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介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
评介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
郭皓
(河南大学外语教学部,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乔姆斯基转换生成 语法理论的问世.掀起了一场语言学界的“乔姆斯基革 命”。它创造性地提出了“语言习得机制”的假说,并运用 转换规则去解释一些结构理论所不能解释的语言现象。 本文介绍了其产生的背景、发展阶段,分析了其主要理论 原则,最后对其作出评价。
sleepfuriously”这样的组合虽无意义却合乎英语语法。 2.标准理论
60年代初,乔氏接受语言学家卡茨、福得尔等人的建 议.把语义分析纳入转换生成语法体系,1965年出版的 《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是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在这一阶 段中.乔氏开始关心语义问题.因为经典理论将语义排斥 在外,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矛盾出现,他认识到
“手巴" 字结术z'-j小议
王迈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200083)
摘要:“把”字句主宾语的施受事不固定,结果补 语的语义指向不固定。多种特征表明:“把”字句的语义原 型应为“不同类个体之间竞争关系的表达”。竞争双方由 “把”字关联,竞争方式由动词指明,竞争情势的优劣由动 词后的辛bit-决定。主语总是竞争的优势方。劣势方则成为 “把”字的宾语。竞争的结果是“把”字句不可缺少的语义 常项。由动词补充成分表达。这是“把”字句不能出现光杆 动词的深层语义原因。
开发研究会第六届亚洲年会论文集(中文部分)[C].北京:
2007.
万方数据
『12]赵德成.什么样的评价是好评价?——评价工
作的反思与改进[J].中小学管理,2004,(6). [13]赵德成.当前教师评价改革中的若干问题【J].中
国教育学刊,2004,(7). [14]赵德成,范春林.新课程与高中学生评价改革
习得机制”,即普遍语法(UniversalGrammar/UG)。它“是 构成语言学习者初始状态的一组特征、条件和其他东西。 所以是语言知识发展的基础”(乔姆斯基,1980:69)。它是
52
万方数据
人脑由遗传得来的.是人脑具有的理解和创造句子的机 制。是人类一切语言共有的特点,语言获得的过程实际上 就是普遍语法向个体语法(即特定语言的语法)tff化的过 程。即语言习得机制以天生的普遍语法为根据,对具体环 境中特定的个体语法提出一些初步的假设。然后将假设 与具体的语言素材进行对照和检验,并不断地进行修改 和再检验,直至最后建立一套个体语法的系统(秦修白,
2.对结构主叉语言学认识论基础的批判 任何语言研究都具有一定的认识论基础。认识论基 础就是指关于人们的语言能力和知识来源的问题。结构 主义语言学认识论的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心理学基础 是行为主义。经验主义认为人生下来时头脑里一无所有, 如同一块白板,一切知识都是出生以后通过经验获得的, 即“白板说”。那么人类的语言知识和技能,不可能是先天 就有的,全是后天学到的。乔氏认为,这一说法否认了语 言和人脑结构之间的关系。不能解释儿童在短短的两、三 年时间里凭其极其有限的经验来学会如此复杂的语言的 原因。行为主义的基本思想是言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刺 激;人学会说话是环境的作用,没有遗传的因素。乔姆斯 基认为它过分强调语言获得的外部条件,否认内部条件, 没有认清语言获得的本质和内在机制。 基于对传统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不满,乔姆斯基对
现象.特别是儿童母语获得具有共通性的研究之上的。乔 氏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儿童学习语言具有共通性:无论其 所处环境和家庭背景如何迥异。他们都能学到比较标准
的语言。而不是靠简单的模仿,并且认为儿童的语言具有 创造性,即其能从有限的话语中学到一套完整的语言结 构,用有限的手段表达任意的思想。例如。五、六岁的儿童 智力尚不发达,学习诸如数学、物理等知识还相当困难, 但学习语言却非常自如。结构主义语法无法解释这些现 象。因此,乔氏认为:儿童的头脑中天生就存在一个“语言
51
理论——转换生成理论。 三.转换生成语法的发展阶段 乔氏的转换生成语法从上世纪50年代末到现在.共
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经典理论
1957年,乔氏《句法结构》一书出版,对当时美国流行 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提出了全面的挑战,标志着生成语法学 派的形成。该书阐述的是其第一阶段的语言模式,包括短语 结构、转换结构和形态音位三个部分。在经典理论时期,语 义是被排斥在语法之外的。因此,诸如“Colorful red ideas
思相同的句子联系起来。如“Mary cleaned the room.”和“The roomwascleanedbyMary.”。两句的表层 结构不同.但深层结构却相同。同时.转换规则也主张将 句子的表层结构转化为深层结构。从而将表层结构相似
如果将大量语义荒谬、错乱的句子作为合格的句子来处 理的话,必定大大减弱生成语法的解释力。
3.扩充式标准理论 乔式标准理论提出后,围绕着语义和句法关系,以麦 考莱、雷可夫等为代表的语言学家提出的“生成语义学”, 菲尔墨提出的“格语法”.均向标准理论挑战。面对该形
势,乔姆斯基在1970年发表了《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语 义解释》一文,承认标准理论不够完善,应予扩充。从而把 研究的重点从个别语法转向普遍语法,明确指出语言理 论就是普遍语法的理论。
原有的理论进行批判、否认。决定改弦易张,提出了自己 的理论主张.建立了一套用来解释语言科学根本问题的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转引自全国斌.关于句子成分概念的内涵界定[J].
语言文字学。1978—1994. [7]仝国斌.关于句子成分概念的内涵界定[J].语言
文字学,1978-1994. [8]陈宇杰.对泰勒目标模式评价的认识与反思[J].
然而,笔者认为,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可取性和不足
之处,其局限性体现在:首先,乔氏的“普遍语法”高度抽 象,不是来自可靠的语言事实而是来自抽象的理论类比. 严重脱离了语言实际,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更没有 可预测性。其次,生成语法仅以句子为研究对象,没有研 究句子之外的语落或篇章等语言单位。把语言只看成一 系列的句子,把语法只看作有限的句法规则是很不够的。 因而对组段谋篇功用甚微。另外,乔氏的转换生成语法在 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语言驱动的主体——人对于语言的创
的句子区别开来。如:1)He is easy to please.2)He is eager to please.两句的字面组成相似,而please的施动者不同, 例1)中He是please的逻辑宾语,是受动者.例2)中He是 please的逻辑主语,是施动者。因而两旬具有完全不同的 深层结构。句意则大相径庭。
关键词:“把”字句语义认知角度特征
虽然各种语法文献对“把”字结构给出了种种严格的 条件限制.但是学习者仍然能生成符合规则却不能被接 受的错误句子。本文尝试从语义和认知角度对“把”字结 构的各种特征作出合理解释。进一步限制其生成条件。
志着生成语法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最简方案汇集了80 年代各种研究的结果.这些研究在开始的时候大多旨在 修补管约论中某些具体的方面。克服其理论不自然和事 实分析上有缺陷的地方。随着修补的越来越多,原有的框
架变化越来越大,因而提出了新的方案。 四、转换生成语法的主要贡献 1.语言习得机制 “语言习得机制”的提出是建立在乔姆斯基观察语言
[J3.中小学管理,2004,(3、4). f153赵德成.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
价[J]。宁夏教育,2004,(5). [16]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重点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 2010年度立项重点课题“高职高专‘现代汉语’实践课程 的开发与研究”子课题“‘语法实践课程开发研究’之连 动句教学的实践性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负责 人:罗洁清。编号:2010880;子课题负责人:李林徽)。
五、对转换生成语法的评价 乔氏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一反几千年来传统语言学 的思想,强调语言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对语言现象进行 充分而又合理的解释,揭示了人类语言存在着普遍语法。 存在着共性,同时指出普遍规则是高度概括的.极为简单 明了,因而极具生成力。其语法理论在母语习得和句法结
构分析方面的成就有力地推动了当代语言学的发展.因 为它为语言研究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和发展方向。
1988:454—455)。 2.句法理论
根据标准理论.转换生成语法由三部分组成:句法、 语义和语音。其中句法是核心,旨在系统的描写和解释人 类语言的结构。
(1)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为了证明语言习得机制, 乔氏提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概念。他认为,每个 句子都有两个结构层次: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前者是
4.管约论 80年代初期。乔姆斯基认为语法具有组合性,可以分 门别类地加以研究.先后提出了X价理论、题元理论、格 理论、管辖理论、约束理论、界限理论、控制理论。管辖理 论主要研究短语中中心语与其补足语之间的管辖关系。 约束理论主要研究语义解释中照应关系的理论。 5.最简理论 1992年,乔姆斯基《语言理论的最简方案》的出版,标
“指句子的句法表达的最后阶段.由深层结构转换得来 的.是对实际上形成的句子各成分间的关系进行线形排 列的结果”。是用于交际中的句子的形式。决定句子的语 音。后者是“指短语或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的语法关系, 但这种语法关系不能直接从它们的线形序列上看出来。 在生成语法里.指句子的抽象句法表达,它规定所有支配
方法论和认识论这两个方面(徐烈炯,1988:12)。结构主 义者分析句子的方法是:把一个句子分析成名词性短语 加一个动词性短语。一分为二(联合成分除外)地一直切 分下去.直到切分为词和语素。其实质就是把语言切割成 许多大大小小的单位,从中寻找模式和规律。在研究方法 上。结构主义语言学家们主张用归纳法和分类法研究语 言。乔姆斯基认为.归纳法不能完整地描写语言。不能穷 尽性地把所有语言素材包括进来。其描写至少是不充分 的。他语言研究的主张是演绎法。其次,结构主义片面强 调归纳的经验主义.在研究中仅列举观察到的语言事实 并分类。最终目标仅此而已,不能提出理论假设,以揭示 现象背后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