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矿床成矿模式.10.01.8-9
矿床成矿模式.10.01.8-9
奥林匹克南 铜金铀矿床
~30 mt Cu, 930 000 t U3O8 1200 t Au 6700 t Ag ~10 Mt REE
矿床埋埋藏在350多米的盖层下
土屋式斑岩铜钼矿找矿模型
据朱裕生,1998
三建立区域成矿模式
1.区域成矿模式的内容:
建立区域成矿模式对象是成矿亚区、矿田 ,内容是: (1)区域地质环境(附区域矿产地图)构造单
(7)按模式的地质概念和一定类型矿床 的成矿特征构造模式图。
成矿模式的典型案例见下图
3.必要图件
(1)矿区或矿床地质平面图或矿 床的三维立体图;
(2)矿床典型剖面或一组连续的 剖面(或中段平面图)综合表 达;
(3)矿床成矿模式图。
成矿模式的典型案例见下图
二、我国铁矿成矿地质条件
(据天津铁矿会议资料,2008.2.27~29)
澳林匹克坝IOCG 矿床模型图
(引自施俊施2009.12.21在中国地质科学院的讲演)
澳林匹克坝
实例 奥林匹克坝
Oxide Cu-Au deposit:
Cu: 20 millions t (2000万吨);
Au: 1,200 t; U: 1.2 million t;
Fe: Several billion t
2、C3-P1q界面,C3-船山组属深浅两色灰岩相间的灰岩,具特征 的球状构造(浅水高能沉积环境);P1q-栖霞组,由灰岩、 生物碎屑灰岩,灰质页岩,硅质岩组成,含煤岩系和铁铜硫 金的容矿岩系,与C3假整合,狮子山地区赋存有花树坡似 层状含铜(硫)矽卡岩型矿床
3、P1q-P1g界面,P1q-栖霞组;P1g-孤峰组为台地相的碳酸盐岩 沉积。花树坡(铁)铜硫矿床赋存在栖霞组顶部和孤峰组底 部的两地层层而的交接处。
D 造山期前—造 山期后斑岩铜(钼) 矿体系
十七、狮子山矿田成矿模式(图11-15)
与中酸性岩浆侵入作用有成因联系的隐(盲)矿床综合图
Cu.Au.Ag.Pb.Zn.S
Cu..Pb.Zn.A u.Ag.S
狮子山矿田矿床组合成矿界面(自下而上)
1、C2~D3界面,Dw3-五通组为陆相碎碎沉积岩;C2-黄龙组为白 云岩层、粗晶灰岩层和纯灰岩层。层间虚脱,赋存有冬瓜山 铜(铁、硫)矿床
(3)根据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 特征,按XYZT置作矿床成矿模式图,可以是 立体的、也可以是平面的或文字及表格的;
(4)通过空间数据库表达搜索和图形交 互式搜索、实现叠加操作,平面与平 面叠加,剖面与剖面叠加;
(5)在叠加图上选定模式必要的图层或 删除一些图层;
(6)当某些关键性的标志缺少时,可以 用手工添加;
6、P2d-T1y P2d-大隆组;T1y-殷坑组归属大冶 群,为浅海陆棚相-滨海台地相的泥岩-碳酸 盐岩沉积,大团山钼铁矿床赋存在殷坑组 下部的碳酸盐岩地层中。
7、T1y-T1h T1y-殷坑组;T1h-和龙山组,滨海 台地相碳酸盐岩(大理岩),西狮子山铜 (金)矿床赋存在和龙山组大理岩中(含 泥质条带)。
5、BIF型赤铁富矿形成机理(资料来源同上)
传统认识:与表生风化淋滤有关 近年来新认识;与深成流体有关
6、我国沉积变质型富矿形成机理 (主要为磁铁矿石)
▪主流认识:变质热液(主要为混合岩化热液) 交代及重结晶
▪其他:火山矿浆-变质、海底喷流富矿-变质
(资料来源同上)
宁芜白垩纪火山岩盆地 及其铁矿分布图
4、P1q-孤峰组;P2L-龙潭组为海陆互相和海浸沼泽相沉积,以灰 岩和含煤碎屑岩为主。老鸦岭铜硫矿床赋存在P2L层位的下 部的含铜砂岩中。
5、P2l-P2d P2l-龙潭组;P2d-大隆组,属陆棚 内缘相和开阔台地相的碳酸盐岩沉积。赋 存有铜、钼(铁、金)矿床。老鸦岭铜铁 (金)矿床主矿体赋存在P2d底部,P2d顶 部硅质岩和黑色页岩中属含钼矿层。
据陈毓川,2008年,天津铁矿会议
玉 龙 斑 岩 型 铜 钼 矿 成 矿 模 式
斑岩铜矿成因类型环境分类模式
A 造山期后斑岩 铜(钼)矿体系,顶 部有同源火山锥;
B 造山期后斑岩 铜(钼)矿体系,顶 部无同源火山锥, 斑岩柱刺穿较老 的同源火山锥,侵 位到更高的层位 中;
C 同造山期斑岩 铜(钼)矿体系;
的的技术规范,严格的取样分析才没错过这一重大
发现);
分析结果表明,铜品位没有下降,事
实正好相反,38m岩心的铜品位为1%。1975年10
月才对岩性描述作出纠正:岩石由石英、绢云母、
赤铁矿、长石和辉铜矿组成。辉铜矿颗粒极细,以
致在暗色赤铁矿基质中几乎无法目测。它实质为含
赤铁矿的砂岩和火山岩。
其后一年又施工了8个钻孔未见有经济价 值矿体,但此区花费已达300万元(使得整个 元古代铜矿项目的花费达到了3000万元), 项目面临下马的危险;
水体缺氧——大量溶解二价铁(成矿流体形成)
▪生物缺乏,硅质未被消耗,在水体中饱和(硅质富
集条件)
(资料来源同上)
BIF
4 、 形 成 机 理
a. 上升洋流模式:上升洋流将成矿物质带到富氧/缺氧层界面 附近,二价铁因氧化而沉淀,形成BIF。(资料来源同上)
b. 海底对流模式:大洋裂谷迅速闭合变为转换断层,沿转换 断层发育地震泵,启动了海底对流,下渗海水溶解新生基 性-超基性岩的洋壳中的成矿物质形成成矿热液,又沿转 换断层喷出到海底,遇到冷的海水发生沉淀并触发溶解的 二价铁大量沉淀,形成BIF. (资料来源同上)
(11)矿床类型; (12)控矿条件和找矿标志(即综合
方法找矿信息标志)。
2.建立成矿模式的方法
在
GIS平台上建立矿床成矿模式时,几乎涉及到所有矿产 (预测)空间数据库中的各类资料都需调用
(1)按建模内容调用空间数据库中建模有关的 图件、图层、组成建模新文件 ;
(2)调用建模对象的典型矿床卡片资料选择建 模有关的材料 ;
(5)岩浆岩对矿化类型的控制(时代、产 状、喷出、侵入、岩性及地球化学);
(6)变质作用对矿床形成的控制(原岩、温 度、压力);
(7)各类矿床随时间的演变关系(矿种、类 型);
(8)各类矿床的区域特征及各自的矿化分带 性;
(9)各类矿床识别标志及后期变化特征(地、 物、化、遥等);
(资料来源同上)
1-青龙群石灰岩(T1~2),2-黄马青组砂页岩(T2),3-象山群砂岩(J1~2),4~5-龙王 山、大王山两旋回火山岩(J3-K1),6-辉长闪长玢岩一辉长闪长岩,7-蚀变分带 界线;8-角砾岩化带及角砾状矿石;9-块状矿石,11-镜铁矿或磁铁矿脉,11-层 状铁矿,12-黄铁矿化,13-浸染状磁铁矿化。①龙旗山式,②竹园山式,③龙 虎山式,④梅山式,⑤凹山式,⑥陶村式,⑦向山式(黄铁矿)⑧姑山式、凤凰 山式。I-下部浅色蚀变带,Ⅱ-中部深色蚀变带,Ⅲ-上部浅色蚀变带
地质人员坚信角砾岩和强蚀变岩石的找矿
意义,且投资者又充分相信科学家的判断, 才使得项目得以延续,终于在1976年施工的 RDD 10号钻在地下350米以下打到了厚170米 含铜达2.1 %的矿体 。
Olympic Dam 矿床剖面
矿
床
埋
藏
铜矿体
在
350
多
米
的
盖
层
下
澳林匹克坝IOCG矿床平面图
澳 林 匹 克 坝 IOC G矿 床 模 型 图
中国多利用BIF贫矿
(据天津铁矿会议资料,2008.2.27~29)
3、BIF形成条件
▪原始陆核、路块汇聚拼接——陆源碎屑物贫乏(Al
低的条件)
▪早期地球地壳薄、放射性热量大、岩浆活动强烈、
富铁的地幔岩浆沿大洋裂谷大量喷发到海底--提供 成矿物质(铁、硅)
▪大气缺氧,形成层化海洋,上层富氧层,下层巨量
1,区域成矿模式; 2,矿床成矿模式; 3,找矿模型三种类型。
矿床成矿模式是成矿规律具体内容的总概括,
按矿床成矿地质作用和成矿空间应包括
四类模式:
①区域成
矿模式(Ⅰ~Ⅴ级区带 );
②
矿床成矿模式 ;
③矿床的立体模式(或模型);
④找矿模型(按技术方法分五个亞类) 。
二,建立成矿模式
建立矿床成矿模式的目的将各种描 述性的内容概括成一组相似矿床的 共性认识,总结成矿规律,进行类 比预测,将已知成矿空间延伸到未 知地区或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的地区, 提高地质研究程度和充实成矿学理 论。
挥发份的熔浆析
出形成的黑钨矿
石英脉;Ⅲ--1·2
富金属硫化物、
氧化物、挥发份
的熔浆析出形成
的硫化物黑钨矿
石英脉; Ⅳ--
富金属硫化物的
熔浆析出形成的 条带状硫化物石
Ⅲ
英脉物; Ⅴ--
最晚期阶段无矿
残浆析出形成的
萤石碳酸盐脉
(1)太古代脉状金矿床的地壳 连续成矿模式
(引 自施 俊施 2009 .12.2 1在 中国 地质 科学 院的 讲演)
应用成矿模式深部找矿和整装勘探 :
1,赣南黑钨矿石英脉五层楼模 式,新加地下室(浅部矿床成矿模 式+隐伏岩体內外新矿种、新类型、界
面…)
2,宁芜火山岩地区玢岩铁矿成 矿模式(区域成矿模式+隐伏成矿构 造,匹配磁重异常)
1,赣南黑钨矿石英脉五层楼 模式,新加浅部矿床成矿模式+ 隐伏岩体內外新矿种 +新类型+ 界面…
(4)矿石类型及矿物组合; (5)矿石结构构造; (6)矿化阶段及分带性(用典型剖
面图说明); (7)微量元素特征; (8)蚀变类型及分带性(用典型剖
面图说明); (9)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温度、压
力、Eh、pH、fo2、fs2等)
(10)矿床成因机制(成矿物质来 源,成矿物质的时空变化特 征,在矿床成矿模式图上标 出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