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现状

价值工程0引言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 ),亦即创业资本。

创业投资,是指向具有成长潜力的高新科技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资本,并为其提供经营管理和咨询服务,以期在被投资企业发展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获取中长期资本收益的投资行为。

风险投资创始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并在美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风险投资的发达程度在全球首屈一指。

但美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为各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1中创公司失败的根本原因赫赫有名的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简称中创公司)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称得上是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先行者。

但不幸的是,中创公司成为一个反面的典型。

1998年6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责令其停业关闭。

作为中国首家风险投资公司的中创落得如此悲惨结局,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拥有上百亿资产的中创公司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债务危机是许多金融机构都会遇到的危机,而问题在于中创公司的性质不同于一般的银行性金融机构,因此它失败的根本原因应从风险投资的运行机制和维持它生存的外部环境这一角度来分析。

1.1风险投资公司的组织模式应符合中国国情。

中创公司成立于1985年,那时我国的经济体制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政府在整个经济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时组建的中创公司属官办民营型。

公司由政府出资,重大事情由政府过问,经营首先考虑稳健原则。

可以说中创公司基本上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政府承办风险投资公司,风险只能由政府承担。

政府不应作为直接的投资主体,而应通过制订有关措施广泛分散投资风险,承担信用担保责任,创造风险投资的外部运行环境等间接参与风险投资。

1.2政府应为发展风险投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还有赖于多方面的良好的外部条件的支持。

在中创公司成立的早期,可以说维系风险投资的诸多外部条件是不成熟的,甚至不具备。

为了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应积极从如下方面着手为风险投资业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1.2.1政府要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大面积处于困境状况,这正是在新技术革命浪潮下旧的产业体系向新的产业体系转变的契机。

我国应采取免税、减税等方式鼓励创新企业的发展,大量组建新企业,以扩大社会对新技术的需求,激活技术市场。

国家应制订有关政策,尽快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鼓励科研院所围绕经济建设开发高新技术;给予优惠条件鼓励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大力发展技术经纪人队伍。

1.2.2政府应制订优惠政策,以保证风险资金的筹集和投放。

据国外经验,政府资金支持仍不可少。

考虑到我国国情,国家财政和各级地方财政应增加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项拨款,实行部分拨款,部分低息有偿使用,部分用于风险损失补贴、贷款贴息和奖励,并把重点转移到广泛吸收民间资金建立风险投资基金上来,使之成为风险资本的最主要来源。

为了鼓励风险投资,还应改革现行税制,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

1.2.3建立并完善信用担保制度。

为了鼓励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等的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政府应建立信用担保制度。

1.2.4尽快建立第二板股票市场,为风险资本的退出提供便利场所。

应尽快设立专门为中小型风险企业的股票提供优惠上市条件的第二股票市场。

1.2.5政府还应健全法制,制订政府采购计划,大力发展中介服务组织等,为发展风险投资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对中创公司的失败原因研究表明,政府在其整个经济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中创公司基本上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当时组建的中创公司属官办民营型,公司由政府出资,重大事情由政府过问,经营首先考虑稳健原则。

但是,风险投资的特点是高风险和高回报,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时效性,它的经营状况必须与管理人的利益挂钩,同时这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管理的资金,必须由具有足够专业水准的人士管理;同时对基金管理人必须有很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而由政府出资、政府管理的风险投资公司,多半做不到这一点,因而,失败是难免的。

2我国现阶段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美国的成熟的风险投资经验和中创公司的风险投资失败案例表明我国现阶段风险投资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第一,由于高科技投资项目资金需求量大,公司价值(无形资产)难以认同,影响其成本和收入的变量因素较多,需要经验丰富的风险投资者驾驭。

第二,我国高科技领域的某些方面尚处于世界总体发展水平的落后地位,当前国内的高新技术市场的相当部分被国外产品占领着,在国产科技成果中,真正能够合风险投资胃口的高回报率项目并不多。

第三,由于我国目前的发展模式为“政府主导型”,以财政拨款和银行科技开发贷款为主体的风险资本规模小,同时政府为主要出资方,造成投资主体单一,影响投资效益。

第四,政府作为主要出资方的同时,又参与投资的运作与管理。

第五,利益激励机制不够强化,资金有时必须投向与政治倾向联系密切的项目,如用帮助处于困境中的国有企业。

第六,地方政府以财政资金或银行贷款作为风险资本,希望通过投以巨资,扶持高新技术项目发展,带动地方经济腾飞,带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急躁和一厢情愿,与风险投资长期的分段渐进的融资方式相悖。

出现以上问题有以下原因。

第一,我国风险投资业起步晚。

第二,我国的风险投资相关法规还很不完善。

第三,我国缺乏发展高技术产业和风险投资事业的最宝贵资源———高素质的人才和人的创新能力。

就我国情况与国外先进的风险投资业相比,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从科技实力,在当今世界上所处位置都是比较靠后的。

我国在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过程中,融资方面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发展。

从整体上看,风险投资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但政府不能作为风险投资主体,政府是风险投资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管者,企业才是风险投资的直接参与者。

政府在风险投资发展过程中的主———————————————————————作者简介:云国民(1975-),男,蒙古族,内蒙古土左旗人,毕业于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本科,高级经济师。

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现状分析Analysis on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Venture Capital Industry in China云国民Yun Guomin(乌兰察布职业学院,集宁012000)(Wulanchabu Vocational College ,Jining 012000,China )摘要:与美国相比,我国的风险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我国应借鉴美国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制定相关的风险投资政策来引导市场,使中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处于主导地位。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United States,China's venture capital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stage.Therefore,China should draw experience from United States,combine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increase the intensity of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and formulate relevant venture policy to guide the market,so that make China in a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world economic competition.关键词:风险投资;中创公司;政府扶持Key words:venture capital ;China New Technology Venture Company ;government support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104-02·104·Value Engineering 0引言快递业是以工商、金融、贸易、海运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商务文件、小包裹为传递内容,采取“门到门”的服务方式,承诺在严格规定时间内完成寄递任务。

目前中国快递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00亿,且每年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

但在增长过程中却曝露出很多的问题,因此国内快递业健康、高效发展已经成为很多企业和学者关注的热点。

1快递业特点1.1服务性服务是快递产业的基本特征,服务质量决定了企业的运营状况。

1.2网络性网点增加对业务量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新增网点可直接增加业务总量,二是便利性的提高及公司影响的扩大,使原来网点业务量也间接增加。

1.3时效性时效性是信息、物品类传递服务的基本要求。

因此,快递在服务保证安全、准确的前提下,传递速度是重要的服务质量衡量标准之一。

1.4规模经济性当快递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分拣和运输效率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2我国快递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国内快递业无统一组织,行业缺乏自律,国内市场竞争混乱,主要表现有:2.1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产品单一我国快递企业发起步晚,发展环境差,规模小。

除了少数较好企业,如宅急送、申通、佳吉、顺丰等外,绝大数企业都属于家庭作坊式模式,企业规模较小,虽数量多,但重复产品与服务较多。

2.2缺乏行业标准快递行业起步晚,没有一个行业标准,普遍运营混乱。

2.3机械化、信息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国快递企业主要靠人工操作,在“宅急送”等巨头里,包装、分拣、装卸、搬运等大部分物流环节还是手工操作完成。

2.4专业人才缺乏快递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这严重阻碍了企业服务和工作效率等。

3我国快递业发展建议3.1加大行业整合力度,大力发展快递巨头企业针对我国快递业规模小、数量多、产品单一等不足,政府和企业都应该从资源有效利用、企业竞争力、市场需求以及环保等多个角度重新认识和定位企业发展方向,实现企业向规模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3.2实行统一的运作标准3.2.1专业计量单位标准。

除国家公布的统一计量标准外,快递公司还应在国家及国际标准基础上,确定本身专门的标准。

同时,由于快递的国际性很突出,专业计量标准还要考虑国际习惯用法,不能以国家计量标准为唯一依据。

3.2.2建立统一的建筑、集装箱以及各种标准的基础模数尺寸。

3.2.3快递专业名词标准化。

为了使大系统配合和统一,要求专用语言及所代表的涵义实现标准化。

快递专业名词标准,包括快递用语的统一化及定义的统一解释,还包括专业名词的统一编码。

3.2.4核算、统计的标准化。

快递核算、统计的标准及规范化是建立系统情报网、对系统进行统一管理的重要前提,也是对系统进行宏观控制与微观监测的必备前提。

3.2.5标志、图示和识别标准化。

快递中的物品、工具、机具都是在不断运动中,因此,识别十分重要,这就需要有易于识别和区分的标识,有时需要用复杂的条形码来代替用肉眼进行自动识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