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技术规范标准)煤粉炉技术规范书

2020(技术规范标准)煤粉炉技术规范书

江苏德龙镍业印尼自备电厂工程10×240t/h高温高压自然循环煤粉锅炉技术规范书买方:德龙镍业有限责任公司卖方:锅炉厂总承包单位: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日期:2014年12月1 总则 (2)2 工程概况 (3)3 设计、运行条件与环境条件 (3)4 技术要求 (8)5 监造(检验)和性能验收试验 (36)6设计与供货界限及接口规则 (37)7 清洁、油漆、保温、包装、装卸、运输与储存 (39)8 设备技术数据 (40)附件1 供货范围 (50)附件2 技术资料及交付进度 (59)附件3 设备监造(检验)和性能验收试验 (63)附件4 技术服务和设计联络 (67)附件5 大(部)件情况 (70)附件6 设备交货进度表 (71)1.1本锅炉技术规范书适用印尼肯达里10×240t/h 煤粉锅炉设备及其配套系统,它包括锅炉及配套系统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制造、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技术协议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未对一切技术要求作出详细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提供一套满足技术协议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并满足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和要求。

1.3卖方对燃煤锅炉的整套系统和设备(包括附属系统与设备、附件等)负有全责,即包括分包(或采购)的产品。

分包(或采购)的产品制造商详见供货及分包附件。

如有改变,必须事先征得买方的认可和同意,否则买方有权拒绝收货。

卖方提供的设备是成熟可靠、技术先进的全新产品。

1.4卖方的工作范围包括招标范围内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包装、运输,以及安装、调试和开车指导、并配合开工方案优化工作等。

1.5本技术协议所使用的标准若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6合同签订后1个月内,按本规范要求,卖方提出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装配、安装、调试、试运、验收、试验、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买方,由买方和设计方确认。

1.7卖方的所有设计文件满足本工程统一规定的要求。

1.8合同签订后,分包(或对外采购)的主要产品制造商需征得买方的认可。

对于卖方配套的控制装置、仪表设备,卖方将考虑和提供与DCS控制系统的接口并负责与DCS控制系统的协调配合,直至接口完备。

1.9买方有权参加分包、外购设备的招标和技术谈判,卖方和买方协商选择分包厂家,但技术上由卖方负责归口协调。

卖方变更或增加外购件供应商,或者在本技术协议中未明确的外购件供应商,需在采购前一个月报买方确认同意。

1.10在签订合同之后,买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等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在设备投料生产前,卖方将在设计上给予修改。

具体项目由买方与卖方共同商定。

1.11所有本技术协议未能涉及的技术内容和在执行技术协议过程中有问题需要变动时,必须由三方共同协商解决,并以书面形式记录,作为本技术协议的补充部分。

1.12本工程暂不考虑采用KKS编码,但买方保留卖方提供KKS编码的权利。

2 工程概况2.1 厂址概况本项目位于印度尼西亚东南苏拉威西肯达里市科纳韦bondoala区morosi村,距离肯达里市车程一个小时。

2.2 交通运输(1)项目名称江苏德龙镍业印尼自备电厂工程(2)建设地点印度尼西亚东南苏拉威西肯达里市科纳韦bondoala区morosi村(3)建设规模10×240t/h 高温高压煤粉锅炉+10x60MW高温高压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4)建设台数10台(5)燃料供应及其运输本装置锅炉主要燃料为煤,点火及稳燃用燃料为0号轻柴油。

(6)除尘本装置采用三电场静电除尘器(7)除灰锅炉的炉底渣采用钢带捞渣机除渣方式送至渣仓储存,除尘器的飞灰采用气力干式输灰系统送至灰库。

(8)运输方式卖方确定。

2.3供货设备:240t/h 高温高压煤粉锅炉10台3 设计、运行条件与环境条件3.1气象条件3.1.1 气象说明常年平均气温白天最高40 ºC 夜晚22 ºC +/- 2年均降雨max 60 mm/hour设计环境干球温度32ºC设计环境湿球温度28.3ºC海拔高度高出海平面约15 m风速最大30 m/s设计风压40kg/m2(基于中国标准,即50年一遇,10米高处10分钟内的平均风压)湿度max 90%地震烈度(暂定)按抗震设防烈度按8度考虑。

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3.1.5煤质资料3.1.6点火及稳燃本工程机组点火用油采用0号轻柴油(GB252-87)。

燃油品质如下:3.1.7锅炉给水及蒸汽质量标准排污率: 正常时(按BMCR的2%计)锅炉给水及蒸汽质量标准符合GB/T 12145-2008《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的规定。

3.2系统概况和相关设备3.2.1 锅炉型式:锅炉为高温高压、单汽包自然循环(无中间再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架悬吊结构、П型布置煤粉锅炉。

锅炉参数(暂定):3.2.2 汽轮机发电机组型式:高温高压10×60MW纯凝机组和次高温次高压1×15MW抽凝机组。

3.2.3 锅炉相关设备3.2.3.1锅炉运行方式:10台煤粉锅炉为切换母管制运行,10台锅炉分为3个单元,为4+4+2型式,带基本负荷,也可带变动负荷;正常情况下,10台锅炉均满负荷运行。

机组可以带基本负荷,并具有一定的调峰能力,机组能满足锅炉负荷为40%~100%BMCR时,投入全部自动装置(主汽温度除外)、锅炉不投燃油、全部燃煤的条件下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

在全部高加停运时(此时给水温度158℃),锅炉的蒸汽参数能保持在额定值,各受热面不超温。

3.2.3.2给水系统:省煤器前设置给水操作台用于给水调节,给水系统采用切换母管制,每台锅炉对应1台100%容量的给水泵,每个单元设置一台备用给水泵。

3.2.3.3汽轮机旁路系统:无。

3.2.3.4制粉系统形式:中速磨正压冷一次风方式,每台锅炉配3台磨煤机,2台运行,1台备用。

3.2.3.5除渣方式:锅炉采用固态排渣,干式除渣型式。

锅炉下联箱标高不低于5.0m,以确保除渣设施足够的安装空间。

3.2.3.7锅炉年运行时间:8000 小时。

3.2.3.8锅炉采用管箱式空气预热器,投运四年后漏风率不高于0.03。

3.2.3.9 送、引风机调节:送风机、引风机均采用液力耦合器调节。

3.3 设备规范3.3.1 设备名称:煤粉锅炉。

锅炉技术规范(投标方填写)4 技术要求4.1 性能要求4.1.1 锅炉按带基本负荷设计,并能适应汽轮机定压、滑压运行工况。

锅炉能在BMCR 负荷下长期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所有附属系统和辅机以及热控、保护设备系统均能正常投运。

锅炉具有较好的调节、启停性能和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40-100%BMCR调峰性能。

4.1.2 锅炉能适应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并能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和不超过轻度以上的结渣。

轻度结渣指24h满负荷运行,最多吹灰一次,锅炉各参数正常。

燃用设计煤种,按ASME PTC4.1标准试验,锅炉保证在额定和最大工况下热效率不小于%(按低位发热值);燃用校核煤种时,锅炉参数能达到额定值。

锅炉设计中,设计合理烟速,确保在尾部烟道不发生积灰,同时,也设置有足够数量的蒸汽和激波吹灰器(吹灰器型式待定),确保受热面不积灰。

4.1.3 锅炉在全部高加停运时,蒸汽参数能保持在额定值,过热器受热面不超温,锅炉蒸发量满足本技术协议锅炉出力要求。

4.1.4锅炉不投油助燃时其最低稳燃负荷不大于40%BMCR,锅炉在此负荷下能长期、稳定、安全运行。

4.1.5锅炉具有良好的煤质变化适应能力,当锅炉实际燃用煤质偏离技术规范书中给定的煤质,差值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时,锅炉在BMCR负荷下能安全稳定运行,并达到额定参数。

4.1.6 锅炉从点火至机组带满负荷的时间与汽机匹配,在正常启动情况下满足以下要求:冷态启动:6~8小时温态启动:3~4小时热态启动: 1.5~2小时极热态启动:<1.5小时且从锅炉点火至汽轮机冲转满足以下要求:冷态启动:150 分钟温态启动120 分钟热态启动45 分钟极热态启动20 分钟设计配合阶段提供锅炉冷态、温态、热态、极热态不同方式下的起动升压曲线。

卖方提供不同状态下锅炉启动的寿命消耗率以及总寿命消耗率。

锅炉在30年寿命期间允许启停次数总的寿命消耗不大于75%。

4.1.7 调负荷速度要求锅炉机组具有良好的变负荷适应性,对变压运行锅炉,锅炉负荷连续变化率满足下述要求:<50%BMCR时的负荷变化率不小于±3%B-MCR/min;≥50%BMCR时的负荷变化率不小于±5%B-MCR/min;卖方在工程设计阶段提供变压运行曲线,并与汽机配合。

允许的阶跃式变负荷变化率不低于10%BMCR/min。

4.1.8过热器温度控制范围:锅炉在定压运行时,保证在70%~100%BMCR负荷内过热蒸汽温度达到额定值,且不受磨煤机运行方式的影响。

锅炉在滑压运行时,保证在50~100%BMCR负荷内过热蒸汽温度达到额定值,出口过热蒸汽温度允许偏差±5℃。

4.1.9 锅炉燃烧室的承压能力锅炉燃烧室的设计压力不小于±5.8kPa,当燃烧室突然灭火或送风机全部跳闸,吸风机出现瞬间最大抽力时,炉墙及支撑件不产生永久变形,瞬态防爆压力按±8.7kPa设计。

锅炉钢性梁充分考虑炉膛内爆及外爆可能性,设计足够的钢度和强度,具有先进的防止煤粉爆炸的措施和良好的防止内爆的特性。

4.1.10 炉膛出口左右两侧烟温偏差炉膛出口左右两侧因空气动力场不均匀或旋转烟气流未衰减产生的烟温偏差不超过50℃。

4.1.11 过热器两侧出口的汽温偏差小于5℃。

4.1.12 在锅炉正常运行条件下,当环境温度(距保温表面1米处空气温度)小于或等于30℃时,锅炉炉墙、热力设备、管道等的保温表面温度不超过50℃;当环境温度大于30℃时,上述保温表面温度允许比环境温度高25℃,散热量不超过240W/m2。

4.1.13 锅炉在BMCR工况时,汽水系统的设计压降为:过热器蒸汽侧的压降不大于1.50MPa;省煤器入口联箱至汽包间水侧的压降不大于0.4MPa。

4.1.14 锅炉在投产一年后,年利用小时数大于8000小时。

锅炉两次大修间隔大于等于4年,小修间隔周期1年以上。

4.1.15 燃烧器的检修周期大于等于4年;喷水减温器的套筒、喷嘴使用寿命大于80000小时,省煤器防磨设施的检修周期大于等于4年。

省煤器如采用通风梁结构,则需保证自然通风能够满足安全运行要求。

4.1.16 锅炉各主要承压部件的使用寿命大于30年。

受烟气磨损的低温对流受热面的寿命不少于100000 小时。

4.1.17 删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