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法规与案例分析教案
2、有些建筑行为禁止做。
3、授权某些建筑行为。
(二)保护合法建筑行为
(三)处罚违法建筑行为
二、《建筑法》的立法宗旨及效力
1、《建筑法》的立法宗旨《建筑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加强对建筑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的秩序,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2、《建筑法》的效力及调整对象是指法律的效力范围,包括法律的时间效力,即法律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生效力和什么时候失效;法律和空间效力,即法律适用的地域范围;以及法律对人的效力,即对什么人(指具有法律关系主体资格的自然人、法人、和其它组织)适用。
教学难点
建筑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解除
教学内容、方法及过程
附记
导语:人们之间或人及社会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需要法律的调整就成就了法律关系。
子模块二 建筑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概念
是指法律规范所确定和调整的人及人或人及社会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二 、建筑法律关系的概念
建筑法律关系是由建筑法规所确定和调整的,在建筑业管理和建筑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相关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它是建筑法规及建筑领域中各种活动发生联系的途径,建筑法规是通过建筑法律关系来实现其调整相关社会关系的目的
建筑法规的表现形式和作用
重点
难点
教学内容、方法及过程
附记
一、建筑法规:是指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旨在调整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经济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在建筑活动中相互之间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建筑法规的作用
(一)规范指导建筑行为
1、有些建筑行为必须做。
了解
10分钟
掌握
15分钟
教学内容、方法及过程
附记
建筑法律关系的构成
建筑法律关系主体
建筑法律关系客体
建筑法律关系内容
三、建筑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建筑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加建筑业务活动,受建筑法律规范调整,在法律上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主要有自然人、法人和其它组织,它包括政府相关部门、业主方、承包方、相关中介组织以及中国建设银行。
2、空间效力:即适用地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所及的全部领域内。
3、对人的效力:《建筑法》适用的主体范围是一切从事活动的主体和各级依法负有对建筑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的政府机关。
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就你所知,我国的立法部门有哪些?
2、试讲述法律的种类以及作用?
3、试考虑建筑活动中适用的法规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三、《建筑法》确立的基本制度
1、建筑许可制度
2、建筑工程发包及承包制度
3、建筑工程监理制度
4、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5、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制度
四、建设法规体系
(一)、我国现行法律体系
1、宪法 2、民法 3、商法 4、经济法 5、行政法
6、劳动法及社会保障法 7、自然资源及环境保护法
8、刑法 9、诉讼法
(二)、建筑法规的制定机关及其表现形式
一、建筑法规课程的学习方法及技巧
在学习中始终要把握一个中心、两条主线:
(一)、一个中心:
把握建筑法规的概念
(二)、两条主线:
1、一条以工程项目建设程序为主线进行分析学习。
2、一条以建筑法律关系为主线进行分析学习
二、学习建设法规的目的
1、
建设法规的概念
教学重点
建筑法律体系的划分及表现形式的能力
教学难点
建筑法律体系的划分及表现形式的能力
教学内容、方法及过程
附记
导语:
建筑立法的背景及必要性加强建筑行业的法制建设,在从事建筑活动中严格依法办事,对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加快国家经济的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一、选择题
1.C 2.D 3.B、D 4.A、B、C
二、问答题
三、技能训练题
参考答案:事故主要原因:本次事故主要是由于施工单位管理失误,缺乏对安全法规和相关安全技术方面的知识,施工前不编制方案,下井前无安全技术措施,对施工人员不进行教育,不懂得自我防护知识,盲目施工,遇意外事故盲目救助,不仅未减少损失,反而使损失扩大。
五、建筑法律关系的内容的概念
建筑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建筑法律关系的主体对他方享有的权利和负有的义务,这种内容要由相关的法律或合同来确定,它是联结主体的纽带。
建筑法律关系的内容的组成
六、建筑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解除
一)建筑法律关系的产生
建筑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建筑法律关系的主体之间形成了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小结:
本节主要讲解我国法制建设的现状及建设法规的基本情况。
后记:
教 案
授课题目
章
模块一 建设法规基本知识
授课时间
2
节
第二节 建设法律关系 目的
检查签字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掌握:1、建筑法律关系的概念
2、工程建设程序的基本知识
了解:1、法律关系概念
2、学习建设法规的目的
教学重点
建筑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解除
二)建筑法律关系的变更
是指建筑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发生变化即主体变更、客体变更、内容的变更
三)建筑法律关系的解除
分为自然解除 、协议解除 、违约解除
七、 工程建设程序的基本知识
八、《建筑法规》课程基本内容简介
掌握
15分钟
教学重点
教学难度
30分钟
掌握
15分钟
教学内容、方法及过程
附记
第三节 学习建设法规的目的
教 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一册
系 部:建筑工程系
课 程:建设法规及案例分析
班 级:建工、道桥、测量
造价、管理、监理、房地产
教 师:
职业技术学院
教 案
授课题目
章
模块一 建设法规基本知识
授课时间
1
节
第一节 概述
检查签字
授课时数
2
授课方法
讲授法
教学目标
掌握:
建筑法的法律地位及立法原则
了解:
建筑法律关系主体的组成及分类
四 、建筑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
建筑法律关系客体是建筑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所共同指向的事物。
在通常情况下,建筑法律关系主体都是为了某一客体,彼此才设立一定的权利、义务从而产生建筑法律关系,这里的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便是建筑法律关系的客体。
建筑法律关系客体的组成及分类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
5、行政规章 6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
7、技术法规 8、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国际标准
(三)、我国现行建设法规简介
了 解
15分钟
掌握
25分钟
重点
难点
40分钟
教学内容、方法及过程
附记
建筑法规的适用效力
1、时间效力:《建筑法》第85条规定:本法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