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林业碳汇现状

国内外林业碳汇现状


资金和技术
资金和技术
碳基金 推 动
发达国 家政府 和公司
碳交易
发展中 国家政 府和公

目的
应对气 候变化
等量碳信用排放指标
等量碳信用排放指标
碳市场
国际碳市场运行模式
碳市场结构
京都市场
主要是项目市场
欧 盟 排 放 贸 易 计 划
其 他 计 划 或 交 易
非京都市场
项目市场
准许市场
芝加哥气候交易所
国际碳补偿行动 :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
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所产生的5万吨 二氧化碳将通过植树造林4500公顷全部抵消。
“零排放”会 议
(二)国内林业碳汇的发展现状
政策环境
现 状:没有承诺减排的国际义务; 态 度:高度重视、积极行动、提高应对气候变暖的
能力; 行 动:从1980年至今,国家不断投入巨资全面加强
清洁发展机制林业碳汇活动参与国应具备的条件与资格; CDM林业碳汇项目涉及的主要机构包括:项目业主、项目所 在国政府、负责项目核证以及项目减排量核证的经营实体、 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以及缔约方会议;
国外早己开始林业碳贸易的尝试:荷兰 、法国 、美国 、 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巴拉圭等;
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了
0.74℃。

真实存在的气候变暖 时间
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联合国政府间气 候变化专门委员 会(IPCC)第四 次评估报告指出, 全球气候变暖的 主要原因90-95 %的可能性是人 类向大气中排放 大量温室气体所 造成的,如大规 模使用化石燃料 和毁林等。
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京都议定书规定的三种机制
附件1国家或这些国家 的企业联合执行限制或 减少碳排放或增加碳汇 的项目,共享排放量减 少单位。
已经达到减排目标的国 家把温室气体的排放权 卖给其他国家,限于 发达国家之间。
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 实施项目,获得的减排 量可以抵减其承诺的量, 限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 国家之间。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 则是IBP计划的发展和延续;
全球碳计划(GCP)、全球碳综合观测计划(IGCOT)、世 界粮农组织系统评估各主要国家森林碳汇功能等项目;
《京都议定书》生效后,关于森林碳汇的经济问题、贸易 问题等研究迅速发展并成熟起来。
林业碳汇项目实施与碳贸易
联合履约
排放贸易
三机制的核心
清洁发展机制
缔约方国家可以通过碳交易,实现温室气体减排
清洁发展机制(CDM)
清洁发展机制的本质:
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清洁发展机制在本国以 外取得减排的抵销额,从而以较低成本通过 “境外减排”缓解其国内减排压力,同时又帮 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
是一个双赢的机制。
清洁发展机制的项目类型
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 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CO2,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 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一、碳汇问题提出的背景
气候变暖的证据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 温

出:自1795年以来,人类活
距 平
动就在一直导致全球温度的 (
升高;在过去的100年中全 )
林业生态建设、实施林业重点工程、扩大森林资源总 量、增加森林碳汇功能。
(二)国内林业碳汇的发展现状
2007年6月国务院发布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
方案》
同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亚太经合组 织会议上倡议建立“亚太森林恢
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
强调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植被恢复和加强森林经营 管理等,增加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暖
森林在应对气候变暖中的独特功能
森林在应对气候变暖中的独特功能
森林不仅是自然界功能最 强大和最完善的资源库、 生物库、蓄水库和能源库, 也是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 济有效的吸碳器。
森林在应对气候变暖中的独特功能
森林 = 碳库 Carbon Sink
一年生 多年生 植物 植物
灌木

软木(针 叶树等)
碳汇项目与研究工作的开展
建立相应的碳汇项目管理机构 积极搭建碳汇信息交流平台,组织专家研究国际碳贸易现 状和相关的方法学、管理政策、运行程序及技术标准
碳汇项目与研究工作的开展
开展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优先区域选择和评价研究 优先发展的区域(深蓝色块区域)
碳汇项目与研究工作的开展
组织实施全球第一个清洁发展机制林业碳汇项目和多个 林业碳汇试点项目
一些具有强烈环境意识的国际组织、团体和个人, 也在积极自愿地参与林业碳汇活动,以消除自己的碳 排放达到“碳中和”,为应对气候变暖贡献力量。
国际碳补偿行动 :“零排放”奥运会
2006年意大利都灵冬奥会是 世界上首届“零排放”奥运 会,在冬奥会期间由于交通 及场馆运转等产生的总排放 量约为12万吨的二氧化碳, 将在都灵气候遗产项目下, 通过林业、节能和可再生能 源措施完全抵消。
国内外林业碳汇发展现状
碳汇相关概念
碳 源:向大气中释放CO2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碳 汇:从大气中清除CO2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CO2
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当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浓度的过程。
林业碳汇: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
不同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力 是不一样的,其中最主要 的是CO2,其增温效应占 所有温室气体增温效应的 63%。
现阶段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浓度的主要措施

减少排放源 通过减少能耗、提高能效、

(减排)
能源替代等途径来实现



增加吸收汇
通过植树造林、植被保护与 恢复、森林经营、林地管理

(增汇)
等途径来实现
(一)国外林业碳汇的发展现状
《京都议定书》与清洁发展机制
《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规定了有法律约束力的量 化减限排指标:要求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将二氧化 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至少减少5.2%。
同时,《京都议定书》还规定了三种履约机制:联 合履约、排放贸易、清洁发展机制。
基金名称 原型碳基金 社区发展碳基金 生物碳基金 荷兰清洁发展机制碳基金 荷兰欧洲碳基金 意大利碳基金 丹麦碳基金 西班牙碳基金 德国碳基金 温室气体减排基金 英国碳基金
(一)国外林业碳汇的发展现状
国际碳补偿行动
联合国环境计划署(UNEP)号召全球行动起来,保 护环境,植树造林,增加碳汇,减缓气候变暖;
组织实施 林业碳汇
项目
房山碳汇造林项目区指导
国内林业碳汇项目试点分布图
碳汇项目与研究工作的开展
建立中国绿色碳基金,开展以增汇为目的的林业活动
碳汇项目与研究工作的开展
开展碳循环、碳储量和碳汇功能等研究
碳通量 观测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北京市园林绿化国际合作项目管理办公室
减排项目:
主要是在工业、能源部门,通过提高能源利用 率、替代或可更新能源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碳汇项目:
指通过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增加陆地 碳储量的项目,如造林、森林和农地、牧地管理等。
研究领域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国际科联(ICSU)执行的国际生物 学计划(IBP)是全球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的开端;
目前,森林碳汇服务交易数量在森林环境服务交易中占重 要地位,国际碳汇项目和碳交易体系不断增加,碳交易额迅 速上涨,碳汇服务机构大量涌现。
国际碳贸易
为了达到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目的,在国际碳基金的推动下, 在区域和国家间开展减排或增汇项目,实现了碳信用指标超越国家界 限的买卖和交易,于是便形成了国际碳市场。

硬木(阔叶 树等)
二、国内外林业碳汇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林业碳汇的发展现状
政策环境 从1992年开始相继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
公约》、《京都议定书》和《巴厘岛路线图》等,规 定了发达国家必须采取减限排措施控制二氧化碳等温 室气体的排放,共同承担减缓气候变暖的责任,强调 森林碳汇对减缓气候变暖的贡献。
新南威尔士温室气体计划 英国排放贸易计划
美国加洲碳温室气体交易计划
全球主要碳基金一览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基金发起方 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和国际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和国际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和意大利政府 丹麦政府和私人部门 西班牙政府 德国复兴银行 日本政府 英国政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