂练习:
1.写出下列节日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和变化情况
A、植树节:北半球昼短夜长但昼逐渐增长
B、劳动节: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增长
C、教师节:北半球昼长夜短但昼逐渐缩短
D、国庆节: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逐渐缩短 2、当太阳直射在21° N时,51°N和59°S的
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多少?
气候四季 (2)五带的划分 ppt课件
四季的更替: 春季: 冬季和夏季之间的过渡季节。
夏季:一年中太阳最高、白昼最长
的季节。பைடு நூலகம்
冬季: 一年中太阳最低、白昼最
短的季节。
ppt课件
2、五带的划分地球五带 地球五带
ppt课件
小结: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 太阳高度
(2)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pp递t课件减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1)昼夜的产生
(2)晨昏线 (3)太阳高度角
昼半球上:太阳高度大于 0 度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 0 度 直射点上:太阳高度等于 90 度 夜半球上:太阳高度小于 0 度
(4)昼夜更替意义:
周期为一个太阳日,使地表温差不大,提供 了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季节变化
昼夜长短 纬度变化 太阳高度
四季
ppt课件
五带
练习
二十四节气与四季表
立雨惊春清谷立小芒夏小大立处白秋寒霜立小大冬小大立
春水蛰分明雨夏满种至暑暑秋暑露分露降冬雪雪至寒寒春
我国春季
我国夏季
我国秋季
我国冬季
西方春季 西方春季
西方春季
西方春季 西方春季
气候四季
春季
3、4、5月
夏季
秋季
6、7、8月 9、10、11 月 ppt课件
3.21 9.23
全球昼夜(等长)
ppt课件
B、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
纬度带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北回归线以 北的纬度带 南回归线以 南的纬度带 南北回归线 间的纬度带
达最大值 达最小值
达最小值 达最大值
每年太阳直射两次
3、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 四季的划分:天文四季(西方国家、我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