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果蔬贮藏病害

第五章果蔬贮藏病害


36
• 5.2.1.7柑橘焦腐病 • 症状:初在果蒂周围出现水渍状、柔软病斑,后迅 速扩展,病部果皮暗紫褐色,缺乏光泽,指压果皮 易破碎撕下。蒂部腐烂后,病菌很快进入果心,并 穿过果心引起顶部出现同样的腐烂症状。 • 发病规律:分生孢子由雨水飞溅到果实上,由伤口, 特别是果蒂剪口,或自然脱落的果蒂离层区浸入, 一旦浸入发展很快。 • 防治:采收时,尽量减少和避免产生伤口。正确使 用乙烯催熟;若能在田间喷施药物也能减少贮运期 间发病。
47
5.2.1.12葡萄、草莓灰霉病
特征:病菌在田间时入侵,潜伏期长, 且病菌极耐低温,造成果蔬产品腐烂损 失严重。
症状:灰霉病,侵染组织呈浅褐色,病 斑软化,迅速扩展,上面产生灰褐色的 孢子,有时有黑色的菌核出现。
48
草莓灰霉病
49
草莓灰霉腐烂不同的表现症状(Various aspects of Botrytis rot in strawberry)
12
白菜细菌性软腐病
菜株腐烂后,可从根髓或叶柄基部向上发展蔓延, 引起全株腐烂,也可从外叶边缘或心叶顶端开始向下发 展,或从叶片虫伤处向四周蔓延,最后造成整个菜头腐 烂。腐烂的病叶失水干枯变成薄纸状。
13
• • • • • •
5.1.2.3病原菌的浸染特点 1、菌源 (1)田间无症状,但已被浸染的果蔬产品 (2)产品上污染的带菌土壤或病原菌 (3)进入贮藏库的已发病的果蔬产品 (4)广泛分布在贮藏库及工具上的某些腐生 菌或弱寄生菌 • 2、浸染过程 • 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 和发病期。
28
甜瓜酸腐病的发展
脐橙酸腐病
29
甜瓜酸腐病(Sour rot of melon)
30
• 5.2.1.5柑橘黑腐病 • 症状:分四种类型分别是蒂腐型、褐斑型、干疤 型、心腐型 • 发病规律:有的是从蒂部入浸,有的从果皮上伤 口入浸。前者潜伏期长,需要到贮藏后期发现; 后者潜伏期较短,从贮藏中期就可以发现 • 防治:
15
(1)越冬越夏 田间侵染的重点时期是3月下旬到5月中旬。在 北方苹果产区,腐烂病每年一般出现两个高峰,既
春季高峰和秋季高峰。春季高峰以2~3月份为主。
秋季高峰一般在7~9月份,但危害较春季轻。
• (2)病害的初侵染和再侵染
• 病原菌越冬或越夏后对寄主的初次侵染称为初侵染。 • 初侵染发病后所产生的病原体通过传播引起的再次 或多次侵染称为再侵染。
43
荔枝霜疫霉病
44
5.2.1.11芒果炭疽病
特征:病菌在田间入侵,主要危害成熟果实, 贮运期间发病严重。 症状:炭疽病,发病初期果实表面出现浅褐
色圆形小斑,迅速扩大,呈深褐色,稍凹 陷皱褶,病斑呈同心轮纹状排列,湿度大 时,溢出粉红色黏液。
45
芒果炭疽蒂腐病(Anthracnose stem-end rot of mango)
8
• 镰刀菌属(Fusarium) 镰刀菌属在果蔬和观赏 植物上引起采后粉红色或黄色、白色霉变,尤 其是根茎类、鳞茎类、块茎类;而果实类如黄 瓜、甜瓜、番茄也常常受害。 • 地霉属(Geotrichum) 地霉造成柑桔、番茄、 胡萝卜和其他果蔬的“酸腐”病。 • 青霉属(Penicillum) 青霉属的不同种造成青霉 病(P. italicum Wehmer)和绿霉病(P. digitatum Sacc.),这是最普遍的采后病害, 侵害所有类型的柑桔、苹果、梨、葡萄、甜瓜、 无花果、甘薯及其它果蔬。
50
贮藏在0 ℃的葡萄灰霉病(Gray mold rot in grapes stored at 0℃)
51
5.2.1.13桃、李、杏褐腐病
特征:低温下仍可传染,并可通过腐烂果实 接触传染。 症状:果实受害初期病部为浅褐色软腐状小 斑,数日内迅速扩大及全果,果肉松软,病 斑表面长出灰褐色绒状菌丝,上面产生褐色 或灰白色孢子,呈同心圆的轮纹状排列。
37
Beurre d’Anjou 梨青霉蒂腐病(Stem-end blue mold rot ot Beurre d’Anjou pear
38
• 5.2.1.8香蕉炭疽病
• 症状:炭疽病,发病初期果实表面出现浅褐色圆形 小斑,迅速扩大,呈深褐色,稍凹陷皱褶,病斑呈 同心轮纹状排列,湿度大时,溢出粉红色黏液。
16
• (3)传播途径
• 接触传播


震动传播
水滴传播


土壤传播
昆虫传播
17
• • • •
5.2果品贮藏病害 5.2.1浸染性病害 5.2.1.1苹果、梨褐腐病 症状:受害初,产生浅褐色软腐状小斑,后向四周扩展,经 5~7天即可使整个果实腐烂。
• 病原菌:子囊菌亚门盘菌纲,链核盘菌属,果生链核盘菌 • 发病规律:通过伤口浸入,也可通过皮孔入浸果实,贮运期 间可接触传播或昆虫传播。最适发病温度是25度。 • 防治:适期采收,避免早采,以保证果品的品质和贮藏性能; 避免伤口,严格剔除各种伤果和虫果,并进行分级包装。
41
香蕉镰刀菌冠腐病(Furarium blossom-end disease of banana)42
• 5.2.1.10荔枝霜疫病 • 症状:土壤传染,高温高湿易发病,低温可控制 发病。果蒂开始出现不规则,无明显边缘的褐色 病斑,潮湿时长出白色霉层,病斑扩展迅速,全果 变褐,果肉发酸成浆,溢出褐水。 • 发病规律: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内越冬,次年产生 大量孢子囊和游动孢子。由于病程极短,再浸染频 繁,很快造成严重危害。 • 防治:多以低温结合浸药处理。
柑橘褐色蒂腐病(Phomopsis stem-end rot of orange)
34
Granny smith 苹果青霉蒂腐病 (Stem-end blue mold rot of Granny smith apple)
35
猕猴桃青霉蒂腐病(Penicillium stem-end rot of kiwifruit)
3
• 5.1.2.1非浸染性病害常见的病因 • 1、冷害和冻害
冷害是指果蔬在组织冰点以上的不适低温所造成 的伤害,是逆境伤害的一种。早期症状为表面的凹陷 斑点,在冷害发展的过程中会连成大块凹坑。
冻害发生在园艺产品的冰点温度以下,主要导致
细胞结冰破裂,组织损伤,出现萎焉、色变和死亡。
表现:水泡状、组织透明或半透明。
25
Bartlett梨青霉病(Blue mold rot in ripe Bartlett pear)
26
贮藏在0℃的油桃青霉病(Blue mold rot of nectarines stored at 0 ℃
27
• 5.2.1.4柑橘酸腐病
• 症状:“酸腐”,开始为水浸状褐斑,组织软化, 逐渐扩大至全果,果皮破裂,病斑表面有一层奶油 色黏性菌层,上有灰白色孢子,果肉腐烂酸臭,溢 出酸味水状物,产生白霉 • 发病规律:病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内,通过结果部位 低的果实与土壤接触,或雨水飞溅孢子、风吹起土 粒接触下层果实而传播。 • 防治:采收时不用尖头剪刀,小心避免造成伤口
18
柑 橘 褐 腐 病
(Citrus fruit brown rot)
油桃褐腐病
19
樱桃褐腐病
20
采前油桃褐腐病
指甲伤口处的油桃褐腐病
21
• 5.2.1.2苹果、梨霉心病 • 症状:墨绿色霉状菌丝体在果实心室内存活,条件 合适时,使果心变褐腐烂,后不规则地向果实外缘 扩展。 • 病原菌:主要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链格孢属。 • 发病规律:花期为重点浸染时期,尤其是开花前期, 病菌浸染苹果稍多于果实期,要到果实生长后期或 贮藏期才发病,继续腐烂。 • 防治:在7~8月喷布纤维素500倍液加50%多菌灵 1000倍液3~4次,具有明显的防病效果
果蔬贮藏的病害与防治
L/O/G/O
1
• 学习目标:
• 1、掌握果蔬贮运期间传染性病害主要病原、传染 过程、病症和综合防病措施,生理性病害发病的 原因、病症和防治措施。 • 2、了解其它果品、蔬菜贮藏病害发生的原因及其 防治方法
2
• 5.1贮藏病害的定义、病因及侵染特点 • 5.1.1定义 • 一般是指在贮运过程中发病、传播、蔓 延的病害,包括田间已被浸染,但尚无明显 症状,在贮运期间发病或继续危害的病害。 • 5.1.2病因 • 病因分为两大类: • 1、是非生物因素造成的非浸染性病害(生理 性病害) • 2、为寄生物浸染引起的浸染性病害
31
板栗黑腐病
32
• 5.2.1.6柑橘褐色蒂腐病 • 症状:主要出现于贮藏后期,多自蒂部开始发 病,病斑圆形,褐色、革质,指压不破。病果 内部腐烂较果皮速度快,致使病部边缘后期呈 波纹状,色泽转深。 • 发病规律:贮运期间的病果,来自田间已被病 菌入浸的果实。 • 防治:主要应控制田间发病
33
9
10
• 2细菌病害 • 最主要的是欧文氏杆菌属(Erwina),其次 是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cn)。欧文氏杆菌 侵染大白菜、甘盘、生莱,萝卜等十字花科蔬 菜,引起软腐病。马铃薯、番茄、甜椒,大葱、 洋葱、胡萝卜、芹菜,莴苣、甜瓜se cabbage bacterial disease
• 发病规律:初染源是带病的蕉树,病斑上的分 生孢子由风雨或昆虫传播,浸入后,最易在幼 嫩组织上先发病。 • 防治:首先要控制田间浸染。采后多用药物浸 果效果较好;适时采收,避免檫伤。
39
香蕉炭疽病(Anthracnose of banana)
40
• 5.2.1.9香蕉镰刀菌冠腐病 • 症状:蕉梳切口处出现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含大量 大、小型分生孢子,造成轴腐,进而向果柄扩展, 病部暗褐色,前缘水渍状,指果脱落,20到25天后 果身发病,果皮暴裂,覆盖许多白色菌丝体及分生 孢子,蕉肉僵死,不易催熟转黄。 • 发病规律:香蕉镰刀菌分布很广,易从各种伤口浸 入,发展并继续接触传病。 • 防治:轻拿轻放,减少贮运过程中的机械损伤;药 剂防腐是必须的一项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