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跳槽是否有利于人才发展[完整攻防]

跳槽是否有利于人才发展[完整攻防]

立論陳詞正方一辯立論陳詞:跳槽不是盲目的跳,也不是人才的盲流。

恰恰相反,跳槽是離開原來的單位或職業,到別的單位或改變職業,是人才的有效流動。

接下來,我們來分析一下今天的辯題的邏輯關係:我們談跳槽對人才發揮作用有所幫助,是指一種客觀條件的改變能對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有所幫助,而非論證跳槽是人才發揮作用的充分或必要條件。

因此,只要我方能夠指出,跳槽引起的變動對人才發揮作用有所幫助,就能夠證明我方的觀點。

我方將從以下方面證明我方觀點:一我們強調跳槽是以雙向選擇為特徵的一種人才流動機制,有利於人才發揮作用。

之所以有人選擇跳槽,就是因為跳槽者認為在原來的崗位不能很好的發揮作用啊。

而跳槽恰恰尊重了人的自主選擇,符合了以人為本的精神。

房產大亨潘石屺用多年的經驗總結道,商品的價值只有通過交換才能表現出來,人才的價值只有通過跳槽才能表現出來。

對人才來說,這是公平的。

可見,是跳槽改變了人才發揮作用的環境。

二從社會價值看,跳槽是人才的垂直流動,較封閉的人才管理模式更加有利於資源優化配置。

毋庸置疑,在跳槽的過程中,是人才的價值不斷的提升,從而使其社會價值得以實現,完成了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完美統一。

對方辯友,從一而終的年代已經過去了,真正自由開放的年代早已到來。

我們的人才已經明顯地意識到“天生我才必有用,此處不用我自有用我處”。

跳槽不是好逸惡勞,而是為自己的勤奮努力找對方向啊!“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如果執著與當初的職業,社會上會多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資本家,而非革命導師恩格斯;多了一位湖南鄉村教師,而非毛主席啊!對方辯友,請放下你們的傲慢與偏見,用你的理智的頭腦接受我方的觀點——跳槽有利於人才發揮作用!謝謝!反方一辯立論陳詞:對方辯友在剛才的立論中翻了以下幾點錯誤:首先概念不清,指鹿為馬。

何謂跳槽?跳槽就是指自動離職,更換單位的行為,是一種有風險的人才流動方式。

而人才是指掌握某些技能的社會群體。

可見,人才是社會的生產要素,是一種社會資源。

其作用的發揮,必須針對組織和社會而言。

其次,判斷標準不明確,使大家霧裡看花。

我方認為人才發揮作用的標準在於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能否得以實現並達到統一。

誠然,跳槽是個人選擇的結果,它的確可以使一部分人在一定的時期內得到利益,但由於個體的差異性存在,我們不能找到統一的衡量標準。

因此,就是否有利於人才發揮作用而言,我們應該站在群體和社會的角度來隊今天的辯題進行討論。

在明確了概念和標準後,接下來我方將從以下幾點進一步論證跳槽不利於人才發揮作用:第一,跳槽不利於個人信譽的樹立。

現代社會是一個講誠信的社會,單方面的毀約,不辭而別,這些行為都會使人的誠信問題亮起紅燈。

“樹無根不直,人無信不立”。

置誠信社會之公理於不顧,大談跳槽,人才怎樣發揮作用?第二,跳槽不利於人才獲得穩定的發展環境。

跳槽必然使人才的工作關係的方向發生變化。

在變化的環境中,人才如何發揮作用?不長期紮根於崗位,又怎能更好的發揮作用?第三,跳槽不利於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

人才是社會的生產要素之一,曾盛極一時的“孔雀東南飛”現象使得東部地區人才堆積,產生人力資源的浪費,而中西部地區出現了人才缺口。

此外,跳槽使許多企業不願投資培訓員工,害怕自己的企業成為別人的人才搖籃。

這顯然不利於人才的社會供給。

一些人跳槽後,帶走了資金技術,使得原來的企業空悲切。

這樣指揮使競爭環境愈加惡化,不正當競爭的風氣更加盛行。

第四,跳槽不利於社會價值觀的引導。

愛崗敬業是社會價值觀的一大體現,可跳槽卻與愛崗敬業大相徑庭。

因此,我們不鼓勵跳槽,因為,跳槽不利於人才發揮作用。

第五,任何語言都無助於理性的思考,今天,讓我們在理性的空間裡展開今天的辯論吧!反方二、三辯盤問正方一辯:反方二辯:謝謝主席,剛才對方辯友談到人的價值只有通過跳槽來得以體現,那不跳槽的人,是否就體現不出價值呢?正方一辯:謝謝提問,我們說跳槽更有利於人才發揮作用,我們只針對有跳槽意願的人來說的,對於那些在本崗位工作很好的人,他們已經在該單位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了,對這些人就不需要討論今天的問題了。

反方二辯:但對方剛才明明說,只有跳槽才能使人才發揮作用,也就是說“只有---才”的關係,對方辯友應該很明白!我們再請問對方辯友一個問題,對方辯友每天都與數字打交道,對數學有很高的造詣。

調查顯示,60%的人在跳槽後都會產生一種失落感,請問,這種失落感從何而來?正方一辯:謝謝提問,我也來談談數據。

共青團上海市委的課題,對35歲以下的青年跳槽的原因作了調查,結果顯示:94.1%德人認為為了發揮專長而跳,67.3%的人為了滿足興趣愛好而跳。

這個資料說明了什麼呢?它說明在某個領域不能滿足,其要求就是跳啊!反方三辯:如果你在一個崗位不合適,你會跳槽到另一個崗位。

如果另一個崗位有不適合你,你會怎麼做呢?正方一辯:對方辯友,你不能因為道路是曲折的,就否認樂前途是光明的啊!正方二、三辯盤問反方一辯:正方二辯:一個外力對事物產生作用,是不是要綜合全部的作用來看它所產生的效果呢?反方一辯:的確是這樣。

正方三辯:謝謝對方辯友承認了我方的邏輯基礎,就是說跳槽不是人才發揮作用的充分或必要條件。

在請問,若你畢業後當了數學教師卻發現無所適從,而現在有一個公司提供了一個適合你的崗位,請問你何去何從?反方一辯:如果那個崗位適合我,我會去那個公司。

可是我不會選擇跳槽的方式。

因為現在有很多種人才流動的方式,為什麼我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正反二辯:那我請問,你怎樣流動呢?反方一辯:我可以採用調動得方式,借調的方式,輪崗的方式,等等十余種人才流動的方式(掌聲),對方辯友為何只讓我採用跳槽的方式呢?正反三辯:對方辯友在混淆概念。

其實跳槽也是一種方式嘛!我在請問對方,如果你幹一件喜歡的事和一件不喜歡的事,請問你幹喜歡的事有益於你發揮作用,還是幹不喜歡的事有利於你發揮作用呢?反方一辯:我喜歡的事一定是與社會價值統一的事,所以,只要使我個人價值得以實現,能讓我的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達到統一,那我就會幹喜歡的事。

正方二辯:所以說,我們跳槽的目的是做自己喜歡的事嘛!在請問,資料顯示,美國人平均一生跳六次槽,這個資料又能得出什麼結論呢?(時間到)一對一辯論正方三辯:清朝詩人王夫之在他的《讀通鑒論》中說道:鳶飛魚躍,各使其能,以使其技。

說的就是,鳶在天空中飛,魚在水中游,只有得到了能讓自己發揮作用的環境,才能物盡其能,人盡其才。

如果說鳶游水中,魚飛天上,生存都成了問題,還談何發揮作用?反方三辯:第一,對方辯友所說的那種動物能不能在水中游。

第二,魚可不可能飛到天上去?既然這是不可能的,我們討論它幹什麼呢?我想請問對方辯友,這個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呢?正方三辯:對方辯友在逃避我方的問題,很顯然鳶不能游水中,魚也不能飛天上。

人才就好比那天上的鳶水中的魚,只有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才能發揮自己的專長。

但是我們看見,現在社會,許多的人才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能發揮自己的專長,或者在他們的工作環境中遭受了太多的困阻,嚴重阻礙了他們作用的發揮,萬馬齊喑究可哀啊!難道說這些人才通過跳槽改變環境,以更好的發揮作用,這也有錯嗎?反方三辯:這顯然是沒錯的,可是對方辯友為何不回答我方的問題呢?我想重述一下我方剛才的問題,這個社會需要怎樣的人才?這個社會究竟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呢?維亞康姆總裁李亦非說,他們不會招聘頻繁跳槽的人,因為他們是一碰到壓力就跑的人,他們就是失敗者。

對此,對方將作何解釋?對方辯友剛才提到了環境,我方認為,人才發揮作用,必須有一個穩定的環境。

對方辯友應該知道,現在的中國,穩定壓倒一切啊!正方三辯:我們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各種各樣的人才就需要各種各樣的環境,對方辯友和我們一樣關心人才,我感到很欣慰。

我請問對方辯友了,剛才說到環境,一個人是否能充分發揮作用當然和環境有關。

但是,如果一個人對原來的工作單位感到厭煩,甚至用煎熬的心態去工作,這時候你要不要通過改變環境去找到一份你喜歡的工作,發揮自己更大的作用呢?反方三辯:大部分的工作其實是做一些重複性的事,如果說每天都重複性的做一件事,自然會感到厭煩。

可是你到新的環境新的崗位作新的工作,其實就是在重複一件事,總有一天你還會厭煩的。

厭煩來厭煩去,跳來跳去,今天跳明天跳後天也跳,跳到到何時才是個頭啊?正方三辯:可是對方辯友要知道,跳槽難道不是在改變環境,重新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重新找回歸屬感?而對方辯友老是在原地徘徊,甘心做籠中鳥,我感到很可惜。

我再請教對方辯友了,古人說“良臣擇主而侍,良禽擇木而棲”。

比如說韓信,韓信從項羽的麾下調到劉邦的門下,幫劉邦一統江山。

難道說他的選擇錯了嗎?難道說他的選擇不利於它發揮作用嗎?反方三辯:第一,我是人才,我會突破牢籠去實現自己的價值,但我不會選擇跳槽這一方式。

第二,韓信算跳槽嗎?他和項羽相遇簽合同了還是和劉邦締結和約了?(正方時間到)反方三辯:為什麼跳槽的大多數是年輕人呢?因為年輕人比較浮躁,在一個崗位幹得不好了,就想到另一個崗位。

有句話說得好:事業常成于堅韌毀於急躁。

如果我們不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強的做下去,在平凡的崗位上發揮我們的價值的話,那麼我們是沒有機會去做更高層次的工作的。

既然沒有機會去做更高層次的事,我們又如何更好的發揮作用呢?對方說到我方以偏概全,我方還有一組資料,據權威調查顯示,在眾多的跳槽者中,只有10%的人做過前期的規劃。

那也就是說,絕大多數跳槽是盲目的。

主體的盲目性,能帶來怎樣的結果呢?這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肯定跳槽,就是否定了90%的人的理智。

這才是真正的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時間到)駁論階段正方四辯:我們先來看一個簡單的比方:現在我們好比是一個製藥廠的驗藥師,我方要向大家證明這種藥對治療感冒有好處,而對方卻說沒有好處。

藥一旦流入市場,有人不按規定服用,如果所有人都這樣,這種藥是不利於治感冒的啊!顯然對方的思考方向是不對的嘛。

再來回應對方一辯在立論中提到的誠信問題。

聯合國在招聘對外工作人員是明確標榜:應聘者需要六種以上的工作經驗。

難道聯合國是在組建不誠信者聯盟嗎?若搞跳槽是一種失職行為,那麼讓千里馬拉磨,讓老虎吃草又是一種仁慈有德的行為呢?不,那只是對人才的摧殘與浪費,是社會進步的桎梏啊!接下來再回營對方一辯所說的跳槽後失落的現象。

這種現象只能說明跳槽者在跳槽前沒有充分考慮,從而阻礙了自己作用的發揮。

那麼他現在要做的是,暫離崗位,重新規劃,弄明白到底什麼環境適合自己,然後再義無反顧也跳啊!對方辯友說到孔雀東南飛的現象,說跳槽比例與人才發揮作用,那大量的人才堆積在東部,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甚至是失業,那要不要限制他們跳槽回到西部支持我國西部大開發呢?其次,我們所說的跳槽是指改變了外部環境,來促進人才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對方從立論開始就漏洞不斷——(時間到)反方四辯:對方二辯如小橋流水,三辯滔滔不絕,但是不管是微波還是怒浪,都掩藏不住對方的點點問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