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号:SCCS-QR-7.1.1-03监理实施细则工程名称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迁建工程分部分项名称脚手架搭设与拆除安全编制(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批(总监理工程师)上海市工程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2011年月日脚手架工程安全监理实施细则一、工程概况:1.1、工程的基本概况:本工程项目由4幢单体,其中:住院楼上部结构12层,建筑高度51m,门诊楼上部结构5层,建筑高度24m,教学行政楼上部结构4层,建筑高度20.84m,后勤保障楼上部结构3层,建筑高度12.45m,地上建筑施工外脚手架,除住院楼采用悬挑脚手架形式,其他各单体采用落地脚手架形式。
住院楼共12层,建筑高度51m分别在一层、五层和九层设置悬挑水平钢梁,其余各单体采用落地单排脚手架1.2、落地脚手架本工程脚手架采用普通落地脚手架形式,脚手架高度应超出最上面一个楼层2m高度,常规脚手架的立杆横距为0.9m,纵距为1.2m;步距除第一步为1.6m外,其余均为1.8m,内立杆距墙0.4m。
1.2.1、脚手架每步均应搭设纵、横水平杆。
纵向水平间距400mm,搁置在横向水平杆上,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结。
架体底部设纵、横向扫地杆,离地高度200mm。
每步水平杆上均满铺脚手板。
1.2.2上部结构脚手架的连墙杆用Ф48钢管,与结构的拉结方式为:水平方向每2~3跨(3.6~6.4m)在立柱上设置Ф48钢管的连墙杆,竖向方向在每个楼层面标高设置。
1.2.3、上部结构外脚手架的外立面,在整个长度和高度内连续搭设剪刀撑。
上部结构外脚手架,每步的外立面上均要搭设两道水平栏杆,离脚手板高度分别为0.5m和1.2m。
每步的外立面底部设300mm高的脚手板作为挡板。
外立面上满挂安全网和绿网。
内立面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隙处,每四步设一道水平安全网或盖板,以防高空坠物从空隙中落下伤人。
1.2.4、上部结构外脚手架可搭设人行斜道,供人员上下。
斜道坡度1:3,拐弯处设平台,外侧面的安全防护设置同上。
如空间不够,例如地下室外墙脚手架,可在内部用钢管扣件搭设爬梯。
上部结构落地脚手架立杆落在地下室顶板上。
1.3、悬挑脚手架(住院楼部分)1.3.1、悬挑脚手架为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分别为一层、五层、九层,最高高度19m。
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1.20m,横距0.90m,步距1.80m。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Ф48 3.0,同时施工2层,脚手板共铺设4层。
1.3.2、悬挑水平钢梁采用[20a号槽钢U口垂直,其中建筑物外悬挑段长度2m,建筑物内锚固段长度2m。
1.3.3、悬挑水平钢梁采用悬臂式结构,下部采用[20a号槽钢作斜撑,支点设在同层梁底。
二、监理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3、《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部建建(2000)230号;4、《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DGJ08-905-99;5、《普通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6、《建筑安装安全技术规程》;7、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8、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房屋建筑(施工)部分第九篇施工安全第4部分脚手架。
三、监理控制要点和搭设要求3.1、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为:材料配备定位设置木垫板、钢底座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格栅)剪刀撑连墙杆铺脚手片(竹笆)扎防护栏杆、刷黄油漆立网围挡3.2、脚手架基础上采用20mm厚木脚板支垫。
搭设时应将木垫板铺平,放好底座,再将立杆放入底座内不准将立杆直接置于木板上。
3.3、脚手架设1.2m防护栏和18cm高挡脚板,均搭设在立杆内侧,操作层上铺竹笆,护身栏杆用密目网全封闭并用5mm尼龙绳固定牢靠。
3.4、位于通道处的脚手架底部垫板(木),应低于其两侧地面,并在其上加设盖板,避免扰动。
3.5、双排架先立里排立杆,后立外排主杆。
每排立杆宜先立两头的,再立中间。
互相看齐后,立中间部分杆。
双排架内、外排两立杆的连线要与墙面垂直。
立杆接长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
3.6、定距定位。
立杆纵距 1.8m,横距 1.05m,纵向水平杆步距除第一步为1.6m外,其余均为 1.8m,内立杆距墙面为400mm,连接杆水平间距为2~3跨(3.6~6.4m),竖向一般在每个楼层面标高设置。
根据以上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内、外立杆离墙距离,并打标记。
3.7、在距底座200mm处,设置纵向扫地杆,连接立杆下端,防止立杆底端在纵向发生位移。
在纵向扫地杆上设置横向扫地杆,连接立杆下端,防止立杆底部在横向发生位移。
3.8、材料搬运的出入口处两侧,内、外立杆用两双跟钢管用扣件紧固,在出入口外侧上面搭设安全遮棚,棚宽大于出入口的宽度,棚顶满铺间距大于50cm 的双层脚手板。
3.9、剪刀撑除在外侧连续布置,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º-60º。
3.10、连墙(柱)件拉结,且连墙件一般设置在梁、剪力墙、现浇楼板等具有较好抗水平力作用的结构部位。
上部结构外脚手架的连墙杆采用Ф48钢管,水平间距为2~3跨(3.6~6.4m),竖向一般在每个楼层面标高设置。
与结构的拉结方式为:与结构柱采用钢管抱箍的形式拉结或者在结构边梁上预埋竖向短钢管,与短钢管拉结。
3.11、护栏和挡脚板,在铺脚手板的操作层上,必须设2道护栏和挡脚板。
上栏杆高度≥1.1m。
3.12、立杆、大横杆均采用一字扣件对接,在搭设过程中立杆要搭设在大横杆的外侧,相邻两根杆件接头要相互错开一步且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
立杆搭设要垂直,横杆搭设要水平,立杆的纵距排距偏差不大于±20mm,立杆的纵距偏差不大于±20mm,小横杆外侧伸出架体的长度为140mm,小横杆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cm,靠墙一侧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400mm。
3.13、脚手板的铺设,施工操作层的脚手架必须铺满、铺稳、铺严,距离墙面不得大于400mm,里立杆与墙面之间铺设一块脚手板,不得有空隙和空头板,本工程砌筑自上而下的进行施工只考虑一个操作层,对头铺设的脚手板,接头下面必须设两根小横杆,板端距小横杆150mm,拐弯处得脚手板必须交叉搭铺。
3.14、操作层、通道口的防护,在操作层高1.2m处设两道防护栏杆,但必须挂设有准用证的密目式立网,立网的边绳与大横杆靠紧,并用绳子连接牢固,并设180mm高的踢脚板用竹胶板代替。
距地3m处设一层兜网,住院楼还需在每道悬挑钢梁下方设置一层兜网。
3.15、脚手架体与建筑物之间封闭办法:密目网应垂直封闭。
3.16、在脚手架周边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在脚手架作业的施工人员严禁吸烟,四周防护网要四证齐全,要有阻燃性能,其续燃、阴燃时间均不得大于4秒,要符合GB16909的规定。
3.17、金属钢管架应有防雷电措施,一般在规定的位置,安装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体可用1.5m长,壁厚不小于2.5mm的钢管或直径不小于20mm的圆钢或大于50 50mm的角钢,将其一端打尖,嵌入地下,接地体的位置应放在不宜走到的地方,同时要与其他金属体或电缆保持3mm以上的距离。
3.18、过窗洞的处理:双排脚手架遇窗洞时,应增设立杆或吊设二根短大横杆,将荷载传递到两侧的小横杆,若窗洞超过1.5m时应在室内加设立杆(底部加铺垫木)和大横杆来承担小横杆传来的荷载。
3.19、脚手架分段搭设完后,必须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未经验收严禁使用。
四、安全监理工作内容:4.1、脚手架搭设前的监理工作:1)审核承包单位提供的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其安全措施等;2)审核脚手架搭设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岗位合格证书,并要求持证上岗;3)如果是专业的脚手架搭设施工单位,则要审查其单位的安全生产资质;4)督促总、分包单位按有关要求进行技术交底;5)对搭设脚手架的有关设备、机具、材料按规定进行检查验收;6)对搭设脚手架安全施工应急抢险预案;4.2、脚手架搭设过程中的监理工作:4.2.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监理工作:(1)搭设用于高层建筑和一般建筑工程的金属扣件双排脚手架,应严格按有关法规文件的要求执行;(2)搭设前应严格进行钢管的筛选,凡严重锈蚀、薄壁、严重弯曲裂变的杆件不宜采用;(3)严重锈蚀、变形、裂缝、螺栓螺纹已损坏的扣件不宜采用;(4)脚手架的基础除按规定设置外,必须做好排水处理;(5)高层钢管脚手架座立于槽钢上的,必须有地杆连接保护,普通脚手架立杆必须设底座保护;(6)不宜采用承插式钢管作底步位立杆交错之用;(7)所有扣件紧固力矩,应达到45-55N•m;(8)同一立而后小横杆,应对等交错设置,同时立杆上下对直;(9)斜杆接长不宜采用对接扣件,应采用叠交方式用两只回转扣件接长,搭接距离应大于0.4m;(10)高层建筑金属脚手架的拉杆,不宜采用铁丝攀拉,必须使用埋件形式的刚性材料;(11)钢管上严禁打孔;(12)当脚手架搭设尺寸中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和连墙件间距有变化时,除计算底层立杆段外,还必须对出现最大步距或最大立杆纵距、立杆横距、连墙件间距等部位的立杆段进行验算,符合设计要求后按验算符合要求的进行搭设;(13)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500mm;(14)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15)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16)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两步);(17)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18)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19)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中间宜每隔6跨度一道;(20)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杆件以上两步;(21)立杆搭设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22)连墙件、剪刀撑、斜撑的搭设应符合剪刀撑、横向斜撑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4.2.2、门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工程的监理:(1)钢管应平直,平直度允许偏差为管长的1/500,两端面应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口,严禁使用有硬伤(硬弯、砸扁等)及严重锈蚀的钢管;(2)在脚手架的顶层门架上部、连墙件设置层、防护棚设置处必须设置水平架;(3)搭设脚手架的场地必须平整坚实,并作好排水;(4)搭设门架及配件应符合交叉支撑、水平架或脚手板应紧随门架的安装及时设置,连接门架与配件的锁臂、搭钩必须处于锁住状态;(5)加固杆、剪刀撑等加固件的搭设必须与脚手架同步搭设;(6)连墙件的搭设必须随脚手架搭设同步进行,严禁滞后设置或搭设完毕后补做;(7)上、下榀门架的组装必须设置连接棒及锁臂,连接棒直径应小于立杆内径的1-2mm;(8)在脚手架的顶层门架上部,连接墙设置层、防护棚设置必须设置水平架;4.2.3、室内满堂脚手架的搭设工程的监理:(1)室内满堂脚手架应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搭设;(2)满堂脚手架的纵、横距不应大于2m;(3)满堂脚手架应设登高措施,保证操作人员上下安全;(4)操作层应满铺竹笆,不得留有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