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语言的调查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脑已不再戴着神秘的面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与电脑打交道,并且电脑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伴随着一种新生事物的诞生总会产生许多附带品,九十年代后期,电脑的附带品网络便像一场熊熊大火,蔓延了整个地球,似乎网络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网络的虚拟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自由,因而赢得了无数人的青睐。
网络的发展也产生了它的附带品——网络语言。
高名凯先生说:“无疑地,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新的事物的产生或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人的思维活动所形成的概念的产生要求作为交际工具、思维工具的语言有所改变,有所发展。
”网络语言由于它特殊的载体和它的现实虚拟性,使得网络用语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般语言所少有的特殊性和多元性。
人们在这个虚拟世界中,除了使用那些规范的词语之外,还创造了许多只有经常上网的人才能理解的词语。
二、目的1、人们对网络语言所持有的态度;2、网络语言对人的学习、生活的影响;3、对网络语言的发展进行分析;4、对于人们的建议。
三、计划通过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在网络语言对人的影想、网络语言对人的上火方式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最后根据调查的数据提出合理的建议。
研究过程一、准备:问卷调查表二、调查:地点汨罗市建设路开心食府、汨罗市归义街司命塘三、整理、分析网络语言调查问卷您好,我是汨罗一中高二年级的学生李雨芹,请仔细阅读本说明后再作答。
网络语言如今遍及生活的许多方面,您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呢?您认为它的使用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利大还是弊大?我此次就网络语言的影响进行研究,希望能规范网络语言的使用。
1、您平时喜欢使用网络语言吗?A喜欢B讨厌C无所谓2、在进行网络聊天是,您有使用网络富豪的习惯吗?A使用,很频繁B有时使用C很少使用D从来不使用3、您为什么选择使用网络语言呢?A能更好的表达B有趣、特别C为了让谈话气氛更轻松D为了跟上时代的节奏4、您觉得网络语言能更好的表达所想吗?A是B否5、您周围有多少朋友在使用网络语言A大部分B少数C极少6在您进行网络聊天或者博客中,网络语言或符号所扮演的角色是?A语言表达的主要部分B辅助文字语言的表达方式,便于表达C可有可无的部分D无所谓主次部分囧NC 杯具山寨打酱油宅女宅男俯卧撑54 给力TAT 蛋定BT 爪机ORZ 拍砖9494 汨罗烧饼886 神马BS 浮云LZ 萝莉OMG7上述网络语言符号您认识多少个?A一个都不认识B十个以内C十到十二个D二十个以上8上述网络语言符号您常使用的有多少个?A全都没用过B十个以内C十到二十个D全都使用过9在生活中你在什么场合比较常使用网络语言?A和同龄人交谈B在作业或工作中C在日记或博客中D其他10您认为网络语言对您的生活有影响吗?A没有B有些C很大11如果您身边的人常常使用网络语言,您持什么态度?A极其厌恶B不理解他们的意思C无所谓D很喜欢12、您常常使用的网络语言是什么(或您认为推广度较高的)?13您认为网络语言对现实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您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将成为我调查的最有利的数据,谢谢您的合作!研究结论一、网络语言对人的学习、生活的影响青少年学生是网虫一族的主要群体,在一些中小学,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很多学生的口头禅,甚至在课堂上也经常听到学生在使用。
网络语言究竟是新新人类的文字游戏,还是现代汉语的积极发展?社会各界人士对其有怎样的态度呢?1、学生觉得有趣、时尚、方便。
(1)一些学生说,语言的使用本来就应该不拘一格,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活泼幽默,用起来非常方便也很时髦,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谁要是在网上一本正经的和别人说话聊天会被人挖苦取笑的。
(2)还有一些学生说,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其实和相声、小品一样,也是语言魅力的体现,很多畅销的网络小说如《第一次亲密接触》、《猪八戒日记》里充斥了“美眉”、“青蛙”这样的网络语言,读起来让人耳目一新,如果把这些词换成正统的表达,它的可读性就差很多。
(3)一个有六年网龄的男生说:“我从高一就开始上QQ聊天,现在每天上网的时间都超过六小时。
网络语言用惯了,生活中还真不好改。
”(4)汨罗某中学的一位初三的学生说,学生之间使用网络语言感到很亲切。
老师虽然不赞成学生使用这种语言,但是自己仍然情不自禁的想写,因为觉得用这种语言写出来的东西,说出来的话很生动。
(5)汨罗某中学的一位高二的学生说,网络语言是一种以汉语语系为基础派生出来的适应高速运转的社会的一种语言,可以增加交流时的亲和力和新鲜感,但如果将其乱用,并脱离网络这一载体使用,将是对语言文字的亵渎。
(6)汨罗某中学的一位高三的学生说,网络语言很形象,很方便,而且很多符号在手机上也很适用,这为发短信带来了很多好处。
2、家长认为网络语言使他们与孩子形成代沟(1)有位家长说在无意间发现女儿的日记中有这样的文字:“……没想到我最要好的朋友竟欺骗我,TMD,7456,我恨不得一脚TST。
”这位家长看后不知所云,直到孩子给她解释了一番她才明白。
她说:“这是什么话啊,日记本成了密码本,根本看不明白。
看来我和孩子之间已经有了…网络沟‟。
”(2)家住城关区的小楠在上小学的时候擅长写作文。
入中学后,小楠开始迷上了网络。
近日,老师在一次家长会上说小楠写的作文她有些看不懂,什么“PF”、“BT”、“4242”都用进去了。
小楠的母亲翻开女儿的作文本一看,到处是老师用红笔写的圈圈,都是看不懂的网络语言。
(3)也有家长认为,要让孩子不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就要让孩子们远离网络。
可孩子们都反映,网络世界丰富多彩,利用网络可以获得很多知识,这令家长们左右为难。
4、专家认为宽容比扼杀更重要(1)有关专家表示,网络语言也是一种语言实践,能在学生中间风靡,就说明它是有生命力的。
但是,如果用网络语言写出来的东西大部分人看不懂,影响了沟通,也就失去了语言的意义。
同时,家长和老师应该用宽容和理解的态度看待这一现象。
(2)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汤吉夫认为,社会发展越快越迅猛,语言就会不断的被丰富被更新。
对于出现的网络流行语言不能简单的判断对错,它进入人们生活需要一个逐步被接受的过程,因此对网络语言宽容比扼杀更重要。
现在很多老师和家长会担心作文中大量使用网络语言会影响孩子的考试成绩,这种想法其实是不科学的。
在我国大力提倡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是一个必然趋势,一些有鲜活生命力的语言将不再成为高考作文的禁忌。
(3)厦门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朱冬亮认为,这些年轻人使用的是一种网络简约化交流方式,网络语言是这一群体的特定语言和代码。
家长的担忧有一定的道理,值得语言学家关注,但目前还不能断定因为使用网络语言而使得代沟加深。
(4)南京一位从事语言学教程的王教授说,在语言的长期发展中会出现一些新的词汇,有一部分有生命力,有一些会被淘汰,这些新出现的网络词汇中有些可能成为汉语的新词汇。
网络语言是年轻人的一种调侃语言,它也有个生命力的问题。
对网络语言要有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
对网络语言的出现不要大惊小怪,不要视为洪水猛兽,应当客观地来看待网络语言对学生的影响,不能将网络语言一棍子打死。
网络语言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象,在一定的人群中得到了公认,目前也没有必要人为地去阻止它。
比如说一些大众俚语、俗话就有很强的生命力,事实证明,这些语言对社会只有好处而没有弊端。
倘若是些类似江湖黑话等不健康的语言,就应当坚决制止。
二、对网络语言所持有的态度对于网络语言,专家们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不屑一顾到探讨研究的过程。
网络语言词典的出现使人想到了1958年的文字改革,当时文字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简化汉字,使它更容易为广大人民掌握和使用,以便在广大人民中更多、更好、更快、更省的扫除文盲,普及和提高文化;推广普通话,以消除方言的隔阂,促进汉语的进一步统一,使我们的语言能够更好的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而今,白话文又在电脑网络和多媒体的激励下,派生出了新颖的网语,它的出现在语言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语言是一种文化,一个民族要有文化前途,靠的是创新。
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词语用过了些并不可怕,如果语言僵化,词汇贫乏,那才是真正的可悲。
语汇系统如果只有基本词,永远稳稳当当,语言就没有生命力可言,因此,在规定一定的规范的同时,要允许歧疑的存在,但更要积极吸收那些脱离当时的规范而能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的成分。
在2001年12月举行的“全国汉语词汇规范问题学术探讨会”上,40多位专家学者的共识是:不能用一般词语规范的特点来要求新词汇。
对待新词汇要宽容,要有“词汇保护”意识,也要有“品位”意识和“规范度”意识。
具体到“网络语言”,专家认为网络词语是新词语中的另类,是否现在就去规范,以及如何去规范还有待时日。
语言是不断发展,不断演变的,魏晋南北朝佛教语言大量被应用在汉语中,五四时期,大量西方语言的进入推动了今天白话文的形成。
而网络语言是电脑是网络的衍生品,它是科技进步的一种表现,当然其中也有许多不文明的内容,因此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铂。
网络兴起的时间毕竟还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符合语言规范的词语会留下来,而那些不符合规范的则会自然而然的淘汰掉。
语言是时代的反映,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前网络时代的反映,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状态密切相关。
复旦大学的顾晓鸣教授说:“网络语言及其书写方式正深刻的影响着当前年轻人的日常生活。
本世纪初因广播电影和近代印刷术等传媒的普及而产生的白话文是语言史上最具革命性的。
现在,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白话文又在电脑网络和多媒体的激励下,派生出了新颖的…网语‟及…网话文‟,它与新一代青少年的语言紧密相连,将成为新世纪的语言方式。
”另外,网络语言在某些方面也符合汉语和语言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比如它通过谐音的方式的确使汉语从表形语言向表音语言迈出了一步,通过简略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文在电脑上输入速度上的一些不足。
在日常生活和网络交流中,使用一些欠规范的但是生动的语言,并无大碍。
正如一位作家所说的:“如果一个小学生写的作文中使用的一些网语同学们都看得懂,而只有老师看不懂,那大家都知道问题出在了谁的身上。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正确规范的使用语言文字,但是并不应该坚决制止学生使用新鲜活泼文明的网语,而是应该使学生明白什么是规范的用法,在什么样的场合使用什么样的语言。
于根元说:“规范是要推动发展,限制了发展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规范”。
对待网络语言我们不应该急着对它进行这样那样的规范,更不应该敌对,应该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在时间中淘金。
三、提出建议网络语言具有创造性、方便性、娱乐性、不规范性、键盘特征性、主观性、杂糅性、形象性等等优点。
语言是一种文化,一个民族要有文化前途,靠的是创新。
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词语用过了些并不可怕,如果语言僵化,词汇贫乏,那才是真正的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