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法规案例分析
20133002 方诗雨
进入21 世纪以来,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随着而来的就是各种建筑违法违规问题的大量出现,这也说明了我国建筑领域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法律是一门结合性学科,它必须与某一个具体的学科相结合才能够得以发挥应用。
《建筑法》就是将法律与建筑相结合的具体产物,它也是国家为了约束和规范建筑市场而确定的。
相较于世界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建筑市场的各项管理制度还不是很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健全。
基于此,本文结合了几个典型违法违规建筑市场案例,详细的解读和分析了一些建筑法律法规。
一、建设法律关系三要素以及工程质量问题责任的承担方式
案例:某建筑公司与某学校签订了一所教学楼的施工合同,合同对施工单位的要求就是严格按照规定工期,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教学楼工程。
该案例的问题出在工程完成后,当建筑公司将竣工报告提交给学校,学校考虑到学生的日常上课,在没有组织相关机构对工程进行验收时就直接开始使用。
在使用的过程中,学校发现该教学楼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立即要求建筑公司进行维修。
但是建筑公司确认为学校在未对工程进行验收时就开始提前使用,这时出现的质量问题应该由学校负责,建筑公司不再承担任何责任。
分析:这个案例中建筑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建筑公司与学校两个,客体是施工建设的教学楼。
在本案例中,我们需要分析的是主体双方所应该享有的权利以及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具体来说,建筑公司所享有的权利是按劳获利,在完成工程项目后,获得学校所支付的工程款项。
同时应该承担的责任是按时交付给学校质量合格的教学楼,并承担相应的维修任务。
而学校应该按照与建筑公司的合同约定,按时地支付足额工程款,在支付完款项之后,学校还有权利要求建筑公司按时交付质量合格的教学楼。
学校在获知工程完工的通知后,未组织相关机构进行工程验收,直接提前使用教学楼,这种做法违反了工程竣工验收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
因此,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学校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但是我国的法律规定,在涉及结构等方面的质量问题时,应该按照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分解责任。
本案例中,建筑公司已经向校提交了竣工报告,这说明实质上建筑公司已经进行
了自行验收,并且已经得到自身验收机构的通过,学校教学楼只是提供学校日常教学使用,不会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
所以,教学楼出现的质量问题或者说质量缺陷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
建筑公司应该承担相应的维修责任,这期间所形成的费用也应该由建筑公司承担。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设立和生效
案例:某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与某市土地管理局,在2009 年签订了一项《工业开发及用地出让合同》,这个合同规定公司在获得土地使用权之后的一个月内,将开展一些工业项目开工建设等事宜。
市土地管理局按照合同的规定,把一定的土地交付给该公司使用。
公司在对这些土地进行平整等工作时,需要支付费用90 万元。
同年,市土地管理局以改变土地规划为由,要求该公司退还土地使用权。
此时,这块土地未完成土地使用权的登记。
市土地管理局则认为这块土地未完成土地使用权的登记,所以之前与公司所签订的合同不能生效。
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市土地管理局按照合同履行相应责任,办理建设用地的使用权登记手续。
分析:在本案例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土地的使用权登记手续。
公司虽然对这块土地进行了一些处理,但是该块土地并没有完成土地使用权的登记。
按照我国《物权法》的规定,建设用地的使用权是在登记之后才生效的。
因为双方之间并未完成土地使用权的登记手续,所以公司所称的这块建筑用地使用权并未生效。
如果市土地管理局所说的土地规划确实有改变,那么土地管理局可以要求公司按照市里新的规划来使用土地。
假设公司无法按照新规划来进行土地的使用,有权利来终止合同,并要求市土地管理局做出赔偿。
假设公司可以按照新规划来进行土地的使用,公司就有权利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内容,市土地管理局应该按照规定给公司所使用的建筑用地办理相关的使用权登记手续。
只要双方签订了土地出让合同,即使这块土地没有进行使用权登记手续的办理,土地管理部门也没有权利将这块土地重新收回。
三、事故责任方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案例:2009 年9 月,某建筑公司与某建筑设备租赁公司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租赁公司向建筑公司提供一台QT280A 塔式起重机,同时合同中还明确
了租赁时间、租金标准以及租金支付方式。
同时合同还指出,该设备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如果出现违章操作所造成的任何事故均由建筑公司所负责,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机械损伤由建筑公司来进行赔偿。
合同签订完成后,租赁公司派出两名操作人员,建筑公司也将该设备实际用于某住宅工程的建设当中。
同年,租赁公司其中一名操作人员在未通知公司的前提下,找到同行业另外一名操作人员来接替其工作。
2010 年,监理公司在安全检查过程中发现该设备出现了一定的垂直偏差,随即要求停止使用该设备。
但是建筑公司的维修人员未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完成的前提下,租赁公司操作人员擅自进行设备调整,导致设备直接倾覆于一楼房顶层,造成1 名工人死亡的事故。
分析:按照我国《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19条规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进行生产的,责令停止生,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 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21 条规定:“转让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没收违法所得,处10 万元以上50 万元以下的款,并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两个公司之前所签订的合同有效,但是在合同履行过程当中,建筑公司按照租赁公司的要求正常使用设备,在设备出现故障的前提下,操作人员未按照规定擅自进行设备维修,导致事故的发生。
而操作人员有隶属于设备租赁公司,且租赁公司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自行更改了操作人员,所以这起事故中,租赁公司要负主要责任。