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洪山区教师招聘考试-师范通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5分,共10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涂在对应的答题卡上。
)
1.产生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是()
A.人类学会制造工具
B.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
C.语言的形成
D.学校的出现
2.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是()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宣帝
3.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4.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
A.规范作用
B.动力作用
C.引导作用
D.爆发作用
5.因材施教是遵循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6.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与他的生活经历、周围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种经历和环境渗透着文化传统中()的巨大影响。
A.道德
B.情感
C.价值取向
D.统治思想
7.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是其能否遵循()
A.人的潜能规律
B.人的个性发展规律
C.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D.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8.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这是学校活动中()的特殊性。
A.主体
B.环境
C.对象
D.目的
9.人能创造和使用工具以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实现和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能认识自己和改造自己,以发展和完善人自身。
这主要是因为人具有()
A.精神的力量
B.身体的力量
C.物质力量
D.潜在力量
10.明确规定了“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国教育目的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1.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这就是()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课程目标
12.具有美学的基础知识,懂得各种类型美的特性与形态的丰富性,领悟美所表达的意蕴和意境,从而达到“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并使人格和性情得到陶冶,这属于()
A.感受美
B.鉴赏美
C.创造美
D.领悟美
13.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示范性
B.复杂性
C.主体性
D.长期性
14.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
这些活动中,教师扮演着()
A.传道者角色
B.授业解惑者角色
C.管理者角色
D.示范者角色
15.我们说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首先是说教育工作者需要有()
A.学科专业素养
B.教育专业素养政
C.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D.较强的感染力
16.区别一名普通的教师和优秀的教师的真正标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