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公路大修SMA-13沥青砼路面摊铺试验段总结报告

高速公路大修SMA-13沥青砼路面摊铺试验段总结报告

G85渝昆高速公路(重庆段)2014年大修工程(东标段)SMA-13沥青砼罩面摊铺试验段总结报告重庆通力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二○一四年七月二十九日目录一、实验目的 (2)二、试铺路段情况 (2)三、机械设备及人员组成 (3)五、SMA-13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验证结果 (7)六、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 (8)七、粘层洒布情况 (9)八、沥青混合料运输和摊铺过程 (10)九、SMA-13上面层沥青混合料压实过程及试验结果 (12)十、松铺系数的测定 (16)十一、施工缝的处理方式 (17)十二、预期目标达成情况及结论 (18)SMA-13沥青砼罩面摊铺试验段总结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SMA-13罩面试验段通过合格的SMA-13组成设计,试铺路段铺筑方案采用重新调试的正式施工机械铺筑。

试铺路段选在已完成经监理检验合格的中、下面层路段K56+000至K55+500处,长度为500m。

试铺路段施工分为试拌和试铺两个阶段,决定的内容包括:1、根据各种机械的施工能力相匹配的原则,确定适宜的施工机械,按生产能力决定机械数量与组合方式。

2、确定施工产量及作业段的长度。

3、通过试拌决定后场拌和生产控制参数。

4、通过试铺决定前场施工工艺参数。

5、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6、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保体系、人员、机械设备、检测设备、通讯及指挥方式。

二、试铺路段情况三、机械设备及人员组成1、使用主要机械设备和数量2、人员组成情况及分工情况3、安全管理网络图:四、SMA-13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设计情况1、原材料基本性质2、混合料通过百分率3、SMA-13上面层最佳油石比(%)设计结果五、SMA-13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验证结果试铺段施工时项目部对拌和楼热料仓集料进行了再次筛分,筛分结果与生产配合比基本一致。

1、4cmSMA-13上面层试铺马歇尔试验结果2、4cmSMA-13上面层试铺混合料矿料筛分试验结果六、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1、拌和机的拌和方式我标段采用设在成渝高速公路青杠服务区旁的间歇式沥青拌和楼,离施工现场30km,7月27上午6:00开机,10:30结束,共生产SMA-13混合料约560吨,用掉沥青约33吨,本次拌和采用的主要温度参数为:拌和总时间60S左右,其中干拌(加矿料、矿粉)10S,湿拌(加沥青、纤维)35S。

拌和顺序:二次筛分热料仓进料→添加矿粉→添加沥青,前15拌采用每盘,后面采用每盘。

生产能力最大为2t/盘。

七、粘层洒布情况7月27日上午4:00开始对试验路段洒布粘层油。

洒布面积6450㎡,洒布油量2580kg,洒布前路面清洁,干燥,并遮挡路缘石上部,只留下部4cm高立面采用人工刷粘层一道。

气温在30℃左右,乳化沥青用量。

洒布粘层油后,摆放警示标志,严禁运料以外的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过。

八、沥青混合料运输和摊铺过程车辆采用篷布覆盖沥青混合料运输。

运距40km,平均出厂到场时间约为1小时。

由两台摊铺机联合作业实施摊铺,前后距离控制在10m以内。

试验方案K56+000~K55+500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控制摊铺厚度。

摊铺过程中的控制参数为:熨平板加热不低于80℃, 预热温度用红外线遥控温度仪测量,本次试验段预热时间约用时30min ,熨平板温度达100℃,正式摊铺时,用插入式温度计测量摊铺铺面温度,做好原始记录。

实际摊铺时间为:SMA-13沥青砼罩面层:7:30~11:40,平均摊铺速度2m/min。

SMA-13沥青砼罩面层的出厂、到场温度℃。

(详见附表沥青混合料到场记录表)九、SMA-13上面层沥青混合料压实过程及试验结果1、沥青混合料压实过程在碾压过程中,尽可能按照试验段的技术方案进行,做到整齐有序,碾压按“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进行。

在初压和复压过程中,采用2台12t双钢轮压路机并列在前,在混合料摊铺后5m左右及时碾压;2台13t双钢轮压路机并列在后,前后压路机保持最小间距10m进行碾压。

8t双钢轮压路机辅助压边。

具体碾压遍数如下:设立专人用温度计测量初压、复压、终压温度;表4cmSMA-13罩面层压实温度根据每150米作一作业段设计了3个不同碾压速度方案,做好记录。

表碾压速度方案2、试验结果及分析我项目部工地实验室对试验段的沥青砼罩面层的现场渗水系数、压实度、厚度、平整度、构造深度等技术指标进行检测,均满足要求。

4cmSMA-13罩面层试铺路面实测结果①、从压实度数据分析得知,三种方案压实度都满足要求。

根据功效原则,宜采用碾压速度初压为约60m/min,复压约80m/min,终压约80m/min。

②、从厚度及平整度数据分析得知,摊铺机走平衡梁来控制厚度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根据功效原则,沥青砼罩面层宜采用走平衡梁的方式摊铺。

3、施工中树立明显的防护标志牌进行交通封闭。

碾压完毕后安排技术员检查碾压后路面收面、边子压实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十、松铺系数的测定为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减少测量误差,我们采用水准仪固定不动,平行观测同一位置的原地面读数、松铺读数、压实后读数,经计算得出其相应高程h原、h松、h压,以此三组数据计算出该点的松铺系数:h松-h原松铺系数=h压-h原现场测量200m范围,实测SMA-13罩面层松铺系数平均为。

(附松铺系数测量记录表)十一、施工缝的处理方式严格按照试验段施工方案对横向接缝进行处理。

本工程的横向施工缝采用平接缝方式。

用三米直尺沿纵向位置,在摊铺段端部的直尺呈悬臂状,以摊铺层与直尺脱离接触处定出接缝位置,并画线,采用锯缝机割齐后铲除。

十二、预期目标达成情况及结论1、机械数量与组合方式预期目标:大面积摊使用2台摊铺机,2台13t双光轮压路机,2台12t双光轮压路机,1台8t双光轮压路机。

运输时间一小时,运料车20辆。

实际达成情况:根据试铺段情况,摊铺时主要的机械数量与组合方式为:2台摊铺机梯队摊铺,2台13t双光轮压路机强振复压,2台12t双光轮压路机初压、弱振复压及收面,1台8t 双光轮压路机辅助碾压边子。

运料车20辆。

满足预期目标及大面积施工要求。

2、施工产量及作业长度预期目标:拌合楼90~120t/h的产量,每天产量1000t,面层摊铺速度2m/min,每天摊铺长度800m,总拌合时间约为8h,摊铺时间面层约7h。

混合料运输时间平均一小时。

每800m施工作业时间控制在10小时以内。

实际达成情况:拌合楼平均产量120t/h,不考虑甲供沥青供应情况,上午产量达560t,总拌合时间约为4小时40分,面层摊铺速度平均为2m/min,摊铺长度500m,摊铺时间面层约4小时。

混合料运输时间平均半小时。

满足预期目标及大面积施工要求。

大面积摊铺时可安排每天早上7:30产料,9:00开始摊铺,下午5:00前结束拌和及摊铺可以匹配。

3、后场拌和生产控制参数(1) 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的采用SMA-13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采用比例为11~17mm仓玄武岩碎石∶5~11mm仓玄武岩碎石∶0~5mm仓玄武岩碎石∶矿粉 = 37%∶34%∶18%∶11%,最佳油石比为%,木质素纤维掺量4‰。

大面积施工时通过对混合料性能的检测,通过微调进一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同时加强对粉尘除尘量观测及做好对筛网的定期检查,并加强逐盘在线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温度控制:本次试验段沥青混合料温度控制在规范范围内。

(3)拌和时间:SMA-13总时间T=60s,干拌10s,湿拌35s;4、前场施工工艺参数(1)SMA-13罩面层的松铺系数预期目标为;根据试验段测量数据采用;满足预期要求,大面积施工时再测量观察;(2)摊铺时预期目标是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装置控制。

根据试验段情况,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装置控制的路面平整度及厚度、横坡控制上均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3)摊铺、碾压的温度及速度、振级、遍数采用试铺方案碾压组合实施:预期目标:SMA-13上面层施工时摊铺速度≤3m/min。

初压采用≥2台双钢轮压路机碾压静压至少1遍;复压先采用2台12t 双钢轮压路机弱振压至少1遍,后2台13t双钢轮压路机强振压至少2遍;终压2台12t双钢轮压路机静压至少1遍。

试验段实际情况:SMA-13罩面层施工时摊铺速度2m/min,采用高频底幅4级振捣,能达到初期压实要求。

初压采用2台双钢轮压路机碾压静压1遍;复压先采用2台12t双钢轮压路机弱振压1遍,后2台13t双钢轮压路机强振压2-3遍;终压2台12t双钢轮压路机静压1遍。

控制初压温度宜在161℃~165℃之间,复压温度在131℃~145℃之间,终压温度在106℃~124℃为宜,采用碾压速度初压为约60m/min,复压约80m/min,终压约80m/min。

满足预期目标,可指导大面积施工。

(5)现场试验情况预期目标:压实度达到98%;渗水系数≤100ml/min;平整度3m直尺法检测控制在2mm以内;构造深度在之间;压实厚度不小于4cm。

试验段数据:压实度代表值%,最小值%;渗水系数除一个点为42ml/min,其余不渗水;平整度3m直尺法检测最大值,平均值;构造深度在之间,平均值;压实厚度平均值,代表值。

满足预期目标,可指导大面积施工。

(4)压实工艺:根据路面空隙率情况,说明压实工艺采用得当,根据马氏及理论压实度、路面空隙率等综合比较,有利于碾压时间、温度控制等来看,采用以上碾压组合进行施工是可行的,大面积施工时,必须确保“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尽量采用高温碾压。

(5)保持原路面横坡不变进行摊铺。

(6)施工缝处理工艺:采用三米直尺控制横向接缝。

用三米直尺沿纵向位置,在摊铺段端部的直尺呈悬臂状,以摊铺层与直尺脱离接触处定出接缝位置,采用锯缝机割齐后铲除。

继续摊铺时,将立面清理干净,涂少量粘层油,粘贴贴封条,摊铺机烫平板从接缝处起步摊铺;碾压时用8t双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压实,从先铺路面跨缝逐渐移向新铺面层,碾压过程中用三米直尺及时检测接缝处平整度。

5、材料及施工质量检查结果根据试拌混合料取样结果数据分析,本次试验段的原材料检验指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根据试铺路段试验结果分析,各项检测试验均合格,试铺路段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

6、SMA-13罩面施工组织等验证。

在本次试验段施工过程中,各管理人员分工明确,机械设备无维修、停顿情况;检测设备齐全,各现场试验数据完全、真实;安全管理人员采用对讲机(50km)进行通讯,通讯畅通,指挥到位;摊铺、碾压中管理人员采用手势及口哨指挥,指挥方式明确,无操作失误现象。

SMA-13试验段专项施工方案的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保体系、人员、机械设备、检测设备、通讯及指挥方式是可行、可靠的。

在大面积施工时,可参照该方案实施组织施工。

7、正式施工中需改进的若干问题(1)严格按规范要求对沥青混合料拌合温度进行控制,废弃达不到出厂温度要求的沥青混合料,并在指定地方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