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
ng) 省(xǐng)坟墓 窆(biǎn)不临其穴 biǎ 归取其孥( 归取其孥(nú) ) 尚飨(xiǎng) 尚飨(xiǎng)
第一部分 写叔侄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写叔侄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第二部分 写十二郎之死。 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 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 第三部分 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 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 及教养遗孤等事。 及教养遗孤等事。
续古文观止》中注评说: 韩昌黎《祭十二郎文》 《续古文观止》中注评说:“韩昌黎《祭十二郎文》、 欧阳修《泷冈阡表》 皆古今有数文字,得此《祭妹文》 欧阳修《泷冈阡表》,皆古今有数文字,得此《祭妹文》, 乃鼎足而三。”这三篇散文,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名祭 乃鼎足而三。 这三篇散文,被称为“ ”“千古至文 千古至文” 文”“千古至文”。 本文收入《古文观止》 其评论说: 情之至者, 本文收入《古文观止》。其评论说:“情之至者, 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 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 是血,字字是泪。 明代茅坤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是血,字字是泪。”明代茅坤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泷(shuānɡ)冈阡表》:欧阳修在其父下葬六 shuānɡ 冈阡表》 十年之后所写的一篇追悼文章, 精心创制的力作。 十年之后所写的一篇追悼文章,他精心创制的力作。 《祭妹文》:清代袁枚悼念其妹袁素文的文章 祭妹文》 南宋谢枋得 文章轨范》引用安子顺之说: 谢枋得《 安子顺之说 南宋谢枋得《文章轨范》引用安子顺之说:“读《出 师表》不哭者不忠, 陈情表》不哭者不孝, 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读《祭十 二郎文》不哭者不慈。 二郎文》不哭者不慈。”
各位来宾: 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沉痛悼念我们的----------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沉痛悼念我们的 ------同志是 同志是---------- ,-- 年-- 月生于 ,在 度过了他 时代, 月生于---, 度过了他--- 时代, 同志是 并在---年 毕业后的他,从事--- 工作。为了---- 的需要,--- 年-的需要, 并在 年--- 毕业后的他,从事 工作。为了 他去。。。。。不幸于-。。。。。不幸于 离开了我们,年仅---月,他去。。。。。不幸于 年 月--- 日 ,离开了我们,年仅 岁。 ---同志在工作上,他认真负责,……,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并 同志在工作上, 同志在工作上 他认真负责, ,有较强的敬业精神, 多次为他人排忧解难,对同事的事情认真对待。他的随和、热情, 多次为他人排忧解难,对同事的事情认真对待。他的随和、热情, 对工作负责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对工作负责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同志不仅对工作有极端负责的精神,对家庭的关心负责,同样 同志不仅对工作有极端负责的精神, 同志不仅对工作有极端负责的精神 对家庭的关心负责, 让我们敬佩。他热爱他的家庭,爱护他的妻子,关心他的孩子,无 让我们敬佩。他热爱他的家庭,爱护他的妻子,关心他的孩子, 论是他的亲人,还是他的朋友都把他当作心目中最可信任的人。 论是他的亲人,还是他的朋友都把他当作心目中最可信任的人。他 重义气、重友情,他可以为朋友奉献一切。 重义气、重友情,他可以为朋友奉献一切。 现在,他不幸离开了我们,我们深感震惊、悲痛。 现在,他不幸离开了我们,我们深感震惊、悲痛。我们为失去 这样好的朋友、这样好的同志而悲痛, 这样好的朋友、这样好的同志而悲痛,为他的家庭失去这样好的丈 夫、这样好的父亲而惋惜!但人死不能复生,我们只能控制自己的 这样好的父亲而惋惜!但人死不能复生, 感情,抑制自己的悲痛,以更加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感情,抑制自己的悲痛,以更加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做好 ------ 同志未做完的事业。 同志未做完的事业。 …同志安息! 同志安息! 同志安息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36岁的韩愈在京城长安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36岁的韩愈在京城长安 任监察御史,闻十二郎死讯,悲痛欲绝。 任监察御史,闻十二郎死讯,悲痛欲绝。家道衰 身世凄凉包括父母早逝 兄嫂扶养、 父母早逝、 飒、身世凄凉包括父母早逝、兄嫂扶养、自己病 子侄待养,种种悲情苦况齐来心头。此外, 衰、子侄待养,种种悲情苦况齐来心头。此外, 孟郊告知韩老成六月二日已逝, 孟郊告知韩老成六月二日已逝,但韩愈又疑问六 月十七日老成还在写信, 月十七日老成还在写信,种种疑点也让韩愈悲从 中来,情不能已,于是写下《祭十二郎文》 中来,情不能已,于是写下《祭十二郎文》以祭 30岁左右的侄儿 岁左右的侄儿。 奠30岁左右的侄儿。 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 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 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 身世和生活琐事, 之情。同时, 之情。同时,也饱含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 生感慨。 生感慨。
唐宋后,祭文格式渐趋定型。 唐宋后,祭文格式渐趋定型。 如: 某年月日, 某年月日,某先祖之后代敢昭告于列 祖列宗之尊灵曰:年华如水,倏又一春。 祖列宗之尊灵曰:年华如水,倏又一春。 追念先祖,报本情殷。缅怀祖德, 追念先祖,报本情殷。缅怀祖德,既厚且 逢兹盛世,旧典宜遵。谨具牲醴, 深。逢兹盛世,旧典宜遵。谨具牲醴,佐 以粢(zī) 祭告恭申。尚飨。 以粢(zī)盛,祭告恭申。尚飨。 韩愈时,一般祭文,已有“ 韩愈时,一般祭文,已有“赞言 ”“寓哀伤 的内容,但多用四言骈文, 寓哀伤” 行”“寓哀伤”的内容,但多用四言骈文, 形式呆板,篇幅短小,且多为称颂之词, 形式呆板,篇幅短小,且多为称颂之词, 华而不实,成了一种固定格式的应酬文字, 华而不实,成了一种固定格式的应酬文字, 换个人名,稍做动易,谁都可用。 换个人名,稍做动易,谁都可用。
韩语倡导古文运动, 韩语倡导古文运动,即倡导变革文 古文运动 体文风和文学语言。宋代苏轼 苏轼称韩愈 体文风和文学语言。宋代苏轼称韩愈 文起八代之衰” 明人列他为唐宋八 “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 大家之首 韩愈、柳宗元、苏轼、苏辙、 之首( 大家之首(韩愈、柳宗元、苏轼、苏辙、 苏洵、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提出 苏洵、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提出 不平则鸣” 的论点。 “不平则鸣” 的论点。认为作者对现 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他还主张“惟陈言之务去”“ ”“文从字 他还主张“惟陈言之务去”“文从字 顺”。 初中: 马说》《早春》 初中:《马说》《早春》 》《早春 高中: 师说》 高中:《师说》
十二郎是指韩愈的侄子韩老成, 十二郎是指韩愈的侄子韩老成,本为韩 韩老成 愈次兄韩介之子,后来过继给长兄韩会为子。 愈次兄韩介之子,后来过继给长兄韩会为子。 韩介之子 韩会为子 八仙”中著名的韩湘子即是老成之长子。 “八仙”中著名的韩湘子即是老成之长子。 韩愈和十二郎年龄相去不远,虽为叔侄, 韩愈和十二郎年龄相去不远,虽为叔侄,实 同兄弟,由长嫂郑氏抚养成人, 同兄弟,由长嫂郑氏抚养成人,彼此孤苦相 感情深厚。但是长大之后, 依,感情深厚。但是长大之后,韩愈本人在 外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韩愈仕途不顺, 外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韩愈仕途不顺, 宦海漂泊,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官运好转, 宦海漂泊,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官运好转, 叔侄终能相聚时,突然传来他的噩耗。 叔侄终能相聚时,突然传来他的噩耗。
闻汝丧( ng) 闻汝丧(sàng) 丞相薨(hōng) ng 丞相薨( ng) 及长(zhǎng) 佐戎( 及长(zhǎng) 佐戎(róng)徐州 ng) ng 不省(xǐng) 不省( ng) 所怙( 所怙(hù) ) 兄殁( 兄殁(mò)南方 汝遽(jù)去 汝遽( ) 万乘(sh ng ng) 万乘(shèng)之公 相殒( 相殒(yǔn)其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最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一切最 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 动人的文字都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
韩愈( ),字退 韩愈(768~824),字退 ~ ), 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 之,河阳人,祖籍河北昌黎, 世称“韩昌黎” 世称“韩昌黎”。韩愈晚年任 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 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 谥号“ 故又称“ 。谥号“文”,故又称“韩文 韩愈三岁而孤, 公” 。韩愈三岁而孤,受兄嫂 抚育。二十岁入长安, 抚育。二十岁入长安,三次考 进士不中。第四次参加考试, 进士不中。第四次参加考试, 登进士第。元和十四年, 登进士第。元和十四年,唐宪 宗派人迎佛骨入宫, 宗派人迎佛骨入宫,韩愈上书 力谏,贬谪到潮阳。唐穆宗继 力谏,贬谪到潮阳。 潮阳 位,召韩愈回长安为国子监祭 此后政治地位逐步上升, 酒,此后政治地位逐步上升, 官至吏部侍郎。 官至吏部侍郎。
祭文
祭文为设坛祭奠时诵读文。起源于祝文, 祭文为设坛祭奠时诵读文。起源于祝文, 最早是以“尚飨” 伏惟尚飨”结尾。 文每以“尚飨”或“伏惟尚飨”结尾。后来加 上诸多内容,中间铺排郡望、藻饰官阶、 上诸多内容,中间铺排郡望、藻饰官阶、历叙 生平,以歌功颂德为主。明朝徐师曾在《 生平,以歌功颂德为主。明朝徐师曾在《文体 明辨序说》介绍了祭文流变: 按祭文者, 明辨序说》介绍了祭文流变:“按祭文者,祭 奠亲友之辞也。古之祭祀,止于祭祝, 奠亲友之辞也。古之祭祀,止于祭祝, 止于告飨而已。中世以还, 止于告飨而已。中世以还,兼赞言 以寓哀伤之意, 行,以寓哀伤之意,盖祝文之变体 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蚍蜉( ng)。 蚍蜉(pí fú)撼大树,可笑不自量(li ng)。 )撼大树,可笑不自量(liàng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