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工程概况: (2)2.编制依据 (2)3.工期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施工准备 (3)4.1.材料准备 (3)4.2.施工机具准备 (3)4.3.劳动力安排 (3)4.4.项目管理人员职责 (3)5.施工工艺: (4)5.1.施工条件 (4)5.2.施工安排 05.2.1.工艺流程 05.2.2.操作要点 06.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7)6.1.质量保证措施 (7)6.2.检验标准 (7)6.2.1.回填土干密度检测方法 (7)6.2.2.填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1)7.成品保护 (2)8.安全及环境保证措施 (2)9.室内回填土施工安排 (9)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1、设计概况:三、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1)、土:本工程的回填土采用外购黏性土或颗粒级配良好的细砂土。
室外沟槽为2:8灰土,回填土采用粘土。
素土用土的颗粒不大于50mm,2:8灰土用土的粒径不得大于15mm。
其含水量应当为16%~22%。
2)、石灰:本工程石灰采用成品熟石灰。
成品石灰采用Ⅲ级以上的袋装灰,含氧化钙、氧化镁越高越好,其颗粒不大于5毫米,不应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或其他杂质。
2、施工机具准备3、劳动力安排地下室室内回填:普工30人、司机7人、电工1人、试验员1人。
4、施工段的划分受结构施工影响,2016年4月30前回填室外沟槽回填。
5、工期节点安排6、项目管理人员职责7、施工条件工程施工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基坑沟槽已清理干净,并办理隐蔽验收手续;2)根据设计对回填土层的厚度、干密度要求及现场土料情况、施工条件,进行了必要的压实实验,根据已选定了土料,确定了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土厚度、夯实或碾压遍数等参数。
3)在室外粘贴的挤塑聚苯板上已弹好控制分层厚度的标高和排水坡度的水平基准线或标志,在外墙转角处竖向每隔2米用记号笔做出控制线。
4)施工机具设备已备齐,经维修试用,可满足施工要求,水、电已接通。
五主要施工方法1 工艺流程1.1 地下室顶板素土回填基底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夯打密实→找平验收1.2 地下室室外沟槽 2:8灰土回填检验土料和石灰粉的质量并过筛→灰土拌合→基底清理→分层铺灰土→夯打密实→找平验收2 施工方法2.1首先检查土料种类和质量以及石灰材质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然后分别过筛。
确保土料和石灰粒径的要求。
回填时严禁使用淤土、杂土;土料中严禁含有砖头、有机物等杂物。
2.2灰土的拌合:灰土的配合比是体积比,灰土必须过标准斗,严格控制配合比。
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遍,拌好的灰土颜色应当一致。
拌合采用人工拌合,手推车倒运。
2.3灰土(素土)施工时应当控制含水量,工地上的现场检验方法是:用手将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
2.4基槽清理干净,虚土或垃圾已清理。
回填前铺设30mm厚挤塑聚苯板防水保护层。
聚苯板可随回填土施工进度进行铺设。
即回填到哪里,铺设到哪里。
2.5灰土(素土)分层铺设。
地下室顶板回填采用素土,每层虚铺厚度为250mm,每层压实遍数为3~4遍;地下室肥槽采用2:8灰土,每步虚铺厚度250,每层压实遍数为3~4遍,各层铺摊后,与坑边的木橛及外墙上的水平控制点对应检查。
根据现场结构施工进度,主楼、裙楼基坑沟槽回填到自然地坪(即基坑沟槽外侧地面),地下室顶板回填到路面结构层以下。
主楼、裙楼肥槽回填土剖面示意图2.6夯打密实:夯打前需将填土初步整平,蛙式打夯机依次夯打,均匀分开,不留间歇。
夯打的遍数应依据现场试验确定,且不少于三遍,夯打应当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叉,两遍纵横交叉,分层夯实。
夯打路线:由四周开始向中间推进。
2.7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回填土时可局部留槎(每个施工段交接处)。
留槎时,则不得在墙角等部位接槎,上下土层接槎的距离不得小于500mm。
注意接缝质量,每层虚土从留缝处向前延伸500mm,夯实时应夯过接缝300mm以上,接缝时,用铁楸在留缝处垂直切齐,再铺下段夯实。
2.8每层灰土(素土)回填夯实后,按照50m一个试验点进行环刀取样,车库顶板上回填土按400㎡一点进行环刀取样,取样点布置见附图《回填土取样点平面布置图》,测出土的质量密度,通过现场取样回填土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上层土方的回填铺摊。
环刀取土的压实系数本工程要求不小于0.94。
2.9找平与检验:填土最上一层完工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的铲平,低凹的补打灰土。
2.10 现场保护:回填完毕的土层应保护到位,防止倾倒建筑垃圾等。
3 雨、冬期施工3.1、雨期施工的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
重要或特殊的土方工程,应尽量在雨期前完成。
3.2、基坑(槽)或管沟的回填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施工时应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槽)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现场应有防雨及排水措施。
3.3、填方工程不宜在冬期施工,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其施工方法经技术比较后确定。
3.4、冬期填方前,应清除基底的冰雪和保温材料;填方边坡表面1m以内不得用冻土填筑,填方上层应用未冻的、不冻胀的或透水性好的土料填筑,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5、冬期施工室外平均气温在-5℃以上时,填方高度不受限制;平均气温在-5℃以下时,填方高度不宜超过表3-1规定;表3-1 冬期填方高度限制表土块体积不宜超过填土总体积的15%;其颗粒不得大于150mm。
铺冻土块要均匀分布,逐层压(夯)实。
回填土工作应连续进行,防止基土或已填土层受冻,并及时采取防冻措施。
六质量要求1灰土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土质符合设计要求。
2灰土的配料均匀正确,分层铺摊的厚度符合施工要求,夯压的遍数和密实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灰土表面无松散,不起皮。
分层留槎的位置和方法正确,接差密实、平整。
3灰土回填施工时必须保证每层灰土夯实后都测定土的质量密度,符合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灰土。
(未经验收或验收未通过的严禁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在试验报告中,注明土料种类、配合比、试验日期、层数、结论、试验人员签字等内容。
密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均应有处理方法和复查结果。
4严格控制生石灰的熟化,避免引起拱裂。
5认真做好计量工作,灰土拌合要均匀,含水量要有保证。
6检验点数量:基坑每层均进行取样试验。
基坑每50m应不少于1个。
取样的垂直部位为每层土表面下2/3厚度处。
7应有灰土试验报告和地基隐蔽验收报告。
8 回填土取样分为现场试验检测与试验室检验相结合,保证回填土的质量。
9 质量验收标准:七安全文明施工要求1、填土施工时必须佩戴好安全帽。
2、遇垂直交差作业时必须搭设防砸棚。
3、基坑回填时,在回填点10米范围内不得有人在坑下施工,并派专人在坑上检查,坚决避免回填料伤人。
回填土时注意边坡是否有裂缝、滑动的迹象,一旦发现,立即停止工作,待处理后再继续施工。
4、夯打前检查线路是否有问题,确信无问题后方可施工。
5、采用蛙式打夯机打夯时,操作工人必须带绝缘手套,避免触电。
6、夯打土方时,打夯机必须两个人操作,一人扶线,一人扶夯,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7、土方存放时,用绿色安全网将土方覆盖,避免扬尘。
室内回填土施工安排考虑本工程实际情况和特点,地下室室内回填在室内模板及支撑拆除完毕,地下室筏板及外剪力墙后浇带浇注完成后,且室外沟槽回填结束后进行回填施工。
回填路线如下图所示:施工时,先铺填道路至各进土点,道路高于上翻梁顶面50cm,然后开始大面积回填。
地下室室内回填时,利用窗井向室内倒土,然后使用ZL20型轮胎式铲车进行回填土的室内水平倒运。
i. 工艺流程基层处理→分层摊铺→分层压(夯)密实→分层检查验收ii. 操作要点1)检查土料质量:土料中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0mm的颗粒,含泥量不大于3%,不得含有草根、树叶、塑料袋等有机杂物及垃圾。
2)分层铺筑土土料:铺筑土料的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cm,分层厚度可用样桩控制。
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分段施工时,接槎处应做成斜坡,每层接岔处的水平距离应错开0.5~1.0m,并应充分压(夯)实。
3)夯实或碾压:夯实或碾压的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
用蛙式打夯机时,应保持落距为400~500mm,要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全面夯实,一般不少于3遍。
对于压实不到位的边缘和转角处,应用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
4)找平和验收:施工时应分层找平,夯压密实,下层密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
最后一层压(夯)完成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且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
3、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a) 质量保证措施1)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建筑垃圾、木方等杂物,抽除坑穴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
2)严格控制回填土土料质量。
3)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
b) 检验标准i.回填土干密度检测方法ii.填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填土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mm)4、成品保护1)回填时,应注意保护定位标准桩、轴线桩、标准高程桩,防止碰撞损坏或下沉。
2)基础、集水井或管沟的混凝土、砂浆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受到损坏时,方可进行回填。
3)回填时要做好成品保护,防止碰撞混凝土构件等。
ZL20铲车行驶时距墙柱不得小于50cm。
4)夜间作业,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置足够照明。
5)已完填土应将表面压实,做成一定坡向或做好排水设施,防止地面雨水流入。
6)施工时对外墙防水及防水保护层进行保护,有碰损的应找有关工长联系,及时进行修补。
5、安全及环境保证措施1、做好工人进场教育工作,回填前做好交底工作。
2、现场操作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
3、夜间作业,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置足够照明。
4、施工前应制定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应遵照安全技术及劳动保护制度执行。
5、施工机械用电必须采用一机一闸一保护。
作业前,检查电源线路应无破损,漏电保护装置应灵活可靠,机具各部连接应紧固,旋转方向正确。
非机电设备操作人员不准擅自动用机电设备。
采用机械夯实法施工时,应先检查打夯机电线绝缘是否完好,接地线、开关是否符合要求;使用打夯机应由两人操作,其中一人负责移动打夯机胶皮电线。
打夯机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防止漏电伤人;夯打时严禁夯打电线,以防触电;两台打夯机在同一作业面夯实时,操作者要精神集中,两机平行间距不得小于3m;在同一夯行路线上,前后距离不得小于10m;机械行驶道路应平整、坚实;回填采用车辆运土时,应对跳板、便桥进行检查,以保证交通道路畅通安全。
车与车的前后距离不得小于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