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20:其他现代文阅读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现代文阅读 (共14题;共237分)1. (18分)开心阅读。
蚂蚁和蜜蜂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
画家画了不少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我们的生活比蜜甜……”蚂蚁很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
我们干的活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妈蚁想来想去也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喂,蜂儿,我问你一个问题。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说。
“你说我们蚂蚁勤劳不勤劳?”“你们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小蜜蜂想了一会儿,笑着说:“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
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勤劳却是为了人们……”蚂蚁听了,心服口服,从此再也不忌妒蜜蜂了。
(1)文章第1自然段最后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倒数第2自然段最后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三个意思相近的词,写在横线上。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①只有一心为人们做出贡献的人,才能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称赞。
②只有耐心地讲清楚道理,才能解开别人的疑团。
③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
2.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对手,你好狼常到一个牧场叼羊。
牧场主用了整整一个冬季,请猎手围猎狼群,狼患总算解除了。
过了不久,羊群开始流行疫病,羊大批地死掉,比遭受狼患的损失还大。
牧场主又请来了医生防疫治病。
但是,不知为什么,疫病还是不断地发生,没办法,只好请来一批专家会诊。
专家的结论却是去请几只狼来,放回到附近的山里去。
原来,狼先生先前的光临,对羊群有着天然的“优生优育”的作用。
狼的骚扰,使羊群常常惊悸奔跑,羊群因之格外健壮,老弱病残填入粮口,疫病源也就不复存在了。
这件真实的故事,十分耐人寻味。
在生物链中,狼是羊的天敌。
没有了这个对手,羊群就面临着灾难。
现在,人类之所以保护生物,就是让生物链不致隔断,换句话说,就是让每种生物都有对手。
有对手,保有警惕,便不失活力。
这个道理人类亦然。
当年七国称雄,秦便图强自新;一旦六国并入秦的版图,没了敌人,秦国也就英雄末路二世而亡了。
现在,我们公认竞争是好东西,就是因为竞争使参与者都有了对手,逼着每个人锐意进取,否则就会自毁长城。
人生如登山,只要有高峰还在前头,人的脚步就不会停下。
一旦把千山万壑踩在脚下,真正的对手便是自己了。
美国拳王泰森称霸拳坛,击垮了一个又一个挑战对手。
不想胜利和鲜花带给他的是骄狂、麻木和纵欲,终至因罪下狱。
美国舆论惊呼“拳王自己打倒了自己”。
可见,视自己为对手,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人生的十八盘,是最艰难的选择。
在人生漫漫的征途上,对手是同行者,也是挑战者,是对手唤起我们挑战的冲动和渴望,失去对手,我们或许将失去一切。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妨说一声:“你好,对手。
”(1)本文第1自然段中划线字“请”是作者精心设计选择的一个动词,联系下文看,选择这个词是因为________。
(2)“耐人寻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件真实的故事,十分耐人寻味”?(3)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看,第5自然段开头的画线句“有对手,保持警惕,才不失活力。
这个道理人类亦然。
”作用是什么?(4)下列说法,哪两项是正确的?()A . 本文颇具新意,指出只有狼的存在,才有羊群的发展。
B . 本文的主要意图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是一致的。
C . 本文意在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竞争,锐意进取,并且告诫人们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D . 本文作者认为,泰森由于击败了所有的对手,所以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毁灭。
E . 正因为对手是人生路上的朋友,所以本文作者亲切地向对手致意“你好”。
(5)为了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精选了三件事,第二件事主要写了什么?(6)你在生活、学习上有“对手”吗?你怎样和他(她)相处?3. (11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
殊不知成功是由____成____与____功____两个字组成的____成是功的积累____叫做____功到自然成。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
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
然而,经过一年、两午……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成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我们还要成功干吗?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收集整理,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与其坐着羡慕别人“成”,倒不如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
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
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不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1)在第一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
殊不知成功是由________成________与________功________两个字组成的________成是功的积累________叫做________功到自然成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成”和“功”有着密切的关系,成是功的________,功是成的________。
成功对于懒汉来说是________的,对于奋斗者来说又是________的。
(3)短文列举了哪些人物的事例说明“功到自然成”?分别用一句话作简要的概括。
(4)“水滴石穿”对你有什么启示?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4. (1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飞舞的窗帘在一幢红房子上有一扇米黄色的窗子,在窗子上挂着一幅蓝色小花的窗帘。
每当风吹起,蓝色的窗帘就欢快地飞舞起来。
它多想跟着风一起去旅行啊!可是它被一个个小铁圈连在窗子的横杆上,无论怎么用力都(无济于事无能为力)。
于是,它和所有过路的小鸟、小蚂蚁、小花猫等等打听外面的事情。
渐渐的,附近的朋友都知道这里有一个喜欢收集新闻的蓝色窗帘,每当它们路过就把新的消息告诉它,而风吹过的时候,窗帘就把这些消息随风发布出去。
这些信息(果然居然)帮助了很多朋友:狗妈妈找到了它走丢的孩子,昆虫找到了食物,东边的柳树把悄悄话传给西边的柳树……大家都很感谢蓝色的窗帘。
转眼,蓝色的窗帘变旧了,主人把它取下来顺手放在窗台上。
好朋友风发现它自由了,于是高兴地把它带到了空中。
它跟着风飞舞旋转起来,多么兴奋啊!最后它累了,在一块草地上停留下来。
正好在草地上野餐的小兄妹发现了它。
妹妹高兴地对哥哥说:“哥哥,看,它可以做我们的野餐毯!”就这样,蓝色的窗帘陪着小主人去了很多地方,看了很多的风景,实现了最初的(希望愿望)。
而最让它感到幸福的是,它一直都在为别人带来快乐。
(1)选择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都________(无济于事无能为力)(果然居然)________帮助最初的________(希望愿望)(2)窗帘最初的愿望是()A . 收集新闻B . 陪小主人去很多地方C . 跟随风一起去旅行D . 跟随风旋转(3)“大家都很感谢蓝色的窗帘”的原因是()A . 蓝色的窗帘和大家都是好朋友B . 蓝色的窗帘用实际行动帮助了大家C . 蓝色的窗帘通过提供很多信息帮助了大家D . 蓝色的窗帘给大家讲有趣的事情(4)窗帘感觉最幸福的事情是()A . 实现了自己的愿望B . 一直都在为别人带来快乐C . 看了很多风景D . 知道了很多消息5. (21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以勤奋为起点我在少年时代,曾看见过不少天资聪明、敏捷过人的学生。
可是有些人自以为才华超群,忽视勤奋努力,结果他们的天才一天天地暗淡下去,落得一事无成。
这就应验了中国一句古话:“聪明反被聪明误”,而相反的例子也不少见,有的人并无“天才”,但很有自知之明,终日勤奋努力,遇事寻根究底,终于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作出了优异的成绩。
这些事例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天才”并不可靠,只有勤奋才靠得住。
因此_____我要告诉全国少年朋友一句心里话_____你们在现在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_____与其相信“天才”,不如相信勤奋_____只有这样,你们才能看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艰巨性,只有这样,才会愿意付出艰苦的努力,去攻克学习和工作的难关,锻炼成攀登科学高峰的勇士。
在向四个现代化的雄伟目标进军的时代,少年儿童是我们未来的希望所在。
然而,我们现在希望的,却是要求你们在刚刚迈步的时候,就要以勤奋作为自己的起点。
(1)给第二自然段中横线上填上标点符号。
因此________我要告诉全国少年朋友一句心里话________你们在现在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________与其相信“天才”,不如相信勤奋________(2)“朋友”的反义词是________。
(3)用“勤奋”造一个句子。
(4)“只有这样,你们才能看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艰巨性,……”这句话中的“这样”指的是()A . 相信天才B . 相信勤奋C . 相信聪明(5)文章的最后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A . 照应开头,总结全文B . 点明题意,突出中心C . 强调抒情,感染读者6. (11分)课外阅读。
梅花颂在许多人眼里,牡丹是美的象征。
的确,牡丹红得妖娆,红得明艳。
古人云:“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能在百花齐放的春日“枝”压群芳,人们对它的喜爱自然在情理之中了。
然而,我却更加钟情那集秀于淡雅、集傲于纤弱的梅花。
然而,梅花并不是像菊花那样消极,它不透露“心远地自偏”的那份无奈的清净,而书写了“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的执著坚毅。
即使“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它们仍凌霄独放,将生命之美在银装素裹中完美诠释。
此时的牡丹、荷花与昙花,早就没有了昔日的飒爽英姿,惟余一段饱经沧桑的枝干;而梅却傲然挺立,任由寒刀般的北风撕扯,任由冰凿般的大雪欺压,它们毫无惧色,在万里北国中绽放着貌似娇弱的花,用那平凡的生命抒写着不平凡的传奇!我喜欢梅花,喜欢那纯洁自然的清新、也喜欢那迎风斗雪的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