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初中历史开学第一课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
初中历史开学第一课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
合作探究
2、为什么学习历史?
你思我想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 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之学 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培根 历史是最让人清醒的教科书 毛泽东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列宁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龚自珍 我们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东西是我 们没有从历史中学到任何东西。 ——黑格尔
赠言: 历史课,我们站在同一起 跑线上! 量变决定质变! 过程决定结果!我能行! 让我们共同努力,体会学 习历史的快乐!
你收我获:
谢谢,再见!
1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2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4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5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6不要因为怕被玫瑰的刺伤到你,就不敢去摘玫瑰。
实物资料:人类历史发展中保存下 来的文物遗存(遗迹、遗物)。
聆听
歌曲中的历史——《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 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 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 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 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家在 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 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 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在一堂?
7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8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 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
合作探究
3、怎样学习历史?
你思我想
三核心六要素
三核心:人——物——事 ①时间 ②地点 六要素:
③人物 ④背景 ⑤过程 ⑥影响
初中三年共六本历史书:
分别讲述的是: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认识教材的结构: 目录:要对全部内容及线索有一个总体把握 导读:单元导言以及课前导语。分别是对该册书的主 题、该单元的内容以及每一节课的内容的概括。起提 纲挈领的作用,并提示重点,引起思考。 正文:大字专述主题内容,小字是对正文的阐述或补 充发展。 其他材料:图表、史料、知识栏、思考题等。概括, 提示重点,帮助理解、启发思考,开拓视野。 大事年表:把中外史事放在人类文明进程的大背景 下,同时给纵向展现社会各横切面的互动与流变;政 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的内容都有,帮助学生加强对 历史发展全貌的认识。而本册书又以政治史为主线, 以经济史、文化史等为辅。
历史线索——筋骨
历史概念——细胞 历史史实——血与肉
历史课我的要求 1、信任与喜欢。 2、带全学习用品: (1)课本 (2)地图册 (3)练习册 (4)学习用品
赠言: 1、昨天是历史,明天是神话 ,只有今天是礼物。 2、怕苦,苦一辈子;不怕苦 ,苦半辈子!———李敖 3、把你的脸迎向阳光,就不 会有阴影! 4、“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历史学习方法
1、读:精读教材,由厚到薄,不留死 角,广泛地史料阅读。 2、记:动脑动手,横向纵向比较 3、听:先预习,然后上课,有针对性 地听。 4、写:做好课堂笔记, 5、讲:上课大胆发言,集中探讨,各 抒己见 6、思:要有独立思考的个性,学会思考
质疑,对历史问题可以有多角度的理解。
历史规律——灵魂
奎屯市一中
李新亮
教学目标
1、历史是什么?
2、为什么学习历史? 3、如何学习历史?
合作探究
1、历史是什么?
你思我想
拓展延伸
历史是: ①故事; ②历史课本; ③历史学 家写的史书; ④普及历史读物或 者历史影视剧· · · · · · ⑤汉---许慎《说文解字》云: “历,过也,传也。史,记事者 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两 个词综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对过
去的事情所做的客观的记录。
Hale Waihona Puke 流如果让你来记录个人史, 你会选择记录那些事情呢? (如何认识历史?)
口述史料:人们口耳相传的产物。 如电视采访、民间探访等。 文献史料:被人们用文字记录下来 的资料。第一手史料是被当时人记录 下来的公文、书信、日记、照片、视 频等。第二手史料是研究这个时代的 书籍。
品味
——诗歌中的历史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 以知品行,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唐太宗李世民
开国领袖毛泽东之所以文能安邦、武 能定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中外历 史的深入研究和领悟。他不仅驰骋史海, 熟读了古今史籍,还点读了古今史籍,还 点评了《二十四史》。其运用历史知识之 娴熟,分析现实问题之精辟,足见历史思 维对一代伟人的影响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