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巢湖学院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修订)

巢湖学院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修订)

巢湖学院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修订)
院字〔2014〕95号
为充分调动广大教学人员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准确反映其教学工作量,不断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学工作量的构成
教师教学工作量由基本教学工作量和补助性教学工作量两部分构成。

其中基本工作量包括理论教学工作量、实验教学工作量、实践教学工作量,补助性教学工作量包括考试监考、教学基本建设、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指导、教研室与实验室工作等工作量。

二、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原则
1.教学工作量的计算范围,包括全日制本科生、专科生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各教学环节所产生的教学工作量。

全部教学工作量折算为标准课时。

2.教学工作量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按照校教学单位的教学任务书计算。

若某一教学环节未执行或未完成,则按实际情况予以计算。

特殊情况增加开课学时或增设课程须事先报告,批准后增加或增设的课时方可计算,否则不予统计。

三、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一)基本教学工作量
1 / 8
1.理论课教学工作量计算
(1)标准教学班人数界定
①通识教育课:形势与政策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课程标准教学班基准人数为80人,学生人数较标准教学班基准人数每增加10人(以10人为计算单位,四舍五入),每节课增加0.10标准课时。

其它通识教育类课程标准教学班基准人数为60人,学生人数较标准教学班基准人数每增加10人(以10人为计算单位,四舍五入),每节课增加0.10标准课时。

公共体育课标准教学班基准人数为40人,课时量=计划学时数×实际人数/基准人数。

②学科专业课:外语专业标准教学班基准人数为40人,美术类技能技法课标准教学班基准人数为30人,其它专业标准教学班基准人数均为60人。

学生人数较标准教学班基准人数每增加10人(以10人为计算单位,四舍五入),每节课增加0.10标准课时。

体育专业技能技法课按照实际分组人数,第一组25人系数为1,其余各组执行标准为:20-25人系数为0.8,16-19人系数为0.7,15人及以下系数为0.6。

如各组均不足25人,则根据各组人数情况,执行标准为:20-25人系数为0.8,16-19人系数为0.7,15人及以下系数为0.6。

③音乐类技法课按照学生数计算标准课时,具体方法为每组1-5人,课程系数为0.8个,每增加3人,每节课增加0.10标准课时。

④专业方向课、选修课:标准教学班基准人数为60人,少于35人原则上不予开课。

学生人数较标准教学班基准人数每增加10人(以10人为计算单位,四舍五入),每节课增加0.10标准课时。

⑤公共选修课:标准教学班基准人数为60人,少于40人原则上不予开课。

学生人数较标准教学班基准人数每增加10人(以10人为计算单位,四舍五入),每节课增加0.10标准课时。

⑥以上各类课程,单次授课的最大课时系数不超过1.8。

(2)标准课时计算办法
按标准教学班人数开出的课程,理论课授课1课时计1个标准课时。

2.实验课教学工作量计算
实验课根据教学实际分为下列四类,分别计算教学工作量。

(1)专业实验:课时量=课程计划学时数×学生人数×0.05×0.8。

各院系根据教师授课实际情况,进行二次细分、核定。

(2)专业基础实验:课时量=课程计划学时数×学生人数×0.04×0.8。

各院系根据教师授课实际情况,进行二次细分、核定。

(3)计算机类专业实验、专业基础实验:单次实验基准人数为50人。

课时量=计划学时数×0.8×班级学生人数/50。

3 / 8
(4) 计算机类公共课上机实验,单次实验基准人数为80人。

课时量=计划学时数×0.8×班级学生人数/80。

各类课程学生数基准人数列表:
3.实践课教学工作量计算
(1)毕业论文(设计):理、工类专业每生计10个标准课时,其他专业每生计8个标准课时。

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数原则上不超过10人。

(2)课程设计:每生每周计0.5个标准课时。

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数原则上不超过30人。

(3)学生风景写生、野外实习:每30名学生配备一名教师。

专业指导教师每生每周计1.0个标准课时工作量。

只负责管理的非专业教师,不计标准课时工作量,按相关标准核发出差补助。

(4)教育实习、专业实习、校内见习:校内见习专业指导教师按每生每周0.5个标准课时计工作量。

教育实习、专业实习工作人员均定为带队教师,依据相关标准核发出差补助,不计标准课时工作量。

5 / 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