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岛海岸带生态修复技术

海岛海岸带生态修复技术


生态适应性原理: 生物经过长期与环境的协同进化,对生态环境产生了生态上的依赖,如果环境发生变化 生物就不能较好的生长。进行海岛生态修复时应尽量使用海岛的乡土种,让最适应的生物生长在最适宜的 环境中。
生态位原理: 不同的物种若具有相同的生态位并处于同一生态系统,则必然会造成剧烈的竞争而不利于各 自群体的发展,甚至造成其中之一的群体消亡。海岛生态修复时要根据生态位原理避免引进生态位相同的 物种,保证群落的稳定,合理安排海岛生态系统中各物种及其位置。
二、海岛海岸带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
依据恢复生态学以及生态学的其他分支学科,海岛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 自我设计理论: 只要有足够的时间,随着时间的进程,退化生态系统将根据环境条件合理地组织自己并
会最终改变其成分。在破坏程度很轻的、没有人为干扰、且不缺乏原始种群的情况下海岛生态系统的修 复问题符合该理论。 人为设计理论: 通过工程方法和植物重建可直接恢复退化生态系统,但恢复的类型可能是多样的。这一 理论把物种的生活史作为植被恢复的重要因子,并认为通过调整物种生活史的方法即可加快植被的恢复。 限制因子原理: 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 因子就是限制因子。当海岛生态被破坏后,要对其进行修复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应尽量解决或减少 限制因子的影响,才能保证生态的修复进程。 热力学定律: 生态系统存在大量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它是海岛生态生长发展规律的体现,影响着生态系 统的修复,在对海岛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时,应明确其能量流动的特征。 种群密度制约及分布格局原理: 在人工重建生态系统时,应该注意种群的合理密度; 在实施自然恢复的 生态系统中,应该增加人类活动的积极干扰,控制种群的密度,使物种得以快速恢复。除此之外还要按 照种群的分布格局原理明确海岛物种的空间配置情况。
我国作为海洋大国,具有的岛屿众多,这些资源丰富、区位特殊的海岛,不仅成为我国海洋经济与社会发展 的一个重要依托,而且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及国防安全方面同样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我国各地开发利用海岛的程度不断加大,导致 部分海岛生态破坏严重,甚至出现整岛毁灭的情况。据不完全统计,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福建省海岛消 失了83个,减少了6%,辽宁省海岛消失了48个,减少数量占全省海岛总数的18%,海南省海岛消失了51个, 减少了22%,而河北省海岛消失的比例最高,60个消失海岛占全省海岛总数的46%。
海岛修复规划是研究海岛的未来发展、海岛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岛上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 时期内海岛发展的蓝图,是海岛开发建设和管理的依据。要对海岛进行生态修复规划,必先认清海岛的破 坏现状,不仅要对海岛进行整体把握,更要对海岛破坏后的山体、海岸带以及植被有个细致掌握,这样才 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一、编写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保护规划
二、制定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保护计划 三、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保护项目的管理
管理程序
四、编制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保护项目实施方案
五、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保护项目的经费保障
六、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保护项目的检查验收
国家要在近1至2年制定出较完善的《海域 海岸带整治修复管理办法》,出台相关政 策和技术标准,规范项目申报、审核、实 施、监督管理和竣工验收等工作。今后所 有新建用海项目都要符合新编制的海域海 岸带整治修复规划。
怎么修复?
关于开展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国海办字〔2010〕649号)
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海洋厅(局):
海域、海岛和海岸带是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和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和载体,随着各种不规范开发利用活动的长期
积累,对这些宝贵资源的破坏程度也日益显现,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地整治修复与保护,将会不断降
演替理论: 演替是指一个先锋植物群落在裸地形成后,植物群落一个接一个的相继不断地为另一个植物群 落所代替,直到形成顶级群落的过程。海岛生态修复就是通过控制待修复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和发展方向, 修复或重建海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极端退化的海岛生态系统修复时,演替理论只具有指导作用。
植物入侵理遇到外来物种的入侵,从而影响原 始物种的生长,甚至造成原始物种的灭绝,除了解决植物入侵问题外,还应在对海岛引进物种时强调生物 多样性,这样才能使恢复的生态系统稳定运行。
2013-07-16 08:02
国家海洋局近日下发《海岛生态整治 修复技术指南》,全面介绍了当前我 国海岛整治修复的背景情况、关键技 术和典型案例,成为我国海岛生态整 治修复工作主要技术指导文件。
2012-1-31 18:32:24
怎么评价?
2013年10月30
《海岛整治修复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海岛整治修复项目验收暂行办法》
海岛海岸带生态修复
• 一、海岛海岸带生态修复的主要内容 • 二、海岛海岸带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 • 三、海岛海岸带生态修复的主要实践 • 四、海岛海岸带生态修复的未来展望
一、海岛海岸带生态修复的主要内容
• 为什么修复? • 怎么样修复?(管理主体、修复内容、修复技术要求等) • 怎么作评价?
为什么修复?
低海域、海岛和海岸带的价值和功能。按照《海域使用管理法》、《海岛保护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
的规定,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有对海域、海岛和海岸带整治修复和保护的职责。因此,进一步加强对
海域、海岛和海岸带的整治、修复和保护工作,既是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环境的迫切需要,也是有效履行各
级海洋主管部门职能的迫切需要,现就开展海域、海岛和海岸带整治、修复和保护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海岛被破坏后,水土流失严重,如果不引起重视,及时进行相关生态修复工作,将会有更多的海岛从中国 版图上消失。为保护海岛,合理开发利用海岛资源,我国已全面启动海岛规划立法工作。在《国家中长期 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环境重点领域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优先主题中明确提出要 “加强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发展近海海域生态与环境保护、修复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