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2、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认识比较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3、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4、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相互转化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
1、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习比较、归纳、分类、概括等基本科学方法。
2、通过学习,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
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学生正确的唯物主义物质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类型,简单物质的转化规律
【教学方法】
启发讨论、分析讲解
【课时安排】1课时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教学过程】
【引言】同学们,图书馆或图书大厦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
能够很快找到你所需要的书籍?假设你是一个大商场的经理,仓库有成千上万种物质,你为了要让顾客顺利地找到所需的商品,在商品上货架之前,你会让员工做什么?(引导学生讨论,然后总结)对将商品进行分类,即根据各种商品的性能和用途进行分类。
我们学过很多的化学物质,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它们分类呢?
【板书】一、物质的分类
(学生活动)请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大家交流讨论)空气、乙醇(C2H5OH)、硫酸铵、铜、碘酒、碘、氢气、石墨、食盐水
(讨论并归纳)第一种分类结果
混合物:空气、碘酒、食盐水
纯净物:乙醇、硫酸铵、铜、碘、氢气、石墨
第二种分类结果
固体:硫酸铵、铜、碘、石墨
液体:乙醇、碘酒、食盐水
气体:空气、氢气
再如:可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等等……
【引导得出结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总结并讲述)物质分类的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种物质,分类的依据不同,所属的类别也不同,在化学学科中,科学家常根据物质的组成将物质进行分类。
【板书】混合物非均匀混合物
物质均匀混合物
纯净物单质非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
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酸
碱
盐。
【巩固练习】
1、经分析,某种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分析:只含一种元素,一定是单质而不是化合物,但可能是一种单质,如H2,为纯净物;也可能不是一种单质,而是两种单质的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或O2和O3等。
答案:D
2.下列每组物质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
(1)NaCl、KCl、NaClO、BaCl2(2)HClO3、KClO3、Cl2、NaClO3
(3)H3PO4、H4SiO4、HCl、H2SO4(4)浊液、溶液、胶体、水(5)空气、N2、HCl、CuSO4.5H2O (6)铜、金、汞、钠
解析:先仔细分析每组中物质在元素组成、化合价上的特点,找出其相似性,即可找出那一种不同的物质。
(1)只有NaClO不是氯化物,即不是盐酸盐,它是HClO的钠盐、其中氯的化合价也不同于其他三种;
(2)只有Cl2中Cl的化合价为0,其他均为+5价;
(3)只有HCl为无氧酸;其余合理的分类也算是正确的如H4SiO4是难溶于水的。
(4)浊液、溶液、胶体为分散系,是混合物,而水是纯净物;
(5)只有空气为混合物,其他为纯净物;
(6)只有钠属于活泼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H的前面,其他的为不活泼金属,排在H的后面。
也可以根据金属在通常情况下状态不同分类,汞通常情况下是液态金属。
【过渡】相信大家对物质的分类已经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但仅仅是物质进行分类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些物质类型之间的转化规律。
物质的转化有什么意义?一定条件下,不同类别的物质是可以转化的。
研究物质的转化,不仅可以探索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更重要的是利用物质的转化可以进一步制造人类需要的新物质。
【板书】二.物质的转化
【交流与讨论】完成下表所列的物质的转化类型,并将你知道的其他
的转化类型补充到表中。
物质的转化类型 化学方程式 单质
化合物
H 2+Cl 2HCl 金属氧化物→氢氧
化物
Na 2O+H 2O
NaOH 酸盐 HCl+NaOH
NaCl+H 2O
【归纳总结】根据化学反应的特征,我们将化学反应分成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 实例 A+B====AB Ca+Cl 2=====CaCl 2
AB==== A+B
AB+C====A+CB Ca+H 2O====Ca(OH)2+H 2↑ AB+CD====AD+CB
CaO+2HCl====CaCl 2+H 2O
化学反应⎪⎪
⎩⎪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类根据物质类别和组成分 (创设新情景)与物质分类一样,化学反应也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我们会发现在一些化学反应中有一些元素的前后化合价发生了改变,而在另一些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前后化合价都没有改变。
从反应中
元素化合价是否有改变这个角度,化学反应又可以分成两类即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变根据元素化合价是否改
1.反应规律
在熟记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和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以下两种重要反应类型的规律与条件。
(1)置换反应的规律与条件
(2)复分解反应的规律与条件
2.两类反应的条件:
(1)复分解反应:沉淀、气体、水生成。
(2)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活动性强的金属置换出活动性弱的金属。
【巩固练习】
1.对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CO2+H2O====H2CO3化合反应
D.NaCl+AgNO3====AgCl↓+NaNO3复分解反应
解析:紧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可作出选择。
但C选项是一个容易出错的选项,因为它貌似一个置换反应。
2、同学们吃的零食的包装袋中经常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
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
(1)生石灰属于哪种类别的物质?
(2)生石灰可做干燥剂的理由是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生石灰还可以跟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列举两例,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4)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长期持续地做干燥剂?为什么?
(5)在你所认识的化学物质中,还有哪些可以用作干燥剂?列举一例。
答案:(1)化合物、金属氧化物、固态物质等。
(2)CaO + H2O = Ca(OH)2
(3)与酸的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aO + CO2 = CaCO3
(4)不能,因为生石灰全部变为Ca(OH)2后,就不能持续起到干燥作用。
(5)浓硫酸、CaCl2、 P2O5 、碱石灰等
【结束语】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常用分类方法、简单物质的转化规律、化学反应类型。
我们学习了认识物质的科学分类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尤其是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认识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能尝试运用比较、分类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