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材料感恩教育材料(一):1、感恩特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以人格完善为目的的人性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学生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构成而感到更加愉快,更加健康,生活之源也会得到更好滋润。
这也是学生职责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的健全的主体人格的构建。
学会感恩,能够呼唤人间真情,抒发完美情感,树立崇高追求,陶冶高尚情操,进而营造和谐社会。
2、感恩的概念“感恩”是舶来词,最初源自基督教教义,是一个带有浓烈宗教色彩的概念。
在英国很多古老教堂的石墙上至今仍然雕刻着“思考”与“感恩”二词。
“感恩”在牛津字典里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而在我国汉文化中,“感恩”一词出自晋代文豪潘岳《关中》诗“观遂虎奋,感恩输力”,亦取“感戴恩德”之意。
所以,“感恩图报”也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知恩图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众所周知的古语,都体现着一种报答知遇之恩、养育之恩、培养之恩、提携之恩、救命之恩的情愫。
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其实也包含着“感恩”情结,这些良好的道德文化,传承了千年,也熏陶和感染了人类千年。
西哲詹姆斯说:“人性最深的期盼就是受人感激。
”所以,“感恩”其实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是一种工作与生活的态度,更是人类的一种大智慧!3、中国的感恩文化[由整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感恩优良传统的国家,孟子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就是要教育人们要懂得孝顺父母、敬重兄长的道理。
我国历史上流传着许多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也都是感恩文化的体现。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些经典诗句集中反映了人们的感恩情怀。
如果你到过四川都江堰游览的话,你会在大坝上看到八个大字:饮水思源,知恩图报。
民族英雄袁崇焕去世后,佘家义士“冒死葬忠魂”,子子孙孙,生生死死,守墓遗训,口口相传,17代人为他守墓370多年,其所感之恩是大恩,大到国家、民族大义之上。
可见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从来就不缺乏感恩的传统。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美德也受到了冲击,有人认为感恩已经过时了,沈阳沈河区84岁的老人王儒臣捐资助学,遭到所助学子冷落,13年来,老人先后资助了4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其中有10名大学生。
如今他双目失明,卧病在床,却从未收到受其恩惠而完成学业的大学毕业生的来信,更别说来人探望了。
还有前不久刚刚去世的深圳著名歌手丛飞曾慷慨解囊300万元,资助了178个贫困学生,而当他自己重病住院时,那么多受到他资助的学生竟无一人去看望他,更不用说助他一臂之力。
感恩意识不是天生的,应对众多中学生感恩之心的如此“迟钝”,甚至没有这种“本能”。
作为教育者,我们便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营造出一种人文关怀的氛围。
(一)故事教育法。
老师能够选用短小精美和富有人生哲理的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或名人名家的感恩故事等,加以讲解或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道理。
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讲,生动搞笑,吸引力个性大,效果就应是十分显著的。
老师用生动的感恩故事或忘恩负义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完故事后能够让学生讨论一下或直接谈看法,老师最好是加以评述来到达教导学生的目的。
(二)设计利用各种感恩情境。
把感恩教育各种人际互动情境或社会生活情境作为感恩教育的素材。
感恩情境素材包括说明情境一些富有生活哲理和感恩情节的寓言故事、童话和伟人故事;体验情境为说明感恩的重要好处,设计一些比“说明情境”更隐蔽的情境,使学生获得某种感恩体验教育;体谅情境为增强学生的感恩敏感性和感恩意识而设计的,包括家庭、校园或社区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人际互动事件。
设计一些感恩教育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感恩”的重要好处很有必要。
比如说,对一个生病的学生,开始你能够故意不去看他,让他一个人呆着,过一阵子慢慢给他无微不至的关心,他就会深切体会到被别人关照的“恩情”,以致以后遇到别人生病,他就会主动去关心别人,这样感恩教育的目的也就到达了。
又比如一个学生在考试时竟然忘了带笔,在其正着急得不得了的关键时刻,你递上一支笔,想想这个时候肯定会激发起其感恩之情的,以后看到类似情形,想到自己的这个经历,就就应会伸出援助之手的。
其实这些情境都是一些感恩教育的手段。
另外,在日常的学科教育、道德教育和生活教育中进行渗透性的感恩教育,在教材里编入一些感恩题材的课文,也是一种感恩教育手段;请相关的名人名家讲关于感恩与感恩教育的专题讲座也是一种手段;还能够在特定日子以社区或单位出面举行大型的感恩活动,如教师节、母亲节等节日晚会和广场聚会等。
其实,我们能够把感恩教育手段化为具体的感恩教育方法。
(三)实践锻炼法。
感恩教育的实践锻炼法有多种表现形式。
既能够是为你的感恩对象做一件事,如教学生亲自做一些感恩卡片,学会唱一些感恩的歌曲,在特定的时间献给特定的人,或是在特定日子为特定的人做一些令其感动的小事情。
也能够鼓励学生把别人为其做过的比较感动的事情写成周记或作文,在班上宣读。
还能够指导学生亲自去做、去体会,与家长、老师进行换位后做一做家长与老师的事情,从而感知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恩情。
另外,能够让学生讲述他自己对感恩的认识,讲让他十分感动的事情,讲让他受到恩情的感受及其自己报恩行为的体会和感想。
学生的现身说法也是一种实践锻炼法的表现方式,把发生在身边或自己身上的关心感恩的事情讲给别人听,增强感恩教育的现实感与可能性。
如一位学生对其母亲大冬天为自己暖脚而导致生病的事情记忆个性深刻,时不时会唤起对母亲的感恩之情;记得我读高中的时候那年冬天个性冷,我每一天晚上一个人睡觉脚个性地冰冷,每一天到早上醒来还是冰凉的感觉,导致晚上睡眠质量不高。
妈妈本来给我买了电热毯,但她又听说电势毯对人身体不好,所以妈妈之后每一天为了帮我暖脚,就睡到我的被窝里,把我的脚抱在她的胸口,等到我的脚变暖和了才回自己的房间睡觉,妈妈用这样的方法帮我来暖脚,使我那个冬天每一天晚上才睡得比较安稳。
但是由于妈妈每一天晚上抱着冰冷的脚睡觉,之后她得了很严重的感冒,病了一个月才好起来。
这件事我一向记在心里,每当冬天来临的时候,我一想起这件事就想为妈妈倒一盆热水,帮妈妈洗洗脚。
感恩教育材料(二):金坑中学感恩教育材料“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中华民族古已有之的传统美德。
在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这天。
我们的教育也要不断适应新时代以及现代化的要求。
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教育,坚持走素质教育之路的这天。
我们更要注重校园的德育教育工作尤其是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当前的学生是以90后为主体的特殊群体。
他们与生俱来的吃苦耐劳、群众主义观念淡薄,个性化太强,娇生惯养,世界观、价值观的移位等等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我们在日常教育中的难度。
一向以来,我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关心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忙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我们践行“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教育,坚持走素质教育发展之路。
重视德育工作,注重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我们始终认为一个人不但要学习好,还要身体棒,更要心理健康,思想道德素质过硬。
方为一个健康合格的人。
为此,我校将感恩教育摆在相当重要的位置。
校园专门成立了德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发挥老教师的道德风范作用。
校园政教处、年级组、各班主任、语文教研组都将“感恩教育”纳入平时的教学工作之中。
上一学期,校园政教处组织了学生能观看《让世界充满爱》的演讲,许多学生当场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之后,学生纷纷写观后感,并在实际生活中去感恩。
校园每学期都评出“德育之星”,宣传好人好事,树立先进,让学生亲自感恩生活,回报社会。
语文组也组织了全校的以“感恩父母”为主题演讲活动。
初三年级还组织学生去街上打扫卫生,去敬老院帮忙孤寡老人,亲自体会感恩的温暖。
同时,校园还邀请县关工委的领导同志来校作爱国主义传统教育。
透过以上形式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我们优化了校风,树立了先进,弘扬了正气,教育了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环境,并取得了必须的成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县政府以及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以及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我们深知,在德育教育的工作中,我们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改善,我们将上下一心、团结协作,继续努力,奋勇向前。
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校”的办学理念,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社会培养输送更多合格的人才。
感恩教育,无处不在,时时要抓,它就存在于我们工作、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
在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同时,我们教师也谨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训,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去教育、感化学生。
让我校的德育工作,感恩教育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感恩教育材料(三):感恩的谚语1.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2.衔环结草,以恩报德。
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4.土能生白玉,地可产黄金。
5.吃水不忘挖井人。
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美德。
感恩就应是社会上每个人就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人之常情。
目前社会上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潮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正逐步腐蚀着人们的心灵,一味的索取不知回报使得一些年轻人变得自私冷漠,道德水准滑坡。
对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职责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
感恩父母感谢父母,他们给予你生命,抚养你成人;感谢老师,他们教给你知识,引领你做“大写的人”;感谢朋友,他们让你感受到世界的温暖;感谢对手,他们令你不断进取、努力。
感谢太阳,它让你获得温暖;感谢江河,它让你拥有清水;感谢大地,它让你有生存空间。
感恩,是一种心态,一种品质,一种艺术。
感恩是礼貌。
有人帮忙了我们,我们随口说声“谢谢”,可能会给对方心里带来一股暖流。
有人为我们付出了许多,我们感谢他,他可能会更加多的帮我们。
怀着感恩的心,是有礼貌,是知恩图报。
所以,感恩,是一种有礼貌的品质。
感恩是画笔。
学会感恩,生活将变得无比精彩。
感恩描绘着生活,将生活中大块的写意,挥洒得酣畅淋漓;将生活中清淡的山水,点缀得清秀飘逸;将生活中细致的工笔,描绘得细腻精美。
所以,感恩,是一种多样的艺术。
感恩是一种用心的人生态度,它决定着人的幸福和成功。
常怀感恩之情,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份挑剔,多一份欣赏和感激。
感恩,会为自己的过错由衷忏悔并努力改过;感恩,足以稀释心中狭隘的积怨和仇恨,快乐用心地投入生活之中。
感恩,是一种完美的情感,是人格上的净化剂、事业上的内驱力,是人性的高贵与完美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