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呼吸系统影像诊断-肺部炎症和支气管扩张
呼吸系统影像诊断-肺部炎症和支气管扩张
血行播散 型肺结核
继发性结核并亚急 性血行播散型结核 ,双侧中上肺野见 粟粒状结节影,密 度不均。
慢性血行 播散型
病灶大小、密 度及分布不均 ,双上肺野病 灶钙化
慢性血行播 散型肺结核
慢性血行播 散型肺结核
慢性血型播散型肺结核
肺结核的X线表现
③继发性肺结核(Second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
X线征象特点
X线征象较临床症状出现晚3―12小时; 充血期—纹理增多,稍高密度模糊影(磨玻璃影); 实变期—范围不等的致密影,边缘模糊或以叶间裂为
界;支气管气像;肺叶或肺段体积无缩小;
消散期—病变密度减低,呈大小不等,分布不规则,
斑片状密影。症状先减轻但病灶多在2周内吸收,少数
可延迟到1―2月,偶尔可机化。
支气管肺炎
基本病理特点 X线和CT表现 诊断和鉴别诊断
基本病理特点
经由支气管炎和细支气管炎发展而来; 病变以小叶支气管为中心,经过终末细支气管累及肺泡;
炎性渗出物可局限于小叶,也可融合成片,甚至蔓延至邻
近或远隔小叶;
支气管炎症和渗出物阻塞可导致肺气肿或肺不张。
X线征象特点
吸收消散:较肺泡炎症缓慢。
肺间质性炎症
间 质 性 肺 炎 C T
两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紊乱,次级肺小叶间隔 增粗,见弥漫性网状改变并间有小点状和毛玻璃影
间质性肺炎
小结节影
间质性肺炎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较为困难; 病因复杂;
需要和急性粟粒型肺结核进行鉴别。
肺脓肿
基本病理改变
X线和CT表现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双侧肺野 弥漫均匀 一致的粟 粒状影, 密度均匀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正常肺
急性粟粒 型肺结核 (Ⅱ)型
高分辨CT示肺野弥漫均匀一致的粟粒 状影(1-2mm),密度均匀
肺结核的X线表现
b、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Chronic disseminate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结核菌较长时间多次 血流 肺部 X线表现:三不均(大小不均、密度不均、分布不均)。 渗出、增殖、钙化灶同时存在,上中肺野多,上 旧下新
平片右上叶肺不张:
支气管造影显示右上叶支气管扩张
柱状扩张呈“双轨”征
支气管扩张:高 分辨率CT表现
柱状扩张呈戒指环状
充满黏液
囊柱状扩张 呈葡萄串状
囊 柱 状 扩 张
柱状扩张
多层CT冠状位 重组图显示: 双肺支气管扩 张(柱状)并 感染
肺结核
人或牛型结核杆菌所致;
基本病理改变包括渗出、增殖和变质,三种基本病理 改变常以一种为主而并存;
呼吸系统疾病-肺部炎症、支气管扩张、肺结核
大叶性肺炎
基本病理改变 X线和CT表现 诊断和鉴别诊断
基本病理改变
炎症渗出主要累及肺泡,支气管和肺间质很少受累, 病变完全吸收后肺泡形态和功能完全恢复;
充血期:浆液性渗出,病变经沿Kohn孔或Lambert管扩
散,范围扩大;
红色肝样变:纤维性渗出,纤维蛋白和红细胞; 灰色肝样变: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 吸收消散期:纤维性渗出物开始溶解、吸收。
病变多见于两肺中下野的内中带;
肺纹理增多、增粗且模糊;
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点状或斑片状模糊影,病变可融合 成大片状; 可见空洞或空腔(肺气囊:小叶支气管活瓣阻塞,过 度膨胀的小叶破裂融合);
可见阻塞性小叶肺气肿和阻塞性小叶肺不张;
久治不愈导致支气管扩张或形成机化性肺炎。
CT在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
右侧下肺野内带沿肺纹理分布见 斑片状模糊阴影,融合成片状
支气管肺炎CT 表现:
两下肺沿支气管血管束 分布见多个小片状阴影 ,支气管壁增厚,边界 模糊。
支气管肺炎的鉴别诊断
支气管肺炎好发于两中下肺野的内中带,病灶沿支气
管分布,呈多发散在的小片状模糊影,常合并阻塞性
小叶肺气肿或小叶肺不张;
临床上多见于婴幼儿和老年患者; 发生在下叶的大叶性肺炎处于吸收消散期时和支气管 肺炎难于鉴别;
转归取决于治疗和机体的免疫力。
纤维化 病理改变多样化,X线表现也多样化 增殖
空洞瘢痕性愈合
渗出 吸收 纤维包裹 (结核球) 钙化 液化及空洞 经血肺内播散 经血全身播散 薄壁空洞 净化空洞 厚壁难闭合空洞
干酪样坏死
播散
经支气管播散
结核的分类、分型
原发性肺结核(Ⅰ型)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Ⅱ型) 继发性肺结核( Ⅲ型)
原 发 综 合 征
肺结核的X线表现
b、胸内淋巴结结核 结节型——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边界清楚 炎症型——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边界模糊 可引起婴幼儿上中、叶肺不张
胸内淋巴结结核(结节型)
右侧上纵隔旁见一结节 影,边缘清晰、光滑
胸内淋巴结结核(炎症型)
右侧上纵隔 增宽,边缘 模糊
肺门淋巴结结核(炎症型)
左舌叶、左下叶柱状支气管扩张并感染:
平片示左下片状模糊影,造影见扩张支气管管壁毛糙
支气管扩张并感染
平片左下肺卷发状纹 理,部分扩张支气管 内见气液平面
双肺支气管 囊柱状扩张
混合型支气管扩张并右中下叶不张
双侧支气管扩张并感染。 平片示:
1、双肺野心缘旁多发空腔,卷发状 2、右肺模糊片状影
造影:囊柱状支气管扩张
慢性者常合并广泛间质纤维化。
间质性肺炎的X线和CT表现
与以肺泡渗出为主的炎症不同,病变分布较为广泛;
支气管-血管束增粗,见“袖口征”;
小叶间隔和小叶内间质增厚,病变早期呈磨玻璃样; 典型呈网状或网-合结节影,晚期呈“蜂窝肺”; 肺门改变:淋巴结炎,肺门影增大、模糊; 小叶阻塞征象;
右上肺大叶性肺 炎(实变期)
右侧上肺范围致密影,密度 不均,下缘清楚、锐利,横 裂、气管无移位
左 上 肺 大 叶 性 肺 炎 : 实 变 期
右下叶大叶性肺 炎(实变期)
右侧中下肺野见大片 致密影,中外带部分 密度较高,上缘不清 。
左下叶大叶性肺炎(实变期)
右上肺大叶性肺 炎(消散期)
病变消散不均,表现为 大小不等、分布不规则 的斑片状阴影
结核性胸膜炎( Ⅳ型)
其它肺外结核( Ⅴ型)
肺结核的X线表现
①原发性肺结核(primary tuberculosis) a:原发综合征 原发病灶—肺中部近胸膜处模糊影 淋巴管炎—从原发病灶到肺门 的数条密影 淋巴结炎 肺门、纵隔结节影
原 发 综 合 征
右上肺中带片状 模糊阴影,肺门 肿大,二者间见 数条条索状影
继发性 原发灶重新活动
外源性再感染
机体有免疫—病灶趋局限,上肺野多
X线表现:病灶多样性。渗出、增殖、播散、纤维化、钙
化、空洞等均可同时存在
左上肺继发性结 核(渗出为主)
左上肺野散在多发 斑片状阴影,大部 分边缘模糊
双上肺继发性结 核(渗出为主)
左上肺继发性结核(渗出为主)
浸润型肺 结核(空 洞形成)
右中叶急性肺脓疡 (多个空洞)
右中叶大片状密影,边缘模糊,其内 见多个空洞及液平面
左下密影,边缘 略模糊,其内见 一空洞及液平面 ,洞内壁光滑。 治疗后完全吸收
左 下 叶 肺 脓 疡
右 上 肺 急 性 肺 脓 疡
右上叶大片状密影,边 缘模糊,其内见多个空 洞及液平面
慢性肺脓疡
右上叶见一空洞及液平面, 空洞内外壁均光滑
正常支气管造影正位片
右肺支气管分支
左肺支气管分支
正常支气管造影侧位片
右肺支气管分支
左肺支气管分支
气管、支气管造影
气管宽1.5-2cm, 长11-13cm
隆突平T5-6
60-85° <90°
气管、支气管造影
左 前 斜 位
气管、支气管造影
右 前 斜 位
造影检查示:
左下叶支气管呈轻度柱状扩张
平片不能显示
左下叶背段慢性肺脓疡
左侧慢性肺脓疡(治疗后吸收)
双肺多 发脓疡
双肺多发类圆形密影,部 分并见空洞形成
多 发 肺 脓 疡
急性肺脓肿CT表现
右下肺内密影,边缘 模糊,其内见一空洞
肺脓肿
右下肺纵隔旁脓肿,内 见少量气影
化 脓 性 肺 炎 , 治 疗 后 好 转 !
支气管扩张症
病因及病理
诊断和鉴别诊断
基本病理改变
化脓性致病菌所致的破坏性肺部疾病;
由化脓性肺炎-液化坏死形成脓肿;
感染途径包括:吸入性(最常见);血源性(多发);附近器官化脓性 病变的直接蔓延;
大片渗出、实变
洞、脓胸
中心坏死、液化,经支气管引流后形成有液面的空
周围纤维增生;
累及胸膜:渗出(少量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粘连;穿破脏层胸膜形
管壁破坏
分泌物阻塞 咳 嗽
肺不张、纤维 化,外在性牵 引
X线和CT表现
①纹理改变 增多、紊乱或网状 卷发状、管状透明(双轨征)
杵状致密影
②肺内炎症:小片状致密影、空腔内液平
③肺不张:三角形致密影
④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支气管造影表现
正常表现
扩张分型:
①柱状 ②囊状 ③静脉曲张型
分型意义不大,主要是判 断有无扩张和确定范围以 指导临床治疗
右上肺大叶性肺炎(消散期)
右大叶性肺炎CT表现
右肺中叶见大片状肺实变,边 界清楚,可见支气管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