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员培训学习资料防护工作的重要性《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总则中明确指出:“铁路运输具有高度集中的特点,各工作环节须紧密联系、协同配合。
”因此,线桥维修作业不可能靠中断行车进行。
要圆满地完成线路维修养护和施工任务,又要保证铁路运输畅通无阻、安全正点、方便快捷、高速高效,就必须在作业前设好防护。
施工作业中,除了线路设备遭到自然灾害或事故破坏进行抢修,线路发生故障危及行车安全、大修、大型养路机械维修线路或更换较大的线桥设备需要封锁线路或限制列车运行速度以外,线路一般维修、小型养路机械上道作业一般都是在列车运行间隔及“天窗”时间里进行。
在运输繁忙的铁路线上,列车运行间隔只有7—10min,如果嘹望不及时、防护不当,就可能导致人身伤亡及行车事故。
其中约有90%的伤亡属于在线桥隧进行作业或巡查中因违章、嘹望不及时和防护不当所造成,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工务安全防护工作的重视。
无论是封锁线路施工作业,还是利用列车间隔施工作业,都需要正确地设置防护。
在铁路运输繁忙的情况下,不能长时间地封锁区间或限速运行,能够利用的列车间隔及“天窗”时间非常短暂。
在既要保证安全,又要争时间、抢速度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只有靠防护。
同时还应该看到,铁道线路的布设穿山越水,在地形上,有曲线、山头、桥梁、隧道、路堤、路堑;在线路布置上,有单线、双线、多线铁路;在气候条件上,有大风雨雪雾、酷暑、严寒。
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严重干扰着铁路上作业人员的视觉和听觉,使之不能及时发现来车或不易被司机及调车人员发现。
作业中机械设备突然发生故障无法下道,通讯设备突然联系中断,如果几种不安全因素同时出现,就可能导致人身伤亡事故及行车事故的发生。
我们设置各种防护的目的就是使几种不安全因素不同时发生,克服威胁作业安全的不利因素。
只有通过正确设置各种防护,才能做到预防为主、防患未然,才能及时传递列车接近信息,尽快恢复线桥设备,达到放行列车的条件,同时提醒、督促作业人员注意并携带工具迅速下道避车,尽可能减少或避免损失,少影响或不影响行车,为铁路安全生产做出贡献。
一、防护员的职责防护员的职责是:集中精力,认真了望,正确显示和使用信号备品,切实掌握列车运行情况,及时、准确地向所有施工负责人和所有带班人员通知通往或开向施工地点的各次列车的预告、开车时分,通知并监督施工人员(机具)及时下道避车,对行车及人身安全负有直接责任。
二、防护员工作要求防护员按工作负责范围分为驻站联络员,工地电话员,现场专职防护员,两端上行、下行防护员和增设的中间联络员五种。
(一)、防护员的基本要求1、防护员执行职务时,必须按规定着装,佩带易于识别的证章(防护员胸牌或臂章),持证(职工岗位培训手册,带照片的防护员上岗证)上岗。
2、防护员应熟悉有关规章制度,掌握管内线桥设备情况、当日现场施工作业内容及防护办法等事项,驻站联络员还应了解车站控制台信号显示方式。
3、防护员上岗时必须按规定带齐防护信号和备品,懂得各种防护信号的显示方法,会使用对讲机、施工防护电话、喇叭等防护用品。
4、防护员必须执行复诵制度,且至少每3—5分钟通话一次。
并在各自记录本上对通话情况进行记录(内容为:时间、车次、闭塞或发车,发话人、收话人姓名和其它备查事项)。
(二)、防护人员的纪律要求防护员在施工、作业防护时,必须坚守岗位,按规定做好防护工作,不得看书看报,听收录机,与他人闲聊,不准兼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
(三)、防护员的具体要求1.对驻站联络员的要求①能看懂车站控制台上表示的各种信息及其含义,熟知常用行车术语,并向值班员勤问各次列车运行信息,能听懂值班员与调度员之间的通话意思。
②上岗前要对当日作业地点、作业内容、防护办法、施工“三员”姓名、作业人数(职工、民工)、作业使用的主要机具或工具、现场专职防护员、上下行防护员等主要情况掌握清楚。
③登记的要求:施工作业前,驻站防护员要在计划天窗前40分钟到车站,在《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运统-46〈施工〉上按施工计划上的内容进行登记(见附表一),车站值班员核对无误签名后报告行调,行调与月度施工方案及日(班)计划核对确认无误后,及时向有关车站发布施工调度命令。
车站受令后,通知驻站联络员,向现场施工负责人传达。
④销记的要求:各施工单位在作业完毕后必须在《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进行逐一销记。
非设备管理单位的施工还必须由设备管理单位进行签认。
完毕后,由车站值班员向行调报告,申请开通,接令后转施工负责人。
(注:对线路施工完毕逐级提速时,由施工单位登记,设备管理单位检查人签认,车站值班员确认并签名后报列车调度员,列车调度员根据申请按规定下达提速命令。
线路由工务段接管后,提速由工务段在车站进行登记。
超过80km/h的提速还必须由工务处组织检查确认后,方准按规定进行提速。
)⑤驻站联络员在执行防护任务时要随时与施工负责人沟通、了解、掌握施工进度及施工处所详细里程,且必须头脑清醒、命令传达吐字清晰、简洁,不得将车次、时间等报错,并要坚持复诵确认制度。
⑥办理登、销记手续时,书写要认真规范、字迹要工整清楚。
2.对现场专职防护员的要求①要及时将驻站联络员或工地电话员发出的预报、确报、变更通知等信息准确传达给施工负责人、各带工职工和上、下行防护员。
②作业中要随时将施工进度和作业详细里程向驻站联络员或工地电话员和上、下行防护员通报。
(目的是:便于上、下行防护员移动防护标志按规定距离设置。
)③通知来车时要加强警戒、注意瞭望,监视来车和检查工地人员、材料、机具不得侵入限界,且下道尽可能要求所有作业人员在同一侧避车,便于互控。
④无论是开工、收工或转移作业地点,均应及时告知驻站联络员或工地电话员,上、下行防护员和施工负责人或带工人员。
3. 对两端上行、下行防护员的要求①所带防护标志要清晰,并按规定的防护距离设置。
②按施工负责人命令,及时设置相应防护标志、信号。
③注意监视上、下行来车并及时通知现场专职防护员。
④不得随意离开防护位置。
⑤对所收到的各种信息要复诵,并做好记录。
4. 对中间联络员的要求①要根据施工作业内容的不同,带齐防护信号用品。
②准确地将工地发出的预报、确报、变更通知等信息及时传达给施工负责人、各带工职工、现场专职防护员和两端上、下行防护员。
③通知来车时要加强警戒、注意瞭望,监视来车和检查工地人员、材料、机具不得侵入限界,且下道尽可能要求所有作业人员在同一侧避车,便于互控。
④无论是开工、收工或转移作业地点,均应及时告知驻站联络员或工地电话员,上、下行防护员和施工负责人或带工人员。
三、防护的种类(一)防护的分类:防护按人的感觉器官可分为视觉防护和听觉防护;按防护的范围可分为集体作业防护和单独作业防护;按防护的性质可分为自我防护和辅助防护;按作业的性质可分为“天窗”内作业防护和“天窗”外作业防护。
在有些施工作业中,几种防护措施联合使用,可以提高防护的可靠性。
视觉防护包括手势动作和各种不同颜色,如信号旗等。
听觉防护包括各种音响信号,如机车的鸣笛声、喇叭等。
集体作业防护是多人作业时,指派1-6名专职防护员在车站或工地进行防护。
单独作业防护指巡道工、巡守工、看守工等只需单独作业必须的自我防护。
“天窗”内作业防护是指在运行图中安排有固定的封锁时间,根据施工天窗或维修天窗计划封锁线路设置响墩和移动停车信号牌或限速运行时设置移动减速信号防护。
“天窗”外作业防护是指在进行不扰动线路的天窗外作业项目时,不需要以停车信号或减速信号防护,只设置作业标和现场专职防护员或根据需要设驻站联络员的防护。
线路临时故障需抢修时必须申请临时“天窗”,临时“天窗”作业的防护和“天窗”内作业防护办法相同。
防护种类虽然很多,但自我防护是重点,它是作业人员的自觉行为,是在接到危及自身安全信息或警报信号时,采取的安全行为,辅助防护则是自我防护的补充措施,在没有采取自我防护时,外界的作用效果使人的行为发生变化,下道或不侵入限界,起到双重防护的作用。
(二)常用防护信号及信号备品一、号角号角是工务部门常用的一种听觉信号。
号角发出信号时,必须清晰、准确。
在天气不良及防护距离较远时应加强复示与确认,以防发生差错,造成不良后果。
号角鸣示除按规定方法以外,还要注意音响标准时间,即一长声:3s;一短声:1s;音响间隔:1s;重复鸣示:间隔5s以上。
二、晌墩响墩信号是以其发出强大的爆炸声,要求列车紧急停车的一种听觉信号。
目前,常用的75-1型响墩为扁圆形,由0.2mm薄铁皮制成,里面装有约50g的炸药。
响墩的外壳涂有一层红色油漆。
为了防止被列车振动或机车车辆与响墩接触后响墩被推掉和滑落脱轨,在外壳上焊有一道宽约7mm的镀锌铁片(或铅条)叫扣环,用它紧扣在钢轨下颏的两侧。
响墩的有效期为出厂后两年,如超期应抽样试验或用手摇晃检查,如摇晃有哗哗响时,说明没有受潮,可以使用。
如摇晃不响时,说明炸药受潮失效或炸药装填过满,应判断之。
使用、保存和试验响墩要注意以下几点:(1)响墩是一种爆炸物品,携带时须装在特制的圆盒或布袋内,以免与其他物品互相撞击而发生爆炸。
(2)防护员应站在距响墩20m附近嘹望条件好的地方,以免响墩爆炸后的铁片飞起伤人。
(3)响墩进行试验时,只能用机车或车辆碾压,不可用锤或硬物敲击。
(4)存放响墩要防止受潮、防止高温。
三、火炬火炬信号是以发出强列红火光,要求列车紧急停车的视觉信号。
目前,工务部门采用的75—2型火炬信号长约30cm,直径约3cm,用厚纸板做成圆筒形,内装硝酸锶或重氯酸钾等。
点燃火炬信号时,应先将铁线支架向下推出约12cm,一端留在火炬的圆筒末端,另一端铁线支架应牢固地插在列车运行方向的线路中心左侧,插时应顺风向与地面约成45°角。
插好后一手扶着火炬筒的上半部,然后用另一支手指套人线圈内掀开顶盖,拉出擦火帽,使擦火帽与火炬体分开。
剥去封头纸,露出发火药头,用擦火帽上的磷面与发火药头互相摩擦,直至火炬发出强烈的火光。
燃烧时间约13min。
使用和保存火炬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火炬信号有效期是2年,如超期使用,应抽样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信号体应避免受重物打击或与其他物品撞击。
(3)火炬信号应存放在干燥的地方,防止受潮,并不可用日光直接照射,以免失效。
(4)火炬信号在暴风雨中仍能燃烧,但是在降雨时,不能把火炬头上的发火药头和擦火帽淋湿,否则不易点燃。
火炬信号在燃烧时,温度极高,点燃和放置时应注意安全。
四、信号旗信号旗属于视觉信号,是手信号的一种,它的颜色分红、黄、绿三种。
工务部门经常使用红旗和黄旗两种。
使用中要注意展开、拢起、卷起的区别。
展开是手拿旗杆尾部,将旗张开显示给机车司机和施工人员。
拢起是将旗张开后手从旗顶端向下捋至使旗不至于张开的旗杆尾位置,防护员、道口工迎车经常使用“拢起”。
卷起是以旗杆为轴心旋转使信号旗卷到旗杆上,巡道工迎车经常使用“卷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