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iscovery软件介绍与基本操作

Discovery软件介绍与基本操作

Discovery软件介绍与基本操作一、软件的整体综合评价Discovery油藏描述软件具有工区管理、数据加载、地质分析、地震综合解释和测井分析的工作思路和操作流程,作为一体化油藏描述系统,每一部分工作都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彼此之间数据、成果必须相互调用、相互参考。

Discovery软件功能强大,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模块较多而且集成化,有地震、地质、测井和油藏多方面的集成环境与综合交叉应用。

2、数据库系统的一体化,各类数据统一管理,调用。

3、成果共享,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解释处理成果可以相互导入,实现无逢衔接,协同工作。

尽管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和瑕疵:1、软件的设计风格和设计思路不太符合我们的应用习惯,很难短期快速接受。

2、有些功能还不太完善,对于某些复杂的操作和综合智能控制,还稍显得粗糙。

3、菜单操作烦琐,较少的快捷键,而且还不能自定义。

二、软件的安装Discovery软件可以在微机上应用,对硬件的要求也不太高,方便灵活。

在安装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选择安装模式和米制单位。

完成之后,要记得把Excel加载宏gxdb.xla文件拷贝到office文件夹的系统库里面,为以后Excel表格数据的输入做准备。

三、工区的建立和管理这个步骤是工作的基础,非常重要,关键是不要对工区的四角范围限制,设置为“not set”,方便扩展,要选择正确的辽河油区的坐标系统。

刚建立的新工区是自动激活的,当我们需要在其他工区工作时,首先关掉正在运行的已激活工区下的各个模块窗口,然后再去activate目标工区,防止机器报错。

工区备份打包和恢复非常实用,易于数据的保存和移植。

四、各模块的论述与应用1.数据加载(1)地质数据的加载wellbaseWellbase能加多种数据,常用的是井头、井斜、分层和生产试油数据。

Excel表格输入关键是把握数据类型,数据的起始行,对wellid的命名不能用中文、不能重复,加了之后不能修改。

井斜数据在加入后,需要calculate偏移量,才能看到斜井的井轨迹。

分层采用的一般是顶分层,与我们习惯应用的不一样,对井缺失的层位,可以没有数据。

(2)测井数据的加载prizm测井数据可以加载系统已经有的曲线,也能加预先定义的任何曲线。

常用的是ASCII码和las格式,las格式可以批量输入,自动完成。

ASCII码要指定wellid,与井匹配,而且还要定义曲线名称和单位,给出空值和采样间隔,对于不需要的列可以skip。

(3)地震数据的加载seisvision首先要把SEG-Y数据转换成3dx或3dh格式,在这个过程中,给出数据类型,是时间域还是频率域的。

输入线号和道号,通过head dump数据体能知道这些信息。

2.Prizm技术应用(1)曲线显示调整我们可以把曲线的排列布局,也就是曲线的标题栏按需拖拽到理想的位置,放到合适的Track里面。

通过查看曲线的直方图,得到最大值和最小值,据此来调整上下限的值,使曲线全部显示出来。

另外可以调网格的样式,曲线的vertical 显示比例,曲线道的宽度,曲线形式和颜色。

增加或删除Log或Linear性质的Track,设置左右包络线和充填pattern,进行区域充填。

通过录井网下载一个90格式的岩性代码文件,然后把它转成las格式导入,再对曲线充填就能得到一个岩性柱子。

最后把设置好的显示结果另存为一个template,并且在setting菜单里设为project的默认模板,以后打开其他的井,就不用再调了。

(2)曲线校正编辑曲线的重采样,只要设置新的采样间隔interval和步长step,就能显示并查看。

在解释之前的校正,主要是环境校正、规一化、标准化,可以做sp基线漂移和深度漂移。

针对同一口井不同时间,不同井段的数据,可以做merge或splice,两者的区别是merge串联显示,splice是拼接,联合显示。

另外在井口或井底的极个别的野值要删除,可以用data patch删掉。

(3)曲线解释岩性的识别与解释,太古界浅粒岩,测井曲线的特征是“正双轨”,而角闪岩的特征是“负双轨”。

根据这些特征,把相关的曲线放在同一曲线道里,在不同的相互位置段充填不同的颜色,进行标记,解释出岩性。

运用SP、RT 、AC、GR等多种测井曲线的公式运算,能够预测出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泥质含量等各种物性参数,进行物性解释。

所用的公式可以用系统的自带的,也能自己编辑,还能外挂一些程序。

为了更精确的知道相关测井曲线之间的关系,绘制交会图crossplot,进行公式拟合,得到明确的参数,进一步认识他们之间的联系。

解释完之后的曲线能够统计出地层厚度,储层厚度,并能建立isomap,导到GeoAtlas。

(4)认识与体会Prizm功能全面,工具很多,且方便易用。

对一个地区地层岩性的解释和认识是非常基础的,也是很重要的,是地层对比和油藏剖面建立的关键。

尽管能加岩性曲线,显示岩性柱子,但是这个操作太复杂烦琐,不实用。

建议能增加对曲线的文本显示,而且可以对比交互,这样对曲线的编辑校正更方便、准确。

3.GeoAtlas技术应用(1)创建井位图可以在wellbase中也可以在GeoAtlas选择layer>>create layer来建井位图,给图层命名,把well id拖到井圈上,next就行了。

井位图要注意的是做图层分类叠加,因为对一口井显示的调整,同一图层上的所有井都会跟着改变。

所以我们要使用query builder 对wellbase中的井按照某一属性进行筛选和过滤,然后再分别把几个图层加到GeoAtlas中,这样就彼此独立,不相互影响了。

在Filter的时候,把相关的属性选中,拉到field区域,在criteria设置查询条件,其中“#”号代表数值,有“%”标记的表示字符串。

过滤的结果会在右边窗口中显示,另存为一个文件,以后再导入。

在GeoAtlas有一个很实用的功能就是create AOI,无论是井位图还是等值线图都能用,截取一块感兴趣的区域,非常灵活。

只是显示变了,数据并没有删除。

通过对储量面积进行矢量化,编辑成一个Z-MAP文件格式,也能加到GeoAtlas中并充填颜色。

(2)创建等值线图isomap无论是等深图还是地层等厚图,砂岩等厚图,只要选中任意数据点,再contour就自动成图。

由于算法的问题以及机器不能进行综合判断,所以所成的图一般都不太理想,与实际要求有一定的偏差。

需要人为加控制点,把人的观点加进去。

选择data point ,设置elevation,重新网格化regrid,在网格化的时候最好加边界范围和颜色充填。

密度充填和等值线充填,效果是不一样的,按密度充填的图边界是锯齿状的。

当符合我们的要求之后,才开始去编辑等值线,有些局部小的异常闭合等值线和边界的等值线都要删除,尖锐的等值线要修饰美化。

这步工作做完之后就不能再网格化和重绘等值线,只能做update display,避免回到原始的状态。

GeoAtlas提供了图层运算功能,基础运算都支持,选中Grid Operation,写上自定义的公式,比如a+b,再指定a、b各代表的图层,把其中一个图层设为key grid。

(3)沉积相图把统计的砂岩百分比数据输进去,作出百分比等值线图,按比值大小区间划分沉积相带。

新建空白图层create blank layer,选择图层类型为Isomap, 并给出图层名称,首先选中一个Clipping Polygon,利用GeoAtlas绘图工具中的Custom Color按钮定义颜色,同时定义Clipping Polygon的Fill为Foreground,就能绘出沉积相图。

(4)图层输出和打印对于一张成图,既能export数据格式,也能直接位图输出。

其中各个模块输出的emf格式的图片,在GeoAtlas中都能调用。

在页面查看的模式下,把各类图件集中到一起,形成蒙太奇叠加效果。

打印的时候,需要双击,打开图层属性,主要的是图名、比例尺和坐标这些参数的调整。

4.Xsection技术应用与GeoAtlas只对平面图的处理刚好相反,Xsection这个模块对地质剖面图处理,常用的是两种剖面,地层对比图和油藏剖面图。

(1) 建立剖面图启动Xsection,在主菜单上选File>>New,点“+”号选取需要的井,关键是所选择的井一定要有TD深度数据,没有这个值就会报错,建不了剖面图。

(2) 剖面图的调节Log template:选择井显示模版,就是在Prizm中保存的测井曲线模版,井的信息就显示出来了。

Formation Tops:画地层界线,在井上标注分层标记,必须有分层数据,才能连层。

Datums:进行层拉平,Depth Interval:调节剖面显示井段,可以通过调节顶Top、底Bottom来控制显示剖面的深度范围。

(3) 剖面图的加标记在做地层对比图时,可以截一小段地层,拉到另一口井上去比对。

绘油藏剖面图,用Add lines画一条断层线,用Add Formations 在层位上加点,再使层位线和断层线一致。

Add Polygon 在相应的位置画一多边形,右键选Properties>>Fill,选一需要充填的岩性和颜色,用Add Rectangle在相应的位置画一方框,右键选Properties 在Text中输入文字。

5.SeisVision技术应用SeisVision一般的工作流程是:(1) 建立一个地震解释工区选File >> New Interpretation,给出解释工区名称,再进入Interpretation>>Interpretation Manager菜单,利用Add按钮添加3dx或3dh地震数据。

(2) 合成记录制作及层位标定选择一口井,点击鼠标右键选择SynView(合成记录)菜单,打开合成记录制作窗口,Gain栏中可以调整合成记录增益,Phase栏中可以调整子波相位,Center Freq栏中可以调整子波主频。

标定过程中,首先要识别曲线标志层和地震剖面标志层,利用time shift(时间移动)工具,调整合成记录与地震剖面的对应关系,再调整测井曲线与合成记录的对应关系,标定好后利用Update Velocity & Synthetic(更新速度和合成记录)工具,保存合成记录和速度。

(3) 层位和断层建立、解释打开Formation List窗口,在Formations栏中选择准备追踪的地质分层,点击右侧的Create Horizons(创建层位)按钮,创建与地质分层名相同的解释层位名字。

值得注意的是:要求解释层位与地质分层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保证在时深转换过程中选择正确的速度信息,并进行井点校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